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而前排的陶念正在评分表上书写着什么,某个瞬间她们目光相撞,陶念看见对方眼底燃烧着熟悉的火焰。
那是十年前便在林知韫眼中见过的、对教育近乎偏执的热忱。
第3章 期待
林知韫坐在选手休息区的角落,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她望着窗外的天空,云层被夕阳染成了橘红色。
她在去洗手间的路上,评审室的门虚掩着。听到比赛评委间中激烈的争吵声,她停住了脚步。
其中一个男评委说,“我们不仅要看选手当下的表现,还要看学校资源能支撑她走多远。有的学校在这方面确实……”
她认得这个声音,三年前在省教研会上,正是这个人用“非省重点中学局限”否定了她的课题。
“张主任,我不认可您这种想法。”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林知韫耳边响起,随后,她听到了重重的摔笔的声音,“如果贵校认为教师价值取决于升学率,那我们不妨重新讨论评审标准。”
是陶念。
她能清晰听见笔摔落的脆响,那个熟悉的声音正据理力争。
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她的心上,震得胸腔隐隐作痛。
“你是哪个学校的?”张老师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威胁的意味,“这么帮她说话,是否存在回避关系?”
林知韫在门口,捏紧里手中的纸巾。
有一瞬间,她几乎要推开门进去,想告诉陶念不要冲动,更不要为了自己冲动。
不值得。
但最终只是将掌心轻轻抵在一旁的墙壁上,任冰凉的触感传进肌肤。
“张主任啊,你这是干什么?”另一个听起来像是个资深教师的声音响起,“人家年轻,提出异议,你好好解答就是,我觉得这个12号就挺不错,今天有几个省重点的老师确实失误了,比12号可差远了,咱们也得就事论事啊……”
“张主任,12号总分第二,是我们十三位评委共同认可的结果。”陶念继续说,“你要相信,生源不好的学校,也是有苦研专业的优秀教师的。教育的美好,正在于让每块璞玉都有发光的机会。”
林知韫透过门缝,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正挺直脊背,将摔落的笔重新拾起。
不知过了多久,林知韫又走回了选手候场室。
经过的激烈讨论,评委会终于达成一致。
当主持人宣布“语文组特等奖获得者是——航城市第一中学王立新老师,以及晋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林知韫老师”时,林知韫长舒了一口气,仿佛连日来的压力都化作了这口气,突然释放了出来。
她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
“恭喜林老师。”身旁的选手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林知韫这才回过神来。
林知韫走上领奖台,接过烫金证书时,一时百感交集。
她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心的、释然的笑容。
台下掌声雷动。
林知韫的目光不自觉地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陶念正站在评委席最边上,手里拿着评分表,嘴角噙着一抹浅浅的笑意。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又一次短暂相接,陶念对着她轻轻点了点头。
林知韫站向来习惯挺直脊背走路,此刻却像是被人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夜风吹乱了她的额发,也吹散了眼角那抹来不及落下的湿意。
林知韫深吸一口气,将选手牌塞进包里,转身时,又恢复了那副挺拔的模样。
只是没有人看见,她走过路灯下时,影子在地上微微颤抖了一下,像是一片即将坠落的秋叶。
林知韫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回宾馆的。明明只有短短几百米的路程,却仿佛跋涉了一个世纪。
她站在无人的电梯里,愣了片刻,才按下5楼。
她走到0508房门前,抬起手,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按下了门铃。
门开了。陶念已经换下白天的正装,换了件绿色吊带裙,头发松散地垂着。卸了妆的她,眉目间还残留着几分学生时代的青涩。
暖黄的灯光下,她手里还捧着杯茉莉奶绿,一种莫名的熟悉顿时感萦绕而来。
“林老师,有什么事吗?”陶念的声音像一泓静水,将林知韫从恍惚中惊醒。
她没有让出进门的空间,也没有要叙旧的意思,只是端着纸杯,仿佛等待一个合理的解释。
可林知韫很想问她,你回晋州,是因为我,还是,只是一场意外?
你在评委席上据理力争,是因为我,还是,因为我的课?
“你吃饭了吗?”林知韫用看似关心的语气找了找话题。
“没有,约了人。”陶念的视线甚至没有在林知韫脸上多停留一秒,客气,礼貌,却又疏离。
陶念的嘴角极其细微地牵动了一下,与其说是笑,不如说是一抹转瞬即逝的苦涩。
她垂眸看着杯中的奶茶,心想自己究竟在期待什么?
期待一句迟来的问候?
还是幻想她会抛开一切,期待她说“我很想你”?
或者“这些年你过得好吗”?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走廊尽头的电梯发出“叮”的声响,陶念微微后撤半步,门缝在她身后渐渐收窄,“如果没别的事……”
“陶念,”林知韫突然上前,她看见陶念的睫毛剧烈颤动了一下,“关于比赛……我不希望你这么做。”
陶念的嘴角缓缓扬起一个弧度,却不见丝毫笑意。“你是说……”她刻意放慢了语速,“推荐你的事?”
“是。”林知韫的声音有些发紧。
原来,是这样。
陶念忽然觉得胸口发闷,像是被人塞进了一块浸满水的海绵。
她望着眼前这个曾经最熟悉的人,忽然觉得无比陌生。
所以,你怕了是吗?
怕那些流言蜚语,会玷污你完美无瑕的职业生涯?
怕被人知道毕业于二十一中的我,为你据理力争的时候,会成为你履历上抹不去的污点?
陶念微微颔首,声音里带着几分释然,“我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林老师。就事论事,就这节课而言,你的教学述评内容完整,有新意,表达出色,具备特等奖的实力,不应该因为你来自一所生源不好的高中而被淘汰,这不公平。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如果不是我,也会有别人这么做;如果今天不是你,我也一样会这么做。”
“我知道,“林知韫深吸了一口气,对上陶念的视线,“我是说,你这样做,对你不好。”
“你……”陶念的声音哽在喉间。
七年了,眼前这个人还在用当年站在讲台上的那种眼神看着自己,那种带着师长特有的,既严厉又温柔的目光。
林知韫向前迈了半步,轻声道:“你刚入职,又是从北淮回来的选调生,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毕竟也是从二十一中毕业的……”她顿了顿,“这样容易落人口实。”
“这个奖,对我来说,是锦上添花。可如果影响了你的工作,你的前途,不值得。”
陶念垂下眼睫,忽然觉得胸口发闷。
她想起今天在评委会上,自己拍案而起时其他评委意味深长的眼神;想起散会后走廊里隐约传来的窃窃私语。
原来林知韫担心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公平与否,而是她的处境。
走廊的灯光忽然暗了暗,陶念借着这短暂的昏暗,悄悄将视线落在林知韫垂在身侧的右手上。
她忽然想起今天赛场上的场景:林知韫转身板书时,衣袖滑落露出的那一截皓腕,一如从前那样好看。
恍惚间,陶念又看见那行熟悉的板书在眼前浮现。林知韫的字总是带着特有的风骨,横折处利落如刀,撇捺间又藏着流水般的婉转。
“谢谢林老师提醒。”陶念微微颔首,声音里带着几分倔强的固执。
恍惚间,林知韫仿佛又看见了当年那个在办公室倔强的女生,也是这样挺直脊背,不肯认错的样子。
“这个杯子……我洗干净后还给你。”林知韫拿着手中的杯子对她说。
“不用了,我不常用保温杯,这个就送你了。如果不想要,扔了也行。”陶念没再抬眼看她。
这时,陶念的手机突然亮起,屏幕上“监护人”三个字在昏暗的走廊里格外醒目。
“你到门口了?”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好的,我很快就下去。”
“你忙。”林知韫下意识后退了两步,“我不打扰了。”她转身走向自己的房间。
电梯的叮咚声在身后响起。林知韫鬼使神差地停在房门前,透过走廊尽头的落地窗,她看见陶念快步走出酒店旋转门。
一辆耀眼的红色路特斯Emira正停在VIP车位,流线型的车身在夜色中泛着光泽。
车门打开,一个身着黑色皮衣的高挑女子利落地跨了出来。她栗色的长卷发在夜风中飞扬,见到陶念的瞬间,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