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 阅读设置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388节
      坚守本心,便可不为外物所动,做到舍生取义。
      那些不道德不仁义的君王诸侯,都不是君子。
      如果人人都能如他淳于越一样,便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淳于越现在意识到了,他错了。
      错的很离谱。
      因为......他也渐渐的也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欲望。
      最开始是仙家酒楼的仙菜。
      淳于越吃了之后就念念不忘。
      甚至还在别人质疑自己时,歪曲圣人之言为自己开脱。
      淳于越曾在深夜骂过自己,为何会变成这样。
      不过骂过之后,淳于越第二天还是想吃。
      当仙府带来仙纸、电灯、照相机、留声机、老花镜......
      诸多仙术造物之后。
      淳于越的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他发现他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
      这种感觉一旦出现,就是压制不住的。
      这也让淳于越明白了:
      人啊......都是有欲望的。
      管你什么大儒不大儒的,这是无法避免的。
      只是这些欲望有的可以戒掉,有的不可以。
      像仙菜和厕纸这些,淳于越咬咬牙还是可以不用的。
      但是电灯、仙纸、老花镜......这些却是淳于越难以拒绝的。
      原来他淳于越,不是没有欲望。
      而是此前对他的诱惑还不够罢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的淳于越,忍不住又骂了自己几句。
      晚上拷问自己的内心,觉得自己不配当君子。
      可是仙术所带来的欲望......是错的吗?
      自己想要看清文字......有错吗?
      自己想要吃上可口的饭菜......有错吗?
      自己想要用轻便的仙纸......有错吗?
      自己想要用明亮的电灯......有错吗?
      自己明明没有错啊!
      仙术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何错之有?
      所以淳于越开始推己及人。
      以此来思索天下之事,思索儒学之事。
      最终淳于越彻底醒悟。
      错的不是欲望,错的是......无休止的欲望。
      为什么大同之治,变成小康之治,又变成诸侯战乱?
      真的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真的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肯定不是这样的。
      只是生活在渐渐变好,人们的欲望也在逐渐变大。
      所以天下才会变成如今这般:
      大道不存,小康不再。
      但是如果真要回到五帝时期甚至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时代,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要是前几年有人问淳于越这个问题。
      他肯定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要选择回到过去享受大同之治的盛世。
      见证一番圣人所说的盛世。
      但是如今再有人问他这个问题,淳于越却是犹豫了。
      因为......他已经放不下如今的生活了。
      他追忆的......其实只是三皇五帝时期的那种天下为公的精神。
      而非是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
      ——
      大家的生活比以往越来越好,这肯定是没有错的。
      而且这也是必然会出现的,不可逆转的。
      就像以前的人用简陋的工具耕种,如今的人用铁犁牛耕。
      总不能为了压制欲望,提升大家的道德修养,强迫大家徒手种地吧?
      到时候得累死饿死多少人呢?
      这无疑是一种愚蠢。
      “正所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淳于越感受到了这种欲望,所以才能有更多的想法。
      “所以......仙府所做的才是正确的。”
      “虽然仙府看起来是以榨取贵族财富来行事的,但是却是真正的平衡中庸之道。”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想要消灭欲望,是绝无可能的。”
      “只有尽量平衡人们的欲望。”
      “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吃饱穿暖。”
      “百姓们能够吃饱肚子,才会考虑道德礼仪。”
      “如果国家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的后代子孙绵延不绝,他们也会从心底里热爱国家。”
      “如此一来,百姓们最终依然能成为君子。”
      “甚至甘愿为这样的国家,舍生取义。”
      “原本不知道德礼仪的百姓黔首们......便会从之前的重生轻义,转变为舍生取义。”
      “什么东西会比生命更重要呢?”
      “不同的人,肯定想法不一样。”
      “对我而言,道德确实比生命重要。”
      “若是我舍去性命,儒学便能够兴盛,天下便能够大同,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舍去性命。”
      “但是天下百姓们却不一样。”
      “需要有一种让他们值得珍重,值得拼进性命而守护的东西。”
      “只是口头上的道德礼仪,是无法打动他们的。”
      “人,终究是利己的。”
      “但也不完全是利己的。”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想法也不同。”
      “黔首们可能会为了自己赖以为生的田地而拼去性命。”
      “商贾们可能会为了自己的财产而去拼命。”
      “父亲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儿子拼命。”
      “也有的人,完全以自己为中心,认为什么都没有自家性命重要。”
      ......
      “生命很重,如泰山一般重。”
      “为了活着,人们有的时候会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但是生命又很轻,如仙纸一般轻。”
      “为了一些理想和追求,人们会毫不犹豫的舍弃性命。”
      ——
      “当今天下。”
      “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只有少数人,是为了理想而活着。”
      “我之前总是想通过教化,来让人们都能够为理想而活着。”
      “这本身无疑是一件困难之事。”
      “人得先能活下来,才能有理想。”
      “活不下来,还谈什么理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