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很难想象一个男人,尤其是个吨位可观的中年男人也能发出甜滋滋的声音,“好小姐,同您老师说说情呗!”
“等我见完女校的老师就会与你说说情。”珍妮不想被人看瘪,但是通过神父的行为,她也明白这人以后肯定会有用武之地,“还望那时您能给我更多折扣。”
“一定,一定。”书店的老板选择性地听进了话,“想出书就来找我。不是我吹,全巴黎也找不出如巴贝老板般的公道商人。”
“您亲自做出版生意?”你说巴贝收钱介绍出版商这属于书商的正常操作,但你要说巴贝亲自负责出版,神父觉得他一定在开玩笑,“巴黎的印刷商怕是要被这话吓死,您可是圈内有名的阿巴贡(四大吝啬鬼之一,出自莫里哀的悭吝人)。”
“波拿巴的皇帝走了,回来的波旁生怕重蹈兄长的覆辙(现任法王路易十八为路易十六的弟弟)。”巴贝不免苦笑了下,揉着发疼的太阳穴道,“他也是个体面人,而且为了重登皇位负了不少贵族乃至银行家的债,不可能把思想的火苗彻底吹了。”
“思想的火苗?呵!应该说是米达斯王的手指(希腊神话里点石成金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国王得到酒神的赐福,双手可以点石成金,但也为此无法进食,无法睡觉,甚至石化了年幼的女儿)。”神父清楚波旁是个什么德行,而路易十八也不过比路易十六稍强一些,“印刷税又上涨了?”
“涨了。”不提倒好,一提巴贝又打开了满腹怨气的话匣子,“斯唐诺普(发明家,现代印刷技术自他而起)那英国佬砸了欧洲的一半饭碗。不少怀着文学梦,政治梦的毛头小子从昂古莱姆的二手市场进了批被书商淘汰的老式木机。”
“然后你们就难过了?”神父的话让脸垮的巴贝嘴角落到下颌线上,“难怪魅影说您是个讨厌的人。”
神父闻言嘿嘿一笑:“所以你的印刷厂已出手了?”
“出了。”
巴贝的话让神父的表情骤然一变,好在对方话音一转:“不过我能帮你讨个外省铺子。”
“外省的铺子?”
“外省人少,不像巴黎分工明确,一般都是印刷厂的老板顺便开个卖书的铺子。”
“那的确得赶紧出手。”僧多肉少,资金链的压力可想而知。
…………
“咱们聊聊你的书吧!”神父找了带包间的咖啡馆请珍妮吃饭,关上明显不伦不类的木拉门便直入主题,“两本小说都很值得细细一阅。”
珍妮还在思考刚才的所见所闻:“什么小说?”
她的迷茫转移到了神父脸上。
“就是你给基督山伯爵的两部原稿。”神父立刻有了主意,“基督山伯爵不看这个,而斯帕达伯爵想看却是无力去看,所以托了路易让我替他把关。”
“理解,理解。”珍妮知道神父的身份,但是配合对方演习也是她现在的一大乐趣,“您动作也真是快啊!”
“……”
“我记得是前天去的葛勒南街,一直呆到下午两点。”她看向已放到桌上的一叠书稿,“这是我的?”
“……是”
说罢他便按住珍妮已经落到书稿上的手。
“神父?”珍妮知道神父也和爱德蒙般到处转场,保不准就忙中出错,差点露馅,“有问题吗?”
“出门时没仔细去瞧,可能混了私人物品。”神父的表情依旧没有太大变化,“能让我先检查下吗?”
“当然。”
然后神父若无其事地抽|出至少四分之一的补充内容。
嗯!
四分之一。
珍妮的经济不太宽裕,用的纸也又干又硬,翻几次后摞起会有很大空隙,即使插|了一堆笔记也没有引起视觉上的“增高”之高。这让珍妮怀疑自己是否勤奋的同时也有自豪之感——神父愿做读书笔记就说明她的小说写的很不错嘛!作为开创龙傲天流的始祖药老,珍妮相信神父的眼光绝不会错。
就算不信大仲马的人设,也要相信神父作为红衣主教的秘书品味。
然而珍妮还没有为神父的夸奖沾沾自喜到露出笑容,对方的话便差点让她破了功:“一本写的确实不错,一本让我难以评价。”
出于照顾对方的自尊,神父说得十分委婉:“这本是你续写别人的半成品?还是参考私人的古籍进行创作?”
“……”
第26章 第 26 章 你买杂志是为调查哪家适……
“二者兼有。”珍妮没有料到神父看出小说的背后隐情, “但不全是二者兼有。”
神父想过珍妮会有何种反应,概率最大的是保持沉默,其次是支支吾吾地说些颠三倒四的话。坦白从宽确实也在神父的预料, 只是年轻的巴漂姑娘,尤其是像珍妮这般有点聪明、虚荣的年轻姑娘,是不可能承认这种涉及前途的敏感问题。
但……
“我确实有所不对。”珍妮在《基督山伯爵》里最喜欢的角色就是法利亚神父。别看他在狱卒前疯疯癫癫,甚至还被视若亲子的爱德蒙。唐泰斯当做患了白日妄想症, 但是神父之所以靠几章就能吸粉无数,除了拥有天才的大脑与乐观的性格,还有一颗正直善良, 坚守原则的心——神父第一次越狱失败却阴差阳错地打通了爱德蒙的牢房, 后者基于神父的经验找到了条逃生之路, 不过在打通地道后要干掉守门的狱卒。对此,神父表示无法接受。即使狱卒侮辱过他,神父也不允许自己或是爱德蒙为追求自由杀死一个无辜的人。
同理, 珍妮为了抵达巴黎,在此站稳,也不是没撒谎吹牛,借势使力。神父肯定知道珍妮不是什么天真少女,但却没有因此深究珍妮的对错。直到今日, 他才露出珍妮未见的谴责眼神。
不过对于更年轻的珍妮, 他还是像前文说的留有情面。
珍妮把神父当成未来的老师和成名路上的贵人。她很清楚,自己在这巴黎想要混出名头,就得效仿巴尔扎克的拉斯蒂涅, 莫泊桑的杜洛瓦(《漂亮朋友》的主角)。
所以在这影响贵人对她感观的大问题上,最好别耍那些聪明。
“你很坦诚。”
这次轮到珍妮惊讶:“您不问我借鉴了谁?”
“不问。”神父的眼睛仿佛可以看穿灵魂,“天才的光芒无法被人为或者世俗掩盖。”
“您不生气?”
“我为何要生你的气?”神父感到十分奇怪, “你发表了吗?”
“……没有。”
“你撒谎了吗?”
“……也没有。”至少在这件事上的确没有。
“那我为何生你的气?”神父开始好奇珍妮经历了啥,“记得我们上次见时,我说过在我所见过的诸多人里,你的’恶行‘几乎就是小打小闹。”
“神父……”
“况且没我横插一脚,你这稿子也无法过编辑那关。”熟悉的神父又回来了。
“不可能。”上一秒还七上八下的珍妮此刻气得人已红温:“路易他就看过这本,而且评价相当不错。”
“路易?那我问你,你是相信路易的品味还是我的?”神父提醒珍妮别忘他亦兼任爱德蒙的家庭老师,“那小子连《堂吉诃德》都没看完呢!你指望他预判一本小说是否大卖特卖。”
“他没看完《堂吉诃德》?”
“没有。”入狱前的爱德蒙连波吉亚家族都没听过,估计只是受过基础的识字教育与天主思想。入狱后的爱德蒙忙着学习各种语言与物理学、数学。出狱后不是急着财宝变现、购置房产,就是忙着照顾神父,培养复仇的各种马甲,哪有时间阅读这种休闲的杂书,“你给他看什么都能得到赞扬。”
“真的?”
“真的。”
珍妮再次翻过那本架空的小说,突然间便恍然大悟——难怪会得爱德蒙的强烈好评,可能是公爵死后,公爵之子带兵南下,为父报仇的剧情引起爱德蒙的强烈共鸣。
共鸣……
珍妮露出思索的表情。
神父见状,还以为是她自己已看出作品的违和之处,于是把和爱德蒙在葛勒南街讨论过的事又复述了遍。
珍妮:“……”
难怪一些老网文里的抄诗片段经不起敲。仔细想想,她虽读过马丁的著作,看过相关的影视改编,可也不过记得里头的主要剧情,哪能把配角暗线,宗教地理都一一复刻。
她又不是人形电脑。
更没有像谢尔顿般的超强记忆。
原作的马丁尚且还要不断去翻前文的设定,更何况是没有马丁的写作经验,更没有套原著在旁的新人珍妮。
“哎……”捷径不好走啊,“命运馈赠的礼物,往往都标好价格。”
“你这话倒很有深度。”神父笑道,“是你自己想的。”
“……不是。”好像是个几十年后才会出生的作家想的。
女侍终于端上点好的托斯卡纳菜,可珍妮却没一点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