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荼蘼归

  • 阅读设置
    荼蘼归 第15节
      萧潭跟在她身后:“你往哪儿去?这可是在湖上呢。”
      凌之嫣回头白了他一眼:“你就是存心的。”
      萧潭笑逐颜开道:“那你倒是说说,我存心做什么了?”
      凌之嫣语塞,转过脸不想理会他。
      湖面转凉,街巷里的游人渐渐离去,花灯会就要结束了,萧潭在船上兴致不减,想拉着凌之嫣说一夜的话。
      凌之嫣软语道:“船上太冷了,还是上岸吧。”
      萧潭今日也只穿了单衣,没法脱下来给她取暖,只好吩咐船夫调转船头回到来处。
      驶向岸边的一盏茶功夫,萧潭让凌之嫣依偎在他怀里给她挡风。
      相会转瞬即逝,萧潭依依不舍道:“我明晚去翻你家后院的墙。”
      凌之嫣大惊:“你别……”
      “逗你呢。”萧潭低头冲她笑,“官媒明日去你家,不会再被你赶出来了吧?”
      凌之嫣忙否认道:“我上次没有赶她们。”
      萧潭嘟囔着装可怜:“你可不许再吓唬我了,要是再不答应嫁给我,我以后可就赖在你家不走了。”
      凌之嫣只好给他一颗定心丸:“你会称心如意的。”
      萧潭抓着她的手低语:“你这阵子可要好好照顾自己。”
      游船顺风上岸,凌之嫣忍不住也叮嘱他:“你这阵子也别去打猎了,我怕你受伤。”
      萧潭眸如星辰:“好,我一定谨记王妃嘱托。”
      下船时,萧潭回头望着方才和凌之嫣坐在一起的地方,想了想,又抬头指着花灯道:“我要把这花灯带回府,挂在卧房里。”
      “随你吧。”凌之嫣望着灯笼上二人的名字,扬唇一笑。
      因凌微澜一早便嘱咐过,要让凌之嫣和竹影一起回家,所以萧潭便送凌之嫣来到和竹影事先约定好的糕点铺门口。
      竹影不见踪影,萧潭打量四周也没看见刘寅,于是低头凑在凌之嫣耳边笑道:“我瞧他们两个也是好事将近了。”
      凌之嫣蹙眉:“你别瞎说。”
      萧潭闭口不再多说,寻思着等他和凌之嫣的婚事办好,便着手安排刘寅娶竹影。
      有一卖首饰的婆婆在对街叫卖,萧潭问凌之嫣:“要不要过去挑一支?”
      说罢,直接牵着凌之嫣的手来到对街。
      凌之嫣挂念着竹影,无心挑选,萧潭眼疾手快,拿起货架最上排一支绿翠镶流苏的珠钗,递到她面前道:“这个怎么样?”
      卖货的婆婆顿时笑道:“公子可真是好眼光,我这儿最华丽的可就是这支了。”
      萧潭爽快道:“那我买下了。”
      萧潭说着,就要把珠钗戴在凌之嫣头上,凌之嫣觉得太招摇了,挡着他的手不愿戴,这时忽而听到竹影在身后唤道:“姑娘——”
      凌之嫣忙回头,见竹影和刘寅都回来了,忙挪了挪离萧潭稍远些。
      竹影逛了一晚上灯会,已经走乏了,上前问道:“姑娘,是时候回去了吧?”
      凌之嫣点头,心里想跟萧潭好好话别,但当着别人的面又不知说些什么话才好,只能默然瞥他一眼。萧潭心知肚明,抬手将珠钗戴在她后脑,感慨着:“我雇马车送你们回去。”
      相会时说了那样多的话,也终有分别的时候。
      马车赶到,萧潭目送着凌之嫣的背影,不想再忍受分别的滋味。
      和竹影踏上马车后,凌之嫣将头上的珠钗取下来握在手上,这一晚的事如梦似幻,只有这支珠钗是证明。
      竹影到车上反而来了精神,对凌之嫣认真道:“姑娘,我从刘寅口中打听到詹阳王殿下以前在京城的事。”
      凌之嫣淡淡一笑,没兴趣知道。
      竹影却不吐不快:“刘寅说殿下以前和长公主的女儿华昌郡主关系要好,是青梅竹马呢。”
      凌之嫣不自觉一颤,他居然有青梅竹马?
      竹影不安道:“我可不是挑拨离间,只是想着姑娘以后成了王妃,若是碰见那位郡主,心里也好有个底。”
      凌之嫣将珠钗收起来,垂眸思忖片刻,又启唇道:“郡主现在应该在京城吧,哪里会轻易碰上?”
      竹影点头:“姑娘说得也是。”
      凌之嫣在黑暗的车厢内苦笑,她还担心萧潭以后会有什么侧妃侍妾,岂料他从前就有青梅竹马了。老天真是成心要捉弄她,等她得空,一定要跟萧潭刨根问底打探清楚。
      回到家中,凌之嫣令竹影去向爹娘回话,自己先行回了后院,挨到枕头便做了个香甜的美梦。梦里她学会了骑马,和萧潭驾马并行在旷野之间,耳边和风阵阵,萧潭侧头跟她私语,脸上的笑容比日光更盛,她骄横地不听他说话,展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旖旎春光。
      天亮后,官媒遵照太妃和萧潭的意思,再度来凌家提亲,因上次无功而返,这次明显气势高昂了些。
      官媒当着凌微澜和凌夫人的面说道:“不知凌姑娘到底有什么顾虑,可一并解决了?凌姑娘若是一再推迟议婚,即便詹阳王殿下等得了,太妃也等不了。”
      凌之嫣情知这是太妃借官媒的口来表明态度,也知道相比太妃的原话,官媒转述得已经很委婉了。为了萧潭,她只好在官媒面前垂头解释道:“先前病了一场,担心自己福薄,不能与殿下相配,故而有所迟疑,劳烦二位奔波。”
      只要婚事能顺遂,一时低头也没什么要紧的。
      官媒听她说得这样诚恳,反倒意识到自己失态,讪讪地不敢再说什么硬话,一如先前客套守礼。
      最后官媒要了凌之嫣的生辰八字满意离去。
      王府里,太妃也拿出了萧潭的生辰八字,官媒交由巫师开始卜卦。
      虽然还没定下日子,萧潭却已经满怀期待地想着,婚期又近了一日。
      然而卜卦足足等了三日,萧潭一再催促,第四日巫师才来到王府回话。
      那巫师一袭法袍,虽白发飘摇但精神矍铄,头戴法巾,手持太极盘,颇有一番窥得天机的神秘气息。
      萧潭第一句话便问:“本王和王妃的八字相合,肯定是大吉吧?”
      巫师面露难色,抬眸轻觑萧潭,又打量着一旁的太妃,欲言又止。
      萧潭看在眼里,分外不安,急忙问道:“到底是什么结果?”
      在萧潭的追问下,巫师无奈道出一句话,一旁的太妃听罢,顿觉五雷轰顶——
      凌之嫣命格克夫。
      第18章 迁往海疆 誓言一文不值
      萧潭还以为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上次见面时他还对凌之嫣说过,若是将来感情有变,自己情愿死在她手上。
      他对克夫二字毫不在意,严肃道:“我不在乎,我可是皇子,命格够硬了吧?一般人的命格不足以威胁我。”
      太妃身为母亲,回过神来仍是一脸忧容,“克夫”二字像两把刀子插在她心上,萧潭是她生养的,是她下半生的指望,她可大意不得。
      太妃示意萧潭不要多嘴,又向巫师象征性地问了一句:“你们卜的卦千真万确吗?”
      巫师答:“千真万确。”
      回答得干脆,几乎是一锤定音。就仿佛一块石头挡在面前,人想试着将石头搬走时,却被石头压住要害,动弹不得。
      萧潭哼了一声,打算另请巫师卜卦。
      詹阳王府陷入一阵寂静,太妃本就因提亲一事对凌之嫣颇有微词,听到巫师的断言,并不觉惋惜,甚至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计策,只是需要花心思劝一劝萧潭。
      “天意如此,和凌家的婚事到此为止吧,我再为你另选王妃。”太妃向萧潭轻叹道。
      萧潭怒而起身:“不行!”语气有雷霆之力。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在卜卦的关头出差错,又向巫师斥责道:“分明是你们技不如人,卜卦不准,好好的一个人,你说她克夫她就真的克夫?我告诉你,你要么回去给我重新卜卦,要么我另请高明,倘若误了我的婚事,你们谁都担待不起!”
      太妃见他正在气头上,知道不能硬来,于是又缓和语气对巫师道:“可有法子能避祸?”
      说话间已向巫师递了眼神,不等巫师回话,自问自答道:“感华寺的大师神通广大,说不定会有办法。”
      巫师心思缜密,察觉出太妃好像有所安排,于是应承道:“太妃果真见多识广,若能有感华寺的大师相助,想必可以化解这桩婚事的不顺。”
      萧潭见事情还有转机,连忙向太妃恭敬哀求道:“还请母妃再帮我一回,孩儿不愿变成言而无信的人。”
      他答应了凌之嫣这一生只会娶她一个,绝不能辜负她。
      太妃安抚道:“你也别太担心了,好事多磨,说不定这只是上天对你的小小考验。”
      萧潭惭愧垂首,他怎么就没想到请大师化解,听到消息就自乱阵脚,真是太不应该了。
      太妃又交代巫师:“卜卦结果先不要告诉凌家。”又问萧潭的意见,“殿下以为呢?”
      萧潭忙道:“母妃安排得正是。”
      太妃当日就去了一趟感华寺,萧潭原想随行,被太妃以“这种事没有本人出面的道理”为由拒绝。萧潭在王府焦急候着,太妃日落时才回来,萧潭忙上前询问详情。
      太妃面带倦容,简短道:“需要你去感华寺斋戒七日。”
      萧潭愣住:“这样就成了吗?”
      化解之法太容易,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太妃吁了声气:“剩下的事便交给大师了,你可要潜心斋戒,切莫急躁。”
      太妃边说边和萧潭往正屋走,又压着声音道:“你先别让凌姑娘知道,免得她多想。”
      萧潭连连点头答应:“我明白。”
      不过七日而已,他能承受得住。
      为了能和凌之嫣顺利完婚,萧潭次日便默默动身前往感华寺,因事情隐秘,外人对此一无所知。
      太妃安心留在王府,想着少年少女的感情来去如风,便着手准备第二步棋。
      新任太守邵谦和詹阳太妃原是同乡,相识多年,邵谦赴潇湘城上任后,本打算得空时来王府拜访一遭。
      不料正当忙于公务时,竟接到了王府的邀约,邵谦不敢怠慢,处理完公事便匆匆赶来了。
      故人相见,分外热络。
      太妃一见他便笑道:“邵大人来到平南郡当太守,可真是屈才了。”
      邵谦忙行礼:“太妃此言,可真是折煞下官了。”
      寒暄后,太妃单刀直入:“我找你来,其实是有事相求。”
      “能为太妃效劳,也是下官的荣幸。”邵谦说这话时心有防备,觉得准没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