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底下群臣也无其它意见,皇上摆摆手:“若是无事,便散了吧。”
群臣叩谢,待皇上走了,他们才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阿昌跟着昌邑王往外走,待他们走远,一众朝臣才开始讨论起来。
“这老王爷,还真是爱子心切,都当上太子了,还在为他谋划。”
“那陆鹤明也是个惨的,漳州府又远又破,去了也没政绩拿,到时候蹉跎一辈子,仕途之路算是完了。”
从从六品的修撰,一步走到正四品的知州,迈步不可谓不大,但这个知州,远在千里之外。
明升暗贬罢了,眼红的人不多,看笑话的人不少。
圣旨传到陆家时,楚盛刚走。
一家人有了心理准备,也没觉得突然。
林言一杯茶喝完,感慨了一句:“竟感觉松了一口气。”
早在其他人升迁之时便有了风声,陆鹤明他们一口气噎着,不上不下的,这下算是尘埃落定了。
陆鹤明看着他,刚想说什么,就被林言截住了:“你不用说什么自己去,我们留在盛京,我不同意,阿娘也不会同意。”
陆鹤明无奈地笑了笑,两人这么多年,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
圣旨来的着急,赈灾粮已经在筹备之中,他们要走,就得快点准备起来了。
-----------------------
作者有话说:来了!
还是来叨叨两句——
关于阿眠,他其实一直生活在一个很纯的环境当中,从小阿娘大哥护着,林言来了之后,家庭条件上了一层楼,精神物质双富养,可以说他吃的最大的苦就是练琴的苦[笑哭]
但他不傻,他对爱情也有过憧憬,但对他与阿昌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精神强大就能填满的。况且阿昌虽然成为了太子,但他依旧没有强大到能隔绝所有流言蜚语。
其实我不太能写很曲折的情节,甚至在我脑子里已经过了很多遍,最后还是决定让他们彼此再成长一下!
但是表白心意要得了[哈哈大笑]不然阿昌憋太久也不好啦[眼镜]
晚安——
第159章
“你也要去?”
老太太看着阿眠, 语气迟疑。
阿眠看了一眼林言,又冲着老太太点头:“师父,我想去闽南看看。”
这大半年下来,老太太经常带着阿眠走动, 陆鹤眠的名头, 不少人都知道了。
“那苦寒之地, 有什么好看的,这盛京要什么没有,非要跟着去受苦?”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也是把阿眠当成自己孩子看的。
她如今在盛京, 阿眠跟在他身边也没什么不好的。
阿眠看她苦口婆心劝自己, 又不忍心:“师父, 你不是总说我弹琴没感情,技巧虽好, 情感不足。说不定出去转悠两圈, 就懂得了呢?”
林言和楚盛在一旁不插话, 老太太看着他,随后又摆了摆手:“罢了罢了, 你是个有主意的, 想去便去, 呆不惯再回来也成。”
年纪小,就总要撞南墙。
只是想起阿昌, 老太太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
长大了, 一个比一个有本事。她是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不管了。
阿眠笑着哄她:“师父,等我到了, 给你寄特产回来。”
“什么特产,海匪吗?”
在一旁听着的林言,实在没忍住笑出来,老太太瞥他一眼:“还有你这个哥儿,早早才多大,漳州又那么远……”
这话说了好几遍,嘴皮子都要磨破了,这两人还是下定决心跟着去。
林言眼瞅着战火要往自己身上烧,连忙把早早抱过去:“老太太,您放心,等我们有空就回来看您。”
“说的是容易,来回一趟要四五个月,到时都不一定能想起我这老婆子。”
“那哪能!”
林言嘴甜,三言两语说的老太太就笑起来了。
中午留在王府吃了饭,玩到了快天黑一家人才往家里赶。
陆母带着云织在家里收拾东西,这院子是林言买下的,带不走的,放着也没事。
林言也和楚盛说过,让他抽空找人来打扫一番。
“阿娘,明日我要和盛哥儿去半盏,还得你们辛苦收拾。”
陆母一整日没见大孙子了,这会儿正亲热,“该干啥干啥,明日早早就在家里就是。”
开了春,天气也暖和了起来,早早换了单薄一些的春衫,抱起来肉嘟嘟的,十分累人。
“我巴不得呢,陆早早明日就跟着你。”
他话音刚落,陆早早便扭着头看他,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全是不理解。
林言捏了捏他的脸:“看爹么干什么?”
陆母也笑起来,抱着他往屋檐下面走:“咱们这一路,走一两个月过去,夏天的衣服也得备着,你明日顺路买些夏衫的布,轻薄些的。”
漳州那边空气潮湿闷热,蚊虫也多,什么都得备着。
林言直接拿了纸笔出来:“阿娘你说,还要买什么。”
“买些药材,你去问问郎中,日常能用到的,多少都备着些。再问问有没有驱蚊的,这得多买些。”
林言点点头,写下郎中二字。
“还有些干粮,米面什么的,咱们自己带点在路上吃。”
……
半盏开了快一年,林言来的次数不算多,里面的伙计和茶娘大多不认识他。
但是楚盛常来,从选址到开业,几乎是他一手办成的,里面的人他也都熟悉。
两人刚到,管事便迎了出来。
“楚老板。”
楚盛嗯了一声,摆摆手:“你去忙你的,我们随便看看。”
这会儿正是古琴演奏,这么多年了,林言多少也能欣赏一些。
弹的确实不错。
楚盛上前要了两杯饮料,递给林言一杯温热的。
林言摸了摸,也没说什么,两人就站着听这一曲终了。
“弹的不错。”
“比起阿眠还是差点。”
林言挑眉,看他一眼:“行了。这里有你,我放心的很,去另外一家看看?”
“走吧。”
另一家半盏是年后开的,铺子不大,除了收银和茶饮区,只在门口放了两张凳子。
这边倒是热闹许多,不少人在排队。
这次两人没有往前凑,就站在路边远远看着。
“你这想法挺好的,价钱低上一些,就算不是大户人家,也愿意尝一尝。”
林言抱着竹筒能喝一口,“等这边稳定,你可以在城北再开一家。”
楚盛一脸不理解。
“盛京这么大,各个地方的都得照顾上。”
楚盛很会选址,从半盏拐过去,就是烟花柳巷之地。往前直走,便是一个菜市场。
这里的半盏定价低,十几个铜板就能喝上一杯,不少人愿意尝一尝。
看了两个铺子,林言心里也有数。
“剩下的就交给你了,别忘了每年给我钱就行。”
楚盛没好气地白他一眼:“哪个月少你的了?”
林言难免忧愁,虽然前些日子一直想着能外放就好了,不用在盛京心惊胆战的。
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又担心起来。
漳州那么远。
这次真是带了全部身家过去。
林言叹口气,又和楚盛说起其他的,反季蔬菜他是没时间了,就看楚盛怎么做了。
季回前段时间来了信,说是过段时日来盛京,但等他们到,林言估计早出北直隶了。
两人把手里的奶茶喝完,又挽着手手往街上走。
林言还有一堆东西没买呢。
杂七杂八买了一堆,幸好楚盛带了侍从来,不然两人真是拿不下。
马车停在门口,林言喊小木子来卸东西,陆鹤明这会儿刚好在家,听见声音也出来了。
“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林言站在车架上,见他出来诶了一声:“你回来了?”
还有几日就要走了,今日是去翰林院和张学士告别。
“忙完了,就回来了。”陆鹤明把他抱下来,又往车厢里看,“怎么买了这么多?”
“都是路上能用到的。”
林言今天累的不轻,就没上手,看着他们两个人搬。
陆母听着院子里叮了咣当的声音,抱着早早出来,看他们在搬东西,也出来看。
林言一日没见他,从陆母手里接过来,猛地亲了好几口。
早早被他逗得咯咯笑,外面的盛哥儿也进来,戳了戳他的脑袋。
“真是越长越好看,挑着爹爹爹么的优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