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走进不科学

  • 阅读设置
    走进不科学 第176节
      又因其祖父张耆与老苏父亲苏绅是忘年交,便特意前来府上拜会,被徐云顺路给拐到了山上。
      来到老苏身边后,徐云朝他拱了拱手,说道:
      “老爷,望远镜已经调试完毕,可以开始观测星空了。”
      老苏闻言,顿时瞳孔微微一缩,连身子都隐隐开始颤抖了起来。
      不知为何。
      这个无数次仰望过星空的八旬老者,心中竟然罕见的出现了一丝忐忑。
      要知道。
      哪怕是当年在那个胡辣汤老汉的边上等待放榜时,他的心绪都没有如此激动过。
      不过毕竟是个当过宰相的人,胸中自有沟壑。
      只见半分钟不到。
      老苏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恢复了平静。
      随后他推绝了谢老都管的搀扶,整了整衣袖,一个人缓步走到了望远镜边上。
      他先是抬头看了眼星空,沉默片刻,指着星空中的一轮弯月,带着期待对徐云道:
      “小王,可否先让老夫看看月亮?”
      徐云郑重一拱手,点点头:
      “没问题。”
      说完他走到操作台边,调试起了主镜的寻星光轴,将其锁定到了月亮所在的区域。
      这架望远镜的底座可以通过刻度盘转动,有滚轮和桐油协助,推动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水银抛物面则是通过另一套系统保证自转,二者不会出现干扰。
      接着徐云转动起了寻星镜上的三个螺丝,将刚才在主镜中心的影像,尽量的调节到寻星镜十字丝的中心。
      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极其需耐心。
      十字必须要对准,三个螺丝也都要顶到镜筒上,哪怕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当初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钓鱼佬便因此出过差错,差点被人吊起来打……
      待两只镜筒光轴平行后。
      徐云转动脚架,来到了最后的对焦阶段。
      叮——
      哐——
      锵——
      轻拢慢捻抹复挑。
      徐云犹如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缓缓的调试着头一次出厂的望远镜。
      一刻钟后。
      徐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让出身位,对老苏道:
      “老爷,幸不辱命。”
      老苏朝他点了点头,走到了目镜前,将眼睛贴了上去。
      结果片刻不到。
      老苏满脸骇然的从目镜上抬起头,食指颤抖的指向视场:
      “小王,那……那是月亮???”
      一旁的小李见状,连忙凑了上来:
      “苏伯伯,您看到了什么?”
      老苏沉默片刻,指着目镜道:
      “你自己看看吧,小王已经调好了焦距,直接上眼即可。”
      小李看了眼跟到身边的老李,蹦蹦跳跳的窜到了目镜边。
      结果与老苏一样,刚看了没有几眼,小李便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好多坑呀……”
      随后小赵、老李、老贾、王厚……甚至张怀民都上前看了几眼。
      虽然包括王厚与张叔夜在内,现场的所有人在来之前都已经看过了另一架显微镜,对于某些情况多多少少的有些底。
      但当他们看到时场内那个灰暗、死寂、满是坑洞的月亮时,依旧忍不住产生了一股惊骇。
      原因无他。
      盖因它是月亮!
      众所周知。
      在华夏古代。
      由于缺乏足够丰富的娱乐项目,吟诗作对便成为了一大主流的消遣方式。
      而在各种各样的诗词中。
      月亮,无疑是个相当相当常见的‘龙套’。
      无论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还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亦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同时在神话传说里。
      月亮上也是嫦娥的居所,她偷吃仙丹奔月,养了一堆玉兔,没事就可以啃麻辣兔头……
      老苏虽然不相信仙神之说,但对月亮也是抱有一种比较积极的期待的。
      结果没想到……
      在望远镜中,既不见天狗嫦娥,也不见玉树星光。
      唯一能见到的便是灰色的土壤,以及一大堆坑坑洼洼的痕迹……
      而在他对面。
      看着面色骇然的老苏,徐云少见的选择了沉默。
      对于第一次接触星体表明的古人来说,惊骇甚至恐慌、惧怕,都是必然会出现的心理。
      地球上第一个观测月海的伽利略其实也一样。
      在第一次见到月海后,他足足发了两天烧才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继续观察起了环形山。
      这是必须要独立迈过的一道关卡,外力帮助没多大意义。
      早先徐云已经给老苏灌输了不少宇宙有关的知识,如果这样老苏都想不通,那就真没什么好说的了。
      就这样。
      现场忽然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一旁原本正在啃草的驴都安静了下来,诧异的看着不远处的两脚兽。
      几分钟后。
      老苏先是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
      再次开合时,眸光已然充满了坚定。
      “小王,月亮……不,或者说月球,虽然与老夫所想差距甚远,但却也了了老夫一桩心事,也证明了你所说的‘星球’概念正确无误……”
      老苏见说沉默片刻,转身看向张怀民,说道:
      “偓佺,你且如是记下。”
      “元符三年八月三日夜,太子太保苏颂、男……咳咳,门客王林,熙河经略安抚王厚,中侍大夫李格非及其女李清照,以及……简王赵似,桐屿先生贾宪等二十三人于汴京城外小莲子山,藉‘天宫’望远镜初窥冰轮。”
      “得见……”
      “洼地无数,土壤灰白、无水、无人烟,静若归墟,其形如卵,乘气而立……”
      张怀民一一将其记下。
      说完这番话,老苏的表情也随之一松。
      接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徐云道:
      “小王,四十余年前,有客星晨出东方,入夜后仍。亮如昼。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出天关东南数寸,足足二十余天方才消末。
      时老夫正任同知太常礼院,曾亲眼得见客星横于天穹,一度甚至盖过了太白。
      你可知晓……此星所谓何物?”
      徐云眨了眨眼:
      “四十余年前?”
      眼下是公元1100年,四十多年前大概是1055年左右。
      而那个时间点嘛……
      确实出现过一次极其壮观的星象。
      也就是……
      “生成蟹状星云的超新星爆发!”
      ……
      第155章 来自天外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