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七五同人] 鼠猫白老爷重生记

  • 阅读设置
    第56章
      千城刚走出房门,守在走廊上那两个身形高大的汉子就赶紧站到了他身后。
      胡承宗忙对赵祯道:公子别介意,我们这也只是为了保证你家护卫早些回来。
      赵祯不为所动。
      千城看了白玉堂一眼,传递给他一个拜托了的眼神就离开了。
      公子,那我就下去给三位安排住宿,这几个月,恐怕得委屈你们待在我这小店了。胡承宗说着慢慢后退,一面去看赵祯和白玉堂的脸色。
      可令他奇怪的是,这二人脸上毫无情绪变化。
      只有白玉堂起身往打开的窗户旁走去,随口道:先送些酒菜上来,这回可不要名叫独占鳌头的美酒佳肴了。
      是是是。胡承宗这下接了大客人,心里美滋滋的,听得白玉堂如此打趣,心里的那些防备顿时就消失了一大半。
      他没把那考题拿走,只觉得这两万两是胜券在握了。
      房门合上,白玉堂确定外面已经没有人了,才转过头一脸认真的往窗户外看去,他定睛看了几眼,对面街旁的茶棚里只露出几桌喝茶的客人,却不见展昭的身影。
      白玉堂忍不住低声自言自语:猫儿人呢?
      赵祯气恼的把装有考题的信封重重的丢在桌上。
      白玉堂关上窗户,步履轻盈地走过来,一脸淡漠的看着赵祯,就见对方又拿起信封动作利索的拆开了看。
      白玉堂在桌旁坐下,靠在椅背上,静静阖了会双眼。
      赵祯打开了信封,里面只有两张纸,上面的信息却让赵祯在心底掀起了滔天怒火。
      这些混账东西!赵祯控制住了音量,还是忍不住低声怒骂了一句。
      竟然!竟然是会试和殿试所有的考题!且丝毫不差!
      白玉堂微微睁开了双目,瞧着赵祯龙颜大怒,还是倒了杯温茶送到他手边,目光从那两张纸上一扫而过,低声道:如此也算是证据确凿了,公子这会应当放宽心,咱们眼下还在这贼窝里。
      赵祯见他俊美如玉的容颜,忽然想起千城曾跟他汇报过关于白玉堂的资料,锦毛鼠白玉堂,俊美无双,风流倜傥,轻功卓越
      白玉堂。赵祯恢复了神情,慢条斯理的将两张泄露出考题的纸折好放进怀里,他看向白玉堂,压下嗓音道:朕有个任务交给你。
      白玉堂领命,但凭圣上吩咐。白玉堂起身拱手,一脸严肃,双眸却透出淡漠之色。
      赵祯招手示意他在身旁坐下:他们这些年如此大面额的交易,必定有记录在册,你想法子,把他们的交易记录册找出来。
      白玉堂面色微凝,想了想才委婉道:这么重要的东西,草民觉得恐怕不会在这酒楼里,怕是在那幕后之人的手中。
      白玉堂觉得那幕后之人大概就是他重生前与猫儿无关那为数不多的记忆中的那位高大人,但他不能直接跟赵祯谈及此人,先不说开封府具体查到了什么,而他也是的的确确才刚到的汴梁城,说太多反而不妥。
      赵祯觉得在理,想了想突然开口:去高尚书府邸。
      白玉堂沉默了一脸,他没想到小皇帝竟然把幕后之人都查到了!
      他转念一想,觉得也对,要不然小皇帝不会贸然出宫直接到这酒楼来。
      白玉堂,朕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朕相信你,朕知道,你和展护卫一样,都是心系百姓的江湖豪杰。
      白玉堂轻扯了扯嘴角,一脸的淡漠疏离。
      呵,这心系百姓的江湖豪杰他还真不想当。
      白玉堂只是想事情早点得到解决,那样开封府就不必没头没脑的到处找线索捉犯人,这样展昭就能多些休息的时间,他也能逗着猫加深加深感情。
      那样的时光,才称得上美好。
      作者有话说:
      ----------------------
      谢谢看文(●●)
      第56章
      此时再说展昭这边。
      张龙令乔转打扮好的衙差分开监视着徐记酒楼的几个小二,突然发现当中一个人尤为可疑。
      那个人虽只是在徐记酒楼里当个小二,可素衣清颜,三十来岁的模样,长的却隽秀非常,实在瞧不出是混迹酒楼当过店小二的油腻之人。
      张龙听到衙差的汇报之后立即命他们将那小二看住,又匆匆跑回开封府衙得了包大人的捉捕手令,才回去示意抓人,只是没想到在路旁看见闲坐喝茶的展昭。
      展昭没透露皇上出宫一事,又想着有白玉堂在身旁保护出不了事情,于是跟着张龙一同抓人去了。
      沈文泉假扮成小二在锦程酒楼混迹了几日,后来命案发生后他被叫去问话,离开之后就察觉到自己被人跟踪并且受到了监视。
      如今看着眼前开封府几个身着便衣的官差,他忽然张嘴无声笑了笑,似是早就料到了今日该有此一遭。
      展昭仔细瞧着面前这人的模样,细细观察他脸上的神情,就怕他不小心会使出什么花样来。
      展昭握着巨阙的手微扬,张龙立即将捉捕手令摆了出来,语气威严冷厉,招呼着身旁的两位衙差前去抓人:把人带走!
      别动手,我自己跟你们走。沈文泉匆匆摆了摆手,笑得别有深意。
      既然已来开封府,他的确也该去见一见那位师兄的亲传弟子。
      四名衙差将沈文泉团团守住,展昭让开道,直到他们几人从面前经过,才一脸警惕地跟上去。
      千城从钱庄取了两万两银票交到胡承宗手中,当夜便保护在赵祯身旁一同在锦程酒楼里住下。
      而白五爷则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锦程酒楼,前往高义德的府邸。
      而深宫之中,太后和庞贵妃发现赵祯失去了踪影,几人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虽然关心则乱,但好在二人如今坐到这个位置,都养成了稳重的心性,于是一同宣召了包拯、八贤王和庞统进宫。
      包拯是老臣,太后回宫多亏他破案助力,而八贤王素来心系朝廷百姓,对赵祯可谓是绝无二心,至于庞统则是庞贵妃建议宣召进宫的,包拯和八贤王毕竟都是文臣,这找人一事还得庞统亲自来。
      于是三人匆匆赶至皇宫门口,正巧碰了个正着,一脸茫然的进去,又一脸严肃的出来。
      庞统知道赵祯偷偷出宫一事不是一天两天了,临行去找人之际还得宽慰包拯和八贤王勿担心。
      明月悬空,清朗的月华从屋檐上倾泻而落,但枝头光秃秃一森*晚*整*理片,依旧瞧着毫无生趣可言。
      月空下,雾岚氤氲缭绕,随着从远方吹来的夜风幽幽散去。
      屋檐之上,只见一道白色身影迅速闪过,他鬼魅般的身影,如风般的速度,悄悄潜入了高义德的府邸。
      高义德身为礼部尚书,中饱私囊多年,可在汴京城内这尚书府的构造瞧着当真是普普通通,都不及徐青霄家中那一半的宏伟宽敞。
      要不是大门口挂着高尚书府的牌匾,千城又给他指明了方位,白玉堂觉得自己还真不一定一下子就能找得着。
      白玉堂将高义德的整个尚书府逛了一圈,大致摸清了地方。
      高义德的书房和卧房都在距离前院正厅不远的地方,应该是为了方便及时出去。正中央则是四通八达的鹅卵石小道,因为正值寒冬,周围的草丛和树枝如今已萧瑟得不成样子了。另外还有四个独立院落,白玉堂没仔细去瞧,但分析着应该是高义德的小妾和几位子女的居所。
      如今这世道,哪怕不好色,达官显贵的家中也会多一房小妾,以免出门听同行的笑弄。也只有包大人除外,他只有正妻,因他母亲身体不适如今在老家替他在母亲身旁侍疾,包拯这才得以在汴京城安心办公。
      白玉堂轻功好,没惊动任何人,在只透着一点月光的夜里,顺顺利利地摸进了高义德居住的院子里。
      书房内没点灯,白玉堂倚在窗角往里面了一眼,借着薄薄的月光,他看见这书房内居然还挺宽敞,但发现放置书卷的书架不多,而面对书房门口,背靠着浮雕画墙的地方置了一套书案和靠椅,余下空荡荡的地方铺着地毯,地毯中央端端正正的立着一尊足有半个成年男子高的镂空雕花的葫芦宝盖焚香鼎。
      如此大的香炉鼎过重,四个脚四平八稳地压在地毯上,表面的鎏金花纹在这深夜看不清,但是隐隐透着一闪一闪的光泽。
      白玉堂收回目光,将身影藏匿于月光照不到的角落里,他虽说不是很擅长风水建居,可上一世好歹亲手指点建造过洛阳白府,如今看这高义德的书房,总觉得透着古怪,可具体又一时说不上来。
      他靠在墙上,衣袂翻卷,任由寒风勾起他融入夜色的墨发,静静等着院外提着灯笼巡逻的小厮走远,才缓步走出来。
      朗月清辉洒落在白玉堂俊美的脸庞上,他敛着眉,眸色幽沉,脸上透着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