第41章
陶念站在床尾,看着林知韫虚弱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疼。那个在讲台上神采飞扬的人,此刻正皱着眉忍受术后刀口的疼痛。
“陶念,”林知韫的声音很轻,“时间不早了,你快回去吧,明天还要上学呢。”
“是啊,”蒋珞欢挂断电话,走过来轻轻搭上陶念的肩膀,“你回去了,你林老师才能好好休息。”
陶念点点头,从校服裤子口袋里摸出一块桃子味的硬糖。糖纸已经有些皱了,显然在兜里揣了很久。她小心翼翼地塞进林知韫掌心:“麻药过了……是不是有点疼?吃块糖会不会好一点?”
她的神情认真得近乎虔诚,仿佛这块廉价的糖果是什么灵丹妙药。
“好。”林知韫轻轻合拢手指,苍白的唇角微微扬起,“谢谢我们陶念同学。”
***
林知韫请了病假。
数学老师暂代班主任的第一天,粉笔在黑板写字的声音那么刺耳;二班的语文老师来代课时,把《滕王阁序》讲得索然无味。
陶念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梧桐枝桠,突然发现,原来没有林知韫的教室,连阳光都显得格外苍白。
从前陶念一直笃信,这世上没有谁离不开谁。
她甚至不需要和谁建立什么紧密的联系。
父母常年在岚岛经营木材厂,哥哥职高毕业后也在岚岛奔波,初中时形影不离的朋友,升入高中后也渐渐疏远。
分班那天,张倩和苏悦宁,她们笑着说了“常联系”,可最终连朋友圈的点赞都寥寥无几。
她以为自己早已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聚散。就像候鸟迁徙,潮汐涨落,不过是再自然不过的规律。
可当十一月的第一场细雪飘落时,陶念站在教学楼走廊上,看着雪花无声地覆盖操场。冰凉的触感仿佛穿透玻璃,落在她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原来想念是有形状的。
是路过语文组办公室时,不自觉放慢的脚步;是看到讲台上陌生的保温杯时,胸口泛起的酸涩;更是每个清晨走进教室时,那个再也不会出现在讲台上的身影。
雪花在窗棂上积了薄薄一层。陶念呵出的白雾模糊了玻璃,她无意识地用手指写下“L”字母,又慌忙擦去。
***
林知韫住院的第三天,陶念想了又想,没敢打扰林知韫,而是给蒋珞欢发了短信:
【珞欢姐早,打扰了。方便的话请转告林老师:1. 语文课堂笔记我已整理好,同学们都很认真。2. 她桌子上的绿萝我早上替她浇了水,那本快看完的《女儿红》我帮她夹好书签放抽屉了。3. 听说术后无聊,顺路买了两本东青旧书街淘来的小册子,里面字大不费眼,让护工阿姨放她枕头边随便翻翻解闷。】
不多时,她收到了回复:【书已收到,一切都好】
后面多了一颗小星星。
她知道,这时林知韫回复的。
初冬的风里带着些寒意,可她的胸口却暖融融的。
陶念没有频繁打扰林知韫。
她不是那种擅长主动找话题的人,每次点开对话框都要犹豫很久。直到政治单元小测的成绩单发下来,她才终于找到一个正当理由。
【林老师,今天政治单元小测成绩分布:及格率75%,最高分92(厉害的陶念同学),需要单独讲解的题目我标记出来了。
另外,王阿姨面馆新出了清汤菌菇面(不是油炸菌,纯蒸煮),很好吃。——课代表陶念】
十分钟后,手机震动:【陶念同学这么厉害啊】。
后面跟着个眯眼笑的表情,是林知韫惯用的那个。
陶念突然想起去年冬天,自己政治考了班级第一时,林知韫也是这样,在成绩单旁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窗外的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在桌角投下一块明亮的光。
那天是周末,陶念亲自熬煮了一份极其清淡的加料小米粥:米完全煮开花,加入切碎的苹果丁和碾碎的山药粉,过滤掉所有颗粒。装进干净保温桶,送到医院护士站,附便签:
【林老师餐单:术后第5天参考食谱——无奶无姜无油纯甜小米苹果山药粥。加热即可,自愿取用^_^ 来自高二(一)班作业检查员陶念。】
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陶念正站在公交站台边搓着冻僵的手指。冷风卷着枯叶掠过脚边,她慌忙解锁了屏幕。
【谢谢检查员,很好吃,怎么不进来坐坐就走了?】
林知韫的回复,猝不及防地漫过心口,陶念把脸连同自己的渴望,一同埋进围巾里。
她当然想进去。
想亲眼确认刀口恢复得如何,想看看病房窗台上的鲜花有没有晒到太阳,更想坐在床边说一句“我来了”。
可她更怕自己贸然出现会打扰林知韫休息,怕看到老师虚弱的样子会让对方难堪,最怕的是……
推开门时,迎接她的会是礼貌而疏离的微笑。
公交车进站的轰鸣打断了思绪。
陶念低头打字:【怕影响您休息!好吃就好^_^】
时间像沙漏里的细沙,在指缝间悄然流逝。
偶尔收到林知韫的微信,成了陶念平淡日子里唯一的光。
那些简短的消息,她总是反复读上好几遍,直到屏幕自动暗下去。
可最近班里的传闻,让她心头又变得有些压抑起来。
“听说林老师好像是身体原因不当班主任了……”
“好像校长想让数学老师继续代我们班……”
每一句闲言碎语都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陶念心上。她无数次点开对话框,手指停留在键盘上方,却始终不敢问出口。
直到某个晚课结束的深夜,手机突然震动。
林知韫的消息安静地躺在屏幕上:【没有不当班主任,帮我稳定一下军心,课代表同学。】
原来,她都知道了。
而这条微信,代表着自己是她在这个班里最信任、也最能代表她的传话人。
心底顿时涌起一阵小小的雀跃。
月光从窗外照射了进来,落在陶念微微扬起的嘴角。她飞快地回复了三个表情包:一只蹦跳的兔子,一颗发光的星星,还有一朵小小的向日葵。
发完才惊觉,这三个表情连起来,分明是她不敢宣之于口的秘密。
第30章 火苗
出院那天清晨,林知韫的母亲许意芝天不亮就赶到了医院。她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里面装着刚从庙里求来的平安符,还有一小包自家晒的陈皮。
“妈,您怎么又带这么多东西……”林知韫无奈地看着母亲把平安符塞进她外套内袋。
“别动别动,”许意芝拍开女儿的手,利落地帮她系好围巾,“你小时候做手术,大夫就说你这体质容易肠粘连。”她转身又从布袋里掏出个保温杯,“陈皮蜂蜜水,回去路上喝。”
蒋珞欢在一旁偷笑,被林知韫瞪了一眼。
她们是高中同学,那时就是很好的朋友。后来林知韫考上了京师大学,蒋珞欢考上了北淮财经大学,依旧在同一座城市,也一直有联系。
毕业后,林知韫依照公费师范生的协议回到了晋州当老师,蒋珞欢继续留在北淮,在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做得风生水起。
这次要不是老板特批她半个月假回来办护照,两人恐怕又要等到春节才能见面。
“不好意思啊,”林知韫拿着出院通知单,“你就这么几天假,还被我耽误了这么多时间。”
“林老师现在这么见外?”蒋珞欢故意板起脸,“那我要收陪护费了,我的时薪很贵的。”
见林知韫被逗笑,蒋珞欢又说:“其实很简单,你请我吃顿好的就行。不过……”她打量着林知韫还带着病容的脸,“你现在连麻辣烫都不能吃吧?让我一个人对着清汤面大快朵颐,是不是太残忍了?”
三个女人挤在小小的病房里收拾行李,许意芝这时插话,“欢欢来我们家吃吧,阿姨给你们做好吃的。”
“好啊,那我不客气啦。”蒋珞欢帮着许意芝收拾东西,三人一起走出了医院。
***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响,伴随着许意芝哼着的老歌。
林知韫半靠在卧室的软枕上,身上穿着宽松的棉麻家居服。蒋珞欢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和林知韫聊天。
突然,蒋珞欢的手机在茶几上轻轻震动。她瞥了一眼屏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手指飞快地回复着什么,连眼角眉梢都染上几分温柔。
“咳咳……”林知韫故意清了清嗓子,手指敲了敲床头柜。
“要喝水吗?”蒋珞欢有些心虚地抬头,顺手把手机反扣在腿上,“阿姨刚温的陈皮水?”
林知韫眯起眼睛,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班主任的语气说:“坦白从宽。”
蒋珞欢的耳尖突然红了:“好吧……我确实有了个女朋友。”声音越来越轻,“交往快一年了。”
林知韫张了张嘴,一时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