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 阅读设置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97节
      我们的军队也有了足够的时间能赶到了。
      所以,燕赵秦三国的长城一建好。
      北方的匈奴胡人们,则是彻底傻眼了。
      这长城的出现。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匈奴胡人们的噩梦。
      这让得不少中小型部落,直接无法再劫掠中原来续命了。
      所以这段时间里,匈奴胡人们都相继衰弱了不少。
      当然,这最终也就带来了另一个结果。
      原本散乱不一、根本不可能出现统一政权的的草原各部落。
      被迫开始结盟了。
      一千人打不了你,一万人还打不了吗?
      一万人不行,我们就上两万三万直至十万!
      所以在战国后期。
      匈奴们逐渐联合了起来,慢慢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权。
      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甚至于能够直接对中原诸国其中的任意一国,发起正式战争了。
      在他们看来:
      十万草原勇士,必将所向披靡!
      问鼎中原也未尝不可啊!
      而且此时的南方的诸侯国同样是战乱四起相互攻伐。
      他们觉得正是自己的机会。
      当然,他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知道秦国太强,隐隐有一打六的趋势,实在是不好惹。
      所以他们挑了个软柿子——赵国。
      他们看到赵国前些日子和秦国在长平干了一架,赵军死了几十万。1
      这不妥妥软柿子吗!(现在没有西红柿,但是有柿子。)
      匈奴们觉得凭借自己十万草原勇士,还拿不下一个苟延残喘的赵国?
      故而他们直接对赵国发起了猛烈进攻向赵国宣战。
      不得不说,他们的想法很美好。
      但是......他们却碰到了,那个男人——李牧。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手里全是烂牌,但是总能打出王炸效果的神奇存在。
      李牧一战就歼灭了十万匈奴大军。
      把刚刚觉得自己牛逼起来的匈奴们,给彻底打懵了......
      因此,在往后的十几年里面。
      北方的匈奴们,不得不休养生息再也没敢对中原出手。
      毕竟,那时候整个草原匈奴也才几十万人。
      李牧一战就把青壮人口有生力量全都给打没了。
      草原剩下的都是些老弱妇孺。
      想要恢复,那至少得等个十几年了。
      ——
      可能有人会问,那这些游牧民族为什么就非得要放牧?
      难道就不能努努力,种个地吗?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草原的地质确实有问题:全是草原土和沙质土,肥力低缺少有机质。
      压根就种不了地。
      话说......那边要是真的能种地的话。
      还会有啥匈奴啊?
      那不早就被中原诸国给占据了。
      哪里还有什么成立部落联盟的机会啊!
      中原不打他们的主意。
      还不是因为那边种不了地,打下来也没用。
      ——
      李意作为穿越者,自然很清楚这些匈奴们的弱点。
      哪怕是汉朝时期的巅峰匈奴,都能被打废掉。
      更何况是如今这些还比较弱鸡的弱小版本匈奴。
      他李意只要打造出马上三件套。
      对付这些匈奴就不成问题。
      高桥马鞍、马蹄铁和马镫。
      有了高桥鞍和马镫,那么骑兵就能够更好的发力。
      有了马蹄铁战马的损耗率就会降低。
      借此打造出一支突骑部队,痛击匈奴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
      1长平之战:
      乃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现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地区)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一场著名战争。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再到秦国获胜,总共耗时三年。
      而长平之战,却仅仅持续了5个月。
      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占据长平。
      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一战奠定秦灭六国的基础,白起不愧为四大名将之首!话说,赵国坐拥两位四大名将,最后却打成这个鬼样子,只能说赵王立大功。)
      第87章 突骑兵
      “陛下,北方匈奴胡人虽然如今初步统一,但是他们的军纪却很差。”
      “他们没有奋勇杀敌的勇气,更没有视死如归的魄力。”
      “论正面作战,他们的短刀永远不可能是我大秦长戈的对手。”
      “他们唯一的优势不过是擅长骑射,来去如风罢了。”
      “真要和我们的纪律严明的军阵正面对垒,那匈奴不可能有半点胜机。”
      嬴政听后微微点头:
      “说得没错!李意你对这战事方面,竟然也如此见解。”
      “当真是让朕有些意想不到。”
      “这匈奴唯一的优势,也就是那战马骑射的骚扰本领了。”
      “当年那赵将李牧,率军合围住匈奴,一战便歼灭了十万匈奴。”
      嬴政显然很认同李意的看法,匈奴人贪生怕死只敢打顺风仗,哪里比得上我大秦的好男儿?
      随后看向李意:“那你可有什么办法,可以有效的克制那匈奴的马匹?”
      李意听后,则是开口道:
      “陛下,其实我们可以打造出一支骑兵主动出击,彻底消灭匈奴一劳永逸。”
      嬴政:?
      见嬴政有些懵,李意连道:
      “当然!出击的时间,并非是现在,而是在早春。”
      “在冬季之前我大秦对待匈奴还是要以防守为主,就如同当年李牧那般的做法就可以了。”
      “而在早春之时,正是匈奴人最虚弱的时候。”
      “那时候的匈奴人刚刚度过寒冬,草原上没有多少草能够喂养马匹。”
      “在马匹吃不饱的情况下,他们引以为傲的战马奔跑能力,将会被大大削弱。”
      “而我们的战马却可以通过喂养。从而长得膘肥体壮,那时主动出击自然优势在我。”
      嬴政听后,这才微微点头。
      李意说得这个,倒是颇有道理。
      在秋天,匈奴人最爱南下。
      便是因为他们需要劫掠资源过冬。
      这个时候,马匹在盛夏时节吃的膘肥体壮,他们的战力处于最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