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轰隆——”
他话没说完,外面又是一声响雷。
众人都看向他,李行也自觉闭了嘴。
林言看了看外面,今晚怕是不能睡个好觉了。
陆鹤明去外面马车上把被子抱了下来,薄薄的被子也不大,本来是给陆鹤明准备带进考场的。
眼下只能先拿来用。
剩下几人也都拿了东西,也知道急不得,即使什么都不要,今夜逃出去,这样的雨天也跑不远,估计还不如在这里待着安全。
里屋有床,陆鹤明让林言先睡,一众人只有他一个哥儿。
“你先休息,我出去和他们商量一番,我们几个轮流守夜,等天亮再说。”
林言点点头,牵着他的手指,听话地闭上眼睛,陆鹤明在他额头上亲了亲,看了好一会儿才往外走。
屋外传来说话声,林言的手落在床边,毫无睡意,闭着眼想今天的事情。
山上落石,若不是自然掉落,那就是人为造成的。
进村时他有观察过,村里离官道不算远,但可能是因为走的人少,路两边的草已经往路中间蔓延了,有部分路甚至只能过得去一辆马车。
但是这个村子也没多少人,老老少少加起来估计也不过百人……
不对!林言突然想到,今日围着他们的人,没有年轻人!!
若是真要留下一个外地人,那么村里的青年人应当先冲出来,他们人不少,真要硬碰硬,他们也不应该让一群老人来。
难不成打不过,还在他们马车前哭不成?
今日来的,最年轻的,大概也和陆母差不多的年纪了。
林言猛地睁开眼,刚想出去和他们说,外面又传来轰轰轰的声音,雨声太大,听的不真切,直到那声音越来越近,林言觉得屋子似乎都在晃。
“阿言!”陆鹤明从外面快步进来。
“落石了。”
“又落石了?”
两人对视一眼,陆鹤明直接连被子把他抱起来:“先出去。”
外面几人都坐着,宋磊担忧地看着外面,雨下的慢慢变小,掌事冒着雨从外面回来。
表情一言难尽:“馆主,村里没人了。”
几人面面相觑。
屋里屋外又是一阵沉默,只余下哗啦啦的雨声还有似有若无的轰隆声。
林言不确定是自己刚刚被吓到有了幻听,还是真的还有落石。
“现在怎么办?”
“他们知道今晚还有落石,就把我们扔在这里?”
林言脑子很乱,不对,这很不对。
要是想要把他们祭祀,怎么会突然没人?
是他们躲起来了,他们可能知道今日有落石。
“小木子他们呢?”林言语气有些着急。
掌事的表情有些难看:“他们都不见了。”
这怎么可能?
他们这些人显然比另外的人更容易制服,怎么把他们放了,把另外的人带走了?
安洵看了一眼陆鹤明:“你们几个挤两辆马车,掌事的认识路,你们继续往前走,等我把人找到,到府城再去找你们。”
陆鹤明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掌事的先开了口:“馆主,我……”
“听我安排就是,放心吧。”
陆鹤明也知道都留在这里也没用,可是他们现在走的话,路上也不会安全。
“你们别管了,走到天亮大概就能出山了,赶紧走吧。”
林言觉得安洵这人自从出了襄阳府,就奇奇怪怪的。
“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林言不同意他的想法。
几人都看向他,赞同他的话,倒是他们都留在这里,也只是拉后腿。
“让掌事的跟着你,我们知道方向,大不了多跑点路……”
“是啊。”
安洵看着他们,点了点头,算是同意。
东西只带了重要的,两辆马车坐的满满当当,雨下的大,山路也不比官道,坑坑洼洼的全是泥泞。
雨幕落下,整个村子都被笼罩在雨里,不过走了一柱香的时间,再往回看,已经看不到村子了。
也不知走了多久,雨慢慢小了下来,林言还有些恍惚。
陆鹤明和季景之在外面驾车,雨水滴滴答答,林言眼神虚无,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直到天光大亮,太阳透过潮湿的空气落在地上,一夜走下来没人敢睡,两匹马也都走不动了。
林言歪在陆鹤明怀里眯了一会儿,这会子才清醒过来,这一夜的遭遇,就像一场梦一样。
天亮了,雨停了。
陆温的头磕在窗框上咚的一声,人也清醒过来:“天亮了?”
陆鹤明点点头,冲着外面喊了一声:“前面停下歇会儿吧。”
马儿停下来自己吃草,后面一车人也都下来活动身体。
“这边安全了吗?”
李行一脸憔悴,前半夜他驾车,下着雨浑身淋了湿透,后半夜换了衣服,心里担忧,自然也没休息好。
林言把干粮分了分:“都吃一点,吃饱了才有力气接着走。”
几人接过来,走的着急,除了银钱和籍贯,他们都没想到带干粮。
这边的雨应该是没有那边下的大,路上泥水不多,再加上他们已经绕回到官道上,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到了一个镇子上。
不敢耽搁,几人随便对付了一口,两匹马缓过神,就接着走往前走,不远处就是一个镇子。
陆鹤明驾着马车找客栈,只是这镇子实在不大,平日里落脚的人也几乎没有,绕了一圈也没找到客栈。
这镇子上马车不多,他们两辆马车又大,实在是太惹眼。
“要不我们先出去,这镇子上好像没有客栈。”
陆温坐在陆鹤明的另一边,陆鹤明点点头,驾着马车往镇子外面走。
现在七月份,一出太阳正是热的时候,哪怕昨日刚下了雨,直直地晒着也受不了。
林言扒拉着帘子往外看,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热的缘故,街上铺子都没开几家。
路上零零散散的人,有的挑着担子,也不叫卖,看见马车会瞅几眼。
“夫君,我们找个店家借住洗漱一番吧。”
既然开店,就是为了银子。
陆鹤明点点头,瞅着哪家店还开着。
一直快走出镇子,陆鹤明才指着一家卖盐和米面的店家说:“他家吧,我去问一问。”
当朝的盐和铁由朝廷管控,只有在官府登记过的才能卖,相比其他的店,想来也是安全一些。
店主是个汉子,看起来年纪不大,三十多岁的样子,他们走到门口时,他正在搬货,许是太热,打着赤膊,搬着箱子,两块肌肉鼓起,汗水顺着往下流。
等他把手里的木箱子放下,林言才上前问话:“大哥,不知可否讨些茶水喝?”
店主听见声音回头,叽里咕噜说了一通,他们一行人没一个听懂的。
看着他们一脸迷茫的样子,店主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才明白。
“忘记你们不是本地人了……你们是要去武昌?”
“是要去武昌,只是昨夜赶路,被大雨淋了个正着,看镇子上没有客栈,就想叨扰一番。”
林言看他表情疑惑,又连忙解释:“我们会给银子的。”
“这倒不用,你们先进去洗洗弄弄吧,别等受凉了就不好了。”
林言点了点头,招呼他们几个先去。
他和店主瞎扯。
“大哥可知前面山上落石的事?”
大哥看他一眼,眼神有些奇怪。
林言眼神转了转,凑近小声地问:“大哥也觉得是山神震怒了?”
“你们是从那边过来的?”
林言嘴角带着笑意:“我和夫君带着族亲去武昌府参加乡试。”
“乡试?”掌柜的没读过书,只觉他们穿衣打扮不同。再加上他也知道能参加乡试的都是秀才。
这一行五个人,各个都是秀才。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竟没看出来。”
扯了会儿闲话,他们几个人洗漱好出来。
换了衣服。又变得人模狗样。
林言和陆鹤明带着衣服进去,实在是受不住了,简单冲洗了一番。
下午还要赶路,一行人把各自的水囊装满,又上了马车。
还得走半天才能到永清县。
-----------------------
作者有话说:不好意思,昨日痛经[托腮]
第104章
永清县是个大县城, 西北方向来武昌府的,都会在此歇脚,繁华程度与上午的镇子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