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月行失序

  • 阅读设置
    第54章
      “你今天的耳环很特别。”他目光落在她耳垂上那对珍珠上,恰到好处地开启话题。
      整顿晚餐堪称完美。周屿知道什么时候该给侍者使眼色添酒,什么时候该停下刀叉专注倾听。
      他谈起最近投资的在线教育平台时,甚至特意提到:“这项目若能成,最先受益的就是像你这样的一线教师。”
      饭后,他们一起看了电影。
      周屿选的是一部小众文艺片。黑暗中,林知韫能闻到他袖口传来的淡淡檀香,不是廉价香水,而是真正手工定制的味道。
      周屿的父亲是教师发展中心副院长,母亲是市医院首席医药代表。他的履历闪闪发光:常春藤硕士,科技公司CEO,去年还入选了“晋州十大杰出青年”。
      一切都无可挑剔。
      电梯下行时,周屿站在她身后半步的位置,这个距离既能体现尊重,又暗含保护的意味。
      “下周末有个艺术展,”他望着跳动的楼层数字,“听说你很喜欢那位画家?”
      有些人像精心装帧的名画,而有些人,是作画时不小心溅落的颜料。
      “我再考虑看看。”她对着镜中的周屿笑了笑。
      电梯“叮”的一声到达一楼。
      ***
      下周到来的时候,很不巧,林知韫换季感冒,嗓子发炎,还有点低烧。
      高烧让林知韫浑身酸痛,喉咙肿痛,每次呼吸都像被火烧。房间里很静,只有她沉重的呼吸声。
      她摸过手机,屏幕亮起,是周屿一小时前的消息:
      【今天项目太疯了走不开。给你点了粥和小菜,骑手说送到了。记得吃。多喝水,好好休息,晚点忙完找你。】
      后面跟着一个外卖订单截图和一个小狗担忧的表情包。
      门铃的确响过,是穿着蓝制服的小哥隔着门递进来的一个纸袋。
      此刻它搁在床头柜上,塑料餐盒边缘凝着水汽,摸上去已经凉了。
      她没什么胃口,也懒得起身去热。
      公寓的空旷在病痛中被无限放大。她试着撑起来倒水,眩晕让她跌坐回去。
      四周只有更深的寂静压下来,沉重得让她透不过气。
      就在这昏沉与虚弱里,一个身影毫无征兆地闯进脑海——是陶念。
      她想起上次感冒时,陶念放在她办公桌的那个纸袋,里面整齐码着退烧药、感冒冲剂、润喉糖,还有姜茶块和蜂蜜,瓶身上贴着便利贴,字迹工整地写着“林老师,你要快点好起来。”
      她想起上次住院时,陶念带来自己熬得软糯的小米苹果山药粥,米粒绵密,苹果的甜香混着山药的温润,每一口都熨帖得让人眼眶发热。床头柜上还放着她特意挑的书,扉页里夹着书签。
      她想起那个教师节,陶念送来她亲手刻的章,印石温润,边角磨得圆滑,怕硌着她的手。她有些得意,又有些害羞的样子,让林知韫感动了许久。
      她甚至想起后来那次,那个被自己拒绝的无事牌,陶念说是她母亲在寺庙求来的,说是能挡灾避祸。她笑她迷信,拒绝的不仅是这个礼物,更是这孩子看向自己时明亮灼热的目光。
      这些记忆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每一帧都清晰得刺眼。
      那些温柔的、小心翼翼的关心,那些没有精明计算过、甚至没有祈求回报的好,它们曾经那么理所当然地存在过,如今却成了病中冷夜里唯一的温暖。
      她忽然意识到,陶念给她的从来不是“需要时才出现”的关怀,而是“无论你是否需要,我都在”的沉默守候。
      而现在,当这份守候彻底抽离,她才在孤独的病痛里,后知后觉地触摸到它的重量。
      一股强烈到近乎痛楚的思念,在她的胸腔里横冲直撞。喉咙的灼烧感瞬间蔓延到眼眶,鼻尖发酸。
      为什么现在想起她?
      为什么偏偏是陶念?
      而很久以前蒋珞欢的话,却在此时无比清晰地响彻脑海:“一想到她会毕业,会离开这座城……我就难过得睡不着……”
      那时她听着蒋珞欢诉说因分离而失眠的痛苦,只觉那是种遥远而深刻的感情。
      但此刻,在这独自对抗病痛的冰冷寂静里,那种铺天盖地、心像被紧紧攥住的难过,竟如此真切地攫住了她。
      对陶念……那份感觉,是心动吗?
      还是仅仅在脆弱时,贪恋那份曾将她仔细安放的温暖?
      思念像潮水般无声涨起,浸透了四肢百骸。床头柜上,外卖袋子孤零零地立着,粥大概已经凝成冷硬的一团。
      林知韫蜷缩在厚被子里,身体的燥热和心底深处泛起的酸楚将她淹没。
      她闭上眼睛,又睁开。身侧空无一人,空气里只有她自己粗重的呼吸。
      那个夜晚,林知韫的意识在病痛和汹涌的思绪里浮沉。
      不知过了多久才睡着。
      那晚她好像梦见了陶念。
      她梦到,陶念带的手指小心翼翼覆上她的额头;梦到陶念在她稍微侧头时就立刻递到唇边的温水微甜;梦到陶念无声无息守在床边、甚至会在她翻身时轻轻掖好被角的、沉甸甸的、让人心安的存在感。
      醒来后,她有些失落。
      竟然是一场梦。
      随后,她松了一口气。
      还好,只是一场梦。
      第40章 汹涌
      林知韫推开教室门时,头还有些发沉,眼前的景象像是隔着一层薄雾。
      “今天我们讲三模的文学类文本。”林知韫展开了试卷。
      陶念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校服袖子卷到手肘,露出腕间那条褪色的红绳。
      林知韫下意识移开视线,却在转身写板书时,余光还是忍不住瞥向那个方向。
      讲到“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这句时,她不小心与陶念的目光相撞。
      少女的眼睛清亮透彻,让她心头一紧,手中的粉笔突然折断,“寒”字最后一笔歪歪扭扭地结束。
      “这种矛盾修辞……”她低头捻着粉笔碎末,心跳有些快。
      昨晚的梦又浮现在眼前。
      那个梦太真实了,真实到让她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荒谬。
      陶念突然举手提问:“老师,‘待我成尘时’的意象是不是……”
      林知韫看着她的嘴唇开合,却发现自己走神了。
      她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此刻的她,思绪竟不受控制地飘远。
      那些关于陶念的念头,明明应该被理智压下去,却总在不经意间冒出来。
      “回答正确。”她听见自己说,声音比想象中更哑。
      下课铃响起,陶念拿着林知韫的保温杯送林知韫回办公室。杯底压着一张便签:【校医说要用胖大海润嗓】。
      林知韫接过杯子,还未来得及说声“谢谢”,陶念便离开了。
      她迅速收回手,把杯子放在办公桌上。这种反应太明显了,林知韫想。
      她应该更自然一些,像个普通老师对待学生那样。但每次看到陶念,那些被刻意压抑的情绪就会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
      距离高考还有23天。
      林知韫站在办公室窗前,手中的红笔无意识地在日历上画着圈。
      23天后,一切都会回到正轨;23天后,她就不用再这样克制自己的目光,不用在每个转身时都刻意避开那个身影。
      楼下传来阵阵欢笑声。下午的体育课,学生们正在操场上踢毽球。
      最近班里流行十个人围成一圈,互相传球。欢快的喧闹声透过敞开的窗户传进来,让林知韫忍不住驻足。
      她的目光不自觉地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陶念穿着白色的夏季校服,扎着高高的马尾,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比起三年前刚入学时的青涩模样,现在的她五官更加分明,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带着少女特有的灵动。
      毽球朝陶念飞去,她伸出脚去接,却落了空。
      林知韫看到陶念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迅速收回脚,脸颊微微泛红。
      周围的同学善意地哄笑,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陶念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但很快又扬起笑脸,继续投入到游戏中。
      阳光洒在她的发梢上,随着跳跃的动作,发丝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林知韫的指尖不自觉地收紧,红笔在日历上留下一道突兀的痕迹。
      23天。
      23天后,陶念就会毕业,离开这所学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而她,也将重新做回那个严谨自持的林老师,不再为谁心跳加速,不再为谁驻足窗前。
      楼下的欢笑声还在继续,林知韫轻轻拉上了窗帘。
      晚上十点半,林知韫刚合上备课本,手机屏幕便亮起了蒋珞欢的来电。
      “老林,”电话那头传来蒋珞欢带着笑意的声音,背景里还有键盘敲击的细响,“前晚我改尽调报告到十一点,整个人都快散架了,就给她发了条‘终于搞定了,累瘫’。你猜怎么着?消息刚发出去就显示已读,她秒回一句:‘走到窗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