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新婚夜被赐死?火爆医妃她有喜了

  • 阅读设置
    第148章
      
      “润金十九针会失传。”谢莺眠叹道,“就是因为传承太少了。”
      “医术这门学科和别的学科不一样,前人栽下了树,后人才有机会乘凉。”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到更高处的风景,如果都藏着掖着,医术永远也进步不了。”
      程太医微怔。
      不等他说些什么,谢莺眠已经开始:“先从天突穴开始。”
      “取第一针,刺进天突穴,七分深。”
      程太医听到这话,立马集中起精神。
      他按照谢莺眠所说的,依次下针。
      谢莺眠不仅指导下针,还讲解每一针的针法。
      老程太医和小程太医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还时不时问出些问题。
      谢莺眠非常耐心地解答。
      只是,他们这一问一答苦了图嬷嬷。
      等他们问完,图嬷嬷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吊着。
      等十九针全部下针之后,图嬷嬷才勉强恢复了呼吸。
      也仅仅是恢复呼吸而已。
      图嬷嬷因缺氧严重,陷入到了昏迷中。
      谢莺眠拿了一盆冷水来,全部泼到了图嬷嬷的脸上。
      第189章 :救大长公主
      冷水刺激下,图嬷嬷缓缓醒过来。
      看到谢莺眠后,她想破口大骂。
      还没发出声音,她却发现嗓子疼得要命,根本发不出声音来。
      不仅发不出声音,还难以呼吸。
      求生欲之下,她只能用力张大嘴巴,跟脱水许久的鱼一样拼命呼吸着有限的空气。
      图嬷嬷终于想起来了。
      她找茬时被谢莺眠报复,不知怎么喉咙肿大,口鼻无法呼吸,差一点就被憋死了。
      记忆回笼后,图嬷嬷眼里全是惊恐。
      谢莺眠的语调依旧没什么变化。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位嬷嬷亲身体验过,应该能懂我的治疗方案了吧?”
      “针灸过后,嬷嬷能恢复呼吸,生命体征保持平稳,但这并不代表着嬷嬷你已经脱离危险。”
      谢莺眠公事公办的态度:“鉴于嬷嬷听不懂,我会用最直接的方式来告诉嬷嬷。”
      “换句嬷嬷能听懂的话,大长公主的身体状态到什么程度,嬷嬷就会到什么程度。”
      “嬷嬷最好祈祷大长公主能顺顺利利度过此次难关。”
      图嬷嬷整张脸都是白的。
      她是伺候大长公主的,大长公主是什么状态她一清二楚。
      说句不好听的,大长公主随时都会死。
      要不然她也不会想方设法另谋出路。
      她错了。
      她不该贪心收下方家那五千两银子的银票,更不该在明面上找谢莺眠的茬。
      谢莺眠才不是什么任人拿捏的村姑。
      谢莺眠根本不是人,是恶鬼!
      图嬷嬷说不出话来,只能用眼神祈求。
      谢莺眠视而不见。
      在谢莺眠教给老程小程两位太医润金十九针时,李太医也将药材带了过来。
      李太医让两个小和尚帮忙端了药罐子。
      他手里则提了不少草药。
      “凌王妃。”李太医擦着额头上的汗,“清热解毒的药材已熬好。”
      “还有,您要的草药也准备齐全,都在这里。”
      他将草药放在桌子上。
      “您看这些药材可以吗?”
      谢莺眠微微点头:“都是上好的药材,辛苦了。”
      李太医摆手:“不辛苦不辛苦。”
      谢莺眠对其他三个太医吩咐道:“麻烦你们将药液喂给大长公主。”
      她去萃取保心液。
      大长公主缺氧时间过长,心肺功能受损,需要用保心丹。
      但大长公主喉咙依旧红肿,吞咽困难,咽下药丸是万万做不到的。
      她只能现场提取药液。
      看到谢莺眠当场制药,李太医的眼睛快要瞪出来了。
      一般来说,太医院制药的方法以熬煮,蒸制为主。
      谢莺眠不一样。
      她将所有的药材都捣碎,再碾压成粉末。
      倒入了不知什么液体后,让粉末和液体充分混合。
      制药过程简单粗暴。
      李太医看得目瞪口呆:“凌王妃,敢问,您这是加了什么液体?”
      谢莺眠头也没抬:“水。”
      李太医:……
      竟然是水!
      只是水?
      “只是磨碎了再用水混合,这,这能行吗?”
      谢莺眠顿了一下:“应该能行吧。”
      水不是普通的水,是在她小空间吸收了空石能量的水。
      空石能量与药效一起修复大长公主的身体,事半功倍。
      李太医最听不得这种模棱两可的词。
      对他来说,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
      模棱两可的意思就等同于不行。
      谢莺眠说“应该”就等于告诉他“没效果”。
      李太医焦虑。
      他头发本就少,焦虑的时候喜欢拽头发,以至于头顶秃秃的。
      谢莺眠望着李太医的秃顶,沉默。
      她有个茂发的方子,不知道李太医买不买。
      一旁沉默寡言的心内科郑太医道:“李太医稍安勿躁,以我的经验看,会有效果的。”
      郑太医属于那种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必有把握的人。
      听到郑太医的话,李太医这才稍稍放松了些。
      “凌王妃。”小程太医急得满头大汗,“大长公主吃不下药,喂进去的全部吐了出来。”
      “用勺子喂,用筷子滴,这些方法都用了,勺子喂的就呛到,筷子滴太慢了,这可怎么办?”
      谢莺眠眉头微皱。
      大长公主的状态,比她预料的还要严重些。
      “取一些粗细不一样的干净竹管来。”
      四个太医不明所以。
      程太医问:“凌王妃,细竹管有何用处?”
      谢莺眠道:“大长公主情况特殊,不能按照正常思维喂药,我要给她鼻饲。”
      太医们从未听过这种喂药方法。
      他们又是一阵激动。
      病人一旦陷入到深度昏迷状态,是没有办法吞咽的。
      没办法吞咽,只能等死。
      有许多人活活饿死。
      若是他们也掌握这项技术……
      太医们越想越兴奋。
      谢莺眠寻了许久才寻到合适的竹管,
      看到如好奇宝宝一样的太医们,她一边给大长公主插管一边讲解,还讲解了各种风险和后遗症。
      太医们都像听课小学生一样,一边听一边记录一边点头。
      “真正的鼻饲,是将胃管经过鼻腔置入食道内。”谢莺眠道,“我们没有专业的设备,条件简陋,这竹管非常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也非常考验技术,如不是特殊情况,最好不要使用。”
      “好在,我们不需要直接把竹管插到胃里,当然目前我们也做不到,只需要让竹管到达食管就可以。”
      谢莺眠手指在大长公主面部虚划了一道线:“我已检查过,从鼻腔到食管的距离,大约有半尺长,从这里开始,到这里结束。”(注:一尺约等于三十二厘米。)
      谢莺眠讲解完毕,沉下心来专心插管。
      她比较幸运,一次就成功了。
      成功后,药液成功喂了进去。
      见大长公主成功服药,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抗敏药物服下后。
      大长公主的状态明显更好了。
      “等一个时辰后,再喂给大长公主剩下的药液,以此类推。”谢莺眠对李太医说。
      鼻饲不同于正常喂食。
      每次不能超过二百毫升,间隔不低于两小时。
      “你们记住我刚才讲的要点了吗?”谢莺眠说,“这里有个现成的实验素材,你们也给她插管试试。”
      四名太医你看我,我看你。
      他们虽然对鼻饲这种方式感到新奇。
      但竹管进鼻腔这种事,一想就酸爽。
      程太医师徒擅长针灸,对鼻饲兴趣不大。
      李太医兴趣大,但他性格纠结。
      他还在纠结时,有些社恐的心内科郑太医站出来。
      他眼底闪着光:“微臣愿意一试。”
      第190章 :审讯罪魁祸首
      郑太医拿着竹管靠近图嬷嬷。
      与大长公主昏迷不醒不一样,图嬷嬷是清醒的。
      图嬷嬷后悔不迭。
      她只是收了点银子,准备在太后跟前贬低贬低谢莺眠而已。
      谁知道谢莺眠那么记仇,手段那么狠,那么黑!
      图嬷嬷眼睁睁地看着竹管进鼻孔里,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吓的。
      郑太医一开始没找到窍门,失败了几次。
      图嬷嬷鼻子都被捅破了,流了不少血。
      谢莺眠指导了要点。
      郑太医悟性比较好,在失败了五六次之后,终于成功了一次。
      郑太医的成功让李太医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