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美食情报王

  • 阅读设置
    美食情报王 第136节
      “哦。”
      虽然爸爸没有凶她,但刚才语气是有点强硬了。
      陈桃桃有什么心思都摆在脸上。她停下了多余的动作,确实有点不太高兴。
      陈舟见状,稍微哄了两句。
      拿起一块红葱头,递给了她:“来,给你尝尝。”
      小丫头这回乐了。
      接到手里虽然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塞进了嘴里。
      红葱头是辣的。
      味道不怎么样。
      “噗,不好吃!你骗我,爸爸!”
      陈桃桃皱着眉,拿着手里的红葱头,去客厅找陈发财玩了。
      熬完葱油,单独把炸至金黄酥脆的红葱头捞出来,抖擞抖擞,摊平放凉备用。
      接下来就是卤肉饭的关键步骤——煎肉。
      肉,还是用的带皮五花。
      切成了小拇指粗细的长条。
      煎肉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可以让卤肉形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口感。
      肥而不腻,指的是让猪肉析出多余的油脂。
      瘦而不柴,这就要保留住一部分水分。
      煎的过程,锅里面的温度,会高于炖煮时的温度。
      中大火快煎,就是析出油脂、锁住水分的过程。
      高温下,蛋白质遇到油脂发生的美拉德反应,还会释放出独特的风味。
      对这种风味的记忆,可能来源于人类祖先的烤肉。
      闻起来确实很香。
      前两天从黄料师那里买来的大料,在煎肉的时候也得丢进去两半。
      猪肉和大料是非常般配的。
      一般做饭的时候,陈舟都比较专注,大多数情况是沉默不语的。
      小丫头刚刚去了客厅,以至于厨房里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默。
      林女士打趣道:
      “陈老板,你也可以说两句。”
      有点忘记老婆在拍视频了。陈舟想了想,说道:
      “买肉的话,可以去菜市场买,让卖肉的老板拿喷枪把猪皮烧一下,超市里不让用火。我知道有家猪肉非常不错。”
      “老张是吧?”林女士接上话:“上周六碰到他来着,说什么都要多给我一块肉。”
      这就是枕边风.....陈舟笑了笑。
      很快,陈桃桃在客厅里调皮捣蛋回来之后,高温下,锅里面的猪皮也开始调皮捣蛋了。
      陈舟提醒道:“你带着桃桃站我远点啊。”
      “嗯。”
      陈桃桃知道哪里危险,哪里安全,躲到了林艺凡身后。
      此时,温度上来,偶尔会有油脂迸溅到外面。
      等猪肉炒到色泽金黄,肉块定型,油脂收缩。
      关火。
      家里也有个小砂锅。把肉转入砂锅,备用。
      炒锅里面剩的猪油,再加上刚刚的葱油,共同熬制接下来的卤汤。
      葱、姜、蒜,香叶、八角爆香,锅边烹入酱油,米酒,加水煮开。
      转头到一旁的砂锅,
      把刚才放凉的红葱酥也倒进去。
      哗啦一下子,声音听起来还有点清脆。
      少许香菇,提味,最后,倒入炒锅里面的卤汤。
      酱油膏找找颜色,盐、冰糖、胡椒粉补充调味。
      接下来就交给时间了。
      小火慢炖一个小时,让猪皮中的胶原蛋白充分释放到汤汁当中,蒸锅卤肉,慢慢就会变得胶着,粘稠。
      淘米,蒸饭。
      等卤肉的时候,一家三口分一块五仁月饼。
      陈舟跟老婆说道:“他这里面放的东西不行,而且还齁甜,这次中秋我自己做一下。”
      林女士点点头,“那挺好的。”
      ...
      炖煮一个小时的卤肉,没有辜负全家人的期待。
      咸鲜的味道底色,入口后,有十分浓郁的肉香和卤香,最后,还有一丝回甘。
      红葱酥炸过之后,它的辣味转化成了甜味。
      卤肉块头比较小,每一块上面都挂上了汤汁,也入足了调味。
      吃在嘴里,入口即化。
      棕色的肉汤十分粘稠,和在米饭中的时候,甚至可以搅打上劲。
      陈桃桃觉得好玩又好吃。
      嘴角多少有点墨迹。
      ...
      转过天来,店里也多准备了卤肉饭的食材。放在中午时段售卖。
      规则系的卤肉饭开始发挥作用,陈舟真的看到了有很多骑手过来吃饭。
      通常情况下,饭点的外卖员都会很忙。
      但少有人关注他们的午饭是哪里吃的。
      陈舟在店门张贴了寻求配送合作的启事。有感兴趣的骑手小哥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
      其中几人也和店老板聊了起来。
      “之前我们的调度就跟我说过,你这家包子店不错,说你这不做外卖,肯定是味道好,生意好。”
      “不过平时都太忙了,经常没空过来。”
      这两位身穿不同颜色的战袍,是从同事口中得知的社区食堂的位置。
      不过他们平时干外卖,对陈舟店里配送包子的生意,并不感兴趣。
      只是简单聊了聊。
      又过一会儿,来了个跑同城闪送的小哥。
      他其实是接到了社区食堂的包子订单,过来帮顾客买包子的。
      感觉店里卤肉饭很好吃,准备打包一份带走。
      在接到陈舟的配送邀请后,表示:
      “麦香记那边我不太熟啊老板,有机会再合作吧。”
      陈舟笑道:“那就有空过来吃饭。”
      “这肯定的。”
      虽然情报里给出了几十个骑手的信息,但到陈舟这里,明确有合作意向的人就没那么多了。
      而想合作的,也有各种原因不太合适。
      有的是对方路不熟。
      有的是陈舟看情报里写,“该骑手获得差评太多。”
      他自己也有点犹豫。
      撤回了邀请。
      等到将近一点,店里都快打烊的时候,总算有有一位比较靠谱的骑手出现了。
      陈舟问了问他的名字。
      还真是排在第一位的张健。
      两人商量起具体的配送事宜。
      时间是周五的中午,张健需要十一点半的时候,把社区食堂的包子,送进麦香记食堂。
      预计数量在两三百个。
      距离根据导航有十一公里,不算近。
      至于价格......张健表示:
      “陈老板,咱还是通过平台吧,这样一来,你放心,我也放心。”
      在陌生人社会,网络平台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了一份信任。
      出了什么差错,起码可以找平台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