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阿昌把他手里的书接过来:“只要这些?”
“够了。”
都是孤本,不好意思再多拿了。
阿昌把人带出去,一路上阿眠都在乱看,常德福在他们二人身后跟着,许久没有感受到如此轻松的氛围了。
吃饭的宫殿离得不远,阿眠感觉自己身上的披风还没暖热,就又进了暖烘烘的屋里。
刚走进,就闻到了饭味。
这才只上了几道,阿眠眼神亮晶晶的,想上前又不太好意思。
阿昌好笑地看着他:“去尝尝,看你喜欢吗?”
矜持地哦了一下,才慢吞吞地走到餐桌前。
几道菜份量都不大,但看着精致又好吃。
一顿饭没吃多久,阿眠惦记回家,不敢耽误太晚。
把人送到家门口,看着阿眠走到门口又返回来:“明日是小年,要记得吃饺子。”
阿昌嗯了一声,手指动了动:“再等我些日子好不好?”
许是因为到了自家门前,阿眠胆子也大了不少:“你是皇上,自然要听你的。”
阿昌看着他的笑弯的眼睛,嘴角也不自觉勾起来:“不会很久。”
“好!”
“回去吧。”
阿眠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确认都睡了才踮着脚往屋里去,丝毫没有注意到另一边屋里的两双眼睛。
林言看着人回来,才松了一大口气,看陆鹤明黑着的脸略微好转,心里感慨。
虽然这两兄弟性格不一,但相处起来也自有一套法则。
阿昌说着不让他等太久,自然就不会。
过了新年,他已经登基两年,朝中大臣也都稳固不少。
陆鹤明这一年来东奔西走,政绩卓越,破格将人提拔至文华殿大学士。
一时间朝中哗然,这陆鹤明升的实在太快了些。
-----------------------
作者有话说:又来了[哈哈大笑]
本来打算今天写完,然后正文完结的,但我实在高估了自己的渣手速……
到今天,刚好是本文开文八个月纪念日,字数也突破了七十万,太不可思议了。
依旧是感谢大家的陪伴与支持,更多的话留在完结之后说吧!
还有两章,后面两天可能要加班,更新时间不稳定,大家不要等哦!
爱你们!(可以说一说想看的番外啦[哈哈大笑])
第214章
文昌二年, 逢大考之年,礼部侍郎陆鹤明任监考官,选拔人才百十余,擢升至吏部尚书, 并兼任文渊阁大学士, 为皇上分忧, 颇受敬重。
文昌三年,陆鹤明奉旨探访沿海地带,为海上贸易打下基础, 使得后来几年大楚税收陡增, 国库丰盈, 百姓安居乐业。
且于文昌三年末, 陆鹤明被提拔至文华殿大学士,掌管税收、海上贸易与西北对外部落来往。
政绩卓越, 手段狠戾, 做事果断, 朝中弹劾陆鹤明的奏疏直到两年后才少了一些。
陆鹤明没有心思管这些,从他进入内阁, 环狼虎饲, 越往前走越艰难。但是一旦尝到甜头, 陆鹤明便要紧咬着不放,既然他走到这里, 那就一定要到最顶端。
这本就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唯有政绩,唯有自己,才能让他更进一步。
林言与他不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他反而没了闯劲。
半盏茶酒,宴宁食肆,罐头工坊,只这三个招牌,就让他赚的盆满钵满,更别说还有其他投资。
他没事就写写话本子,倒也养了几分名气出来,每每发行,基本都会一售而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院子里的柳树再泛起绿色时,已经是楚昌登基的第四年了。
“皇上今年要选秀了你们知道吗?”
“当然知道,也不知道哪家姑娘能得青睐。”
“那也说不准,这次选秀,适龄的哥儿也要参加……”
这几年,因着长公主楚盛阿眠等人的努力,哥儿的地位提高不少,虽然不能参加科举,至少哥儿能与汉子一样进书院读书。
阿眠还办了一个哥儿书院,从夫子到学子,都是哥儿,也只有哥儿。
“庆云县主是不是也要去?若是可以,我倒是觉得庆云县主可以当皇后。”
说话的正是书院的哥儿,他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在家里时总让他做女红,练古琴,要不是庆云县主,他才来不了这书院,在他心里,庆云县主就是天下第一好。
“唉,还是算了,宫里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还是希望庆云县主在宫外开开心心的。”
一旁的哥儿好笑地怼他:“那可说不准,庆云县主昨日刚从闽南回来,说不准就是要去参加选秀。”
他们这边说着,林言也在担忧。
这么多年过去,林言越看阿昌越不顺眼,怎么能让人等这么长时间?
偏生阿眠也是个死心眼,也不相看,一心一意等着。
“你不是又要升职了?阿眠为何还要参加选秀,他楚昌当时是怎么许诺的?实在不行就让阿眠回闽南去!”
林言实在气得不轻,陆鹤明已经许久没见过他发这么大的火,心里暗骂了一句皇上,连忙把人抱进怀里。
“别碰我,我是不会让阿眠跟那些人共事一夫的。”
若说几年前,他们没办法,但是现在,藏个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用担心。”陆鹤明抱着一家夫郎,看着他十年如一日的脸,腾出一只手捏了捏。
“介肿么不担西?”
林言被他捏的说不清楚话,伸手拍了两下陆鹤明才松手,最近他是发现了,这人越老越会玩。
“后宫只会有阿眠一人。”
“说的倒是好听……”
这一等就是四年。
林言再不平,阿眠还是入宫了。
阿眠今年二十四,已经算是大龄哥儿,但在同他一起的几人之中,他年纪又是最小的。
林言明白他的想法,但还是觉得阿眠进去受苦了。
日子慢悠悠地往前走,阿眠虽然进了宫,但皇帝并未拘束他,后宫之人唯他可以自由出入。
皇帝招了这么多人进宫,虽然各个不出挑,但朝臣们也再无话可说。
林言在盛京待了几年,想去闽南的心再次蠢蠢欲动。
彼时的陆鹤明已经三十出头,官场的浸润让其愈发沉稳,岁月没有在他脸上留下痕迹,但是却沉淀出不一样的气质。
陆早早在国子监上了这几年,天赋也随着年龄增长愈发凸现。
他明年会参加童生试。
林言把他的书大致收了一下,怕他回来找不到。
“阿言?”
林言刚想出去,就听到有人喊他。
“我在这呢,你今日怎么下值这么早?”
陆鹤明太忙了,每个月休息的时间也不多,今日倒是早早就回来了。
陆鹤明把手里的东西给他,“安洵让人带回来的橘子,尝一尝。”
“从漳州送回来的?”
陆鹤明点头:“一起送到昌邑王府,王爷又分了些给我们。”
除了他们,还送了一些给皇宫,虽然什么都不缺,但好歹也是一份心意。
林言剥开橘子往嘴里塞了一块:“他们不是说要回盛京一段时间吗?”
陆鹤明看他一眼,林言一脸疑惑:“怎么了?不能回来了?”
“沿海这段日子不安稳,怕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
林言可惜地叹气:“还想着楚盛成亲时,我们都能在呢。”
季回虽然远在漳州,但他们三人的感情还一如当初。
楚盛成亲的人是三年前的探花,面容身量都很是不错。
两人拉扯了些时日,倒真的成了。
“那应该是赶不回来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外走:“人不回来没关系,只要礼到了就行。”
陆鹤明跟在他身后,出门的时候刚好一阵风,林言青色的发带被吹起来,落到陆鹤明的手上,轻轻拂过,又飘落在墨色的头发上。
“陆大人可有想好送什么?”林言转身看向他
“夫郎送的,就是我的,咱们夫夫一体。”
林言笑着锤他:“又说这些花言巧语。”
陆鹤明握住他的手:“都是真心话。”
“咦——行了,快去做饭吧,阿娘怎么还没回来?”
正说着,陆母带着银哥儿从外面进来:“你们俩站那干什么呢?今天买了芋头,吃芋儿鸡如何?”
陆母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经常和银哥儿俩人一起倒腾吃的。
如今这宅子是他们从闽南回来不久买的,五进的院落,住起来十分宽敞,为此林言又买了几个姑娘汉子,不进后宅,就在外院洒扫。
香喷喷的芋儿鸡刚出锅,陆早早就背着书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