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重生侍寝当日,说好的太子不近女色呢

  • 阅读设置
    第92章
      
      槛儿没有被他的眼神吓退,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妾身被刁难没有关系,但她不该牵扯上妾身与您的孩子。”
      “妾恳请殿下做主!”
      说罢,她后退一步要行跪拜大礼。
      一只大手将她捞了起来。
      海顺的心直突突,惊骇的同时怒从中来。
      谁?!
      是谁咒他们东宫的小主子?!
      不等他开始怀疑人选。
      就听太子的声音冷得仿似万年寒冰:“即刻叫人到宣王府传话,让宣王带着他那姓姜的侧室滚来见孤!”
      “殿下且慢。”
      槛儿慎重道。
      她想让姜侧妃付出代价不假,但姜侧妃和宣王府绑在一起,若就这么公开叫宣王带人进来,元隆帝必知。
      诅咒储君子嗣,涉及谋危社稷的重罪。
      真叫元隆帝知道了,宣王和宣王妃以及宣王府的属官都难辞其咎。
      信王、荣王、睿王刚被贬斥、幽禁,这个节骨眼上宣王府绝不能再有事。
      否则就算信王三人的事元隆帝没有证据证明是太子所为,但等宣王的事一发。
      太子在元隆帝和外人眼里都会落得个不念手足之情,刻薄寡恩的罪名。
      当然,这些话槛儿不能直说。
      她只提了一句:“陛下那边……”
      骆峋和槛儿几乎前后脚想到这其中种种关节,他眼里的冷厉翻涌。
      稍顷。
      骆峋捏捏槛儿的手以作安抚,对海顺道:“不必了,过些时日孤先见宣王。”
      海顺松了口气。
      这回信王和睿王同时出事。
      猜测太子的人自然不少,但有荣王这个意外在,外界舆论就还算可控。
      可若连宣王也要牵扯出来。
      那就弄巧成拙了。
      闹了这么一场,书房自然不待了,两人移步到卧房简单洗漱上了榻。
      当然没做别的。
      两人共搭着一条薄毯,骆峋的手放在槛儿腹部摸了摸:“可有受惊?”
      “没。”
      槛儿靠着他的肩头,轻声道。
      “殿下不是在恼妾,妾身不怕。”
      骆峋“嗯”了声。
      沉默片刻,他道:“今后若逢上事,也要像今日这般同孤说,不得有隐瞒。”
      槛儿:“好,妾身跟您说。”
      上辈子她胆小不顶事,以为他冷得丝毫不近人情,便什么都不敢跟他讲。
      这辈子他们都变了。
      为了她自己,为了孩子,也为了他们一家,她会尽量不再让他们之间生龃龉。
      姜侧妃说要向太子告发她是重生的。
      那她尽管告发好了。
      只要她誓死守着这个秘密,只要她没有做有害东宫,有害太子的事,只要她不触碰太子的底线和律法。
      她便用不着怕什么。
      姜侧妃的口不择言。
      到最后,只会给她自己招来祸事!
      .
      坤和宫。
      裴皇后将手中的木棍扔给一旁的小太监,回内室脱下一身汗湿的劲装。
      裴皇后早年嫁给元隆帝前曾随老国公上战场立过军功,还是王妃时亦随当时还是王爷的元隆帝出过征。
      后来虽成了皇后,不得再轻易出宫,但裴皇后并未因深居高墙之中便郁郁不得志。
      用她的话说便是。
      将军保家卫国,皇后母仪天下,前为护国,后为安邦,皆是为天下黎民社稷。
      不过是战场不同罢了。
      因着这样的心态,裴皇后身上那股将门之女的铮铮英气和蓬勃之力一直都在。
      现在她都五十多了,每晚也要练上半个时辰的功,一年四季雷打不动。
      “娘娘。”
      碧荧掀开珠帘进来,禀道。
      “已经叫人把魏嫔娘娘送回景祥宫了。”
      裴皇后大刀金马地坐在椅子上,由冯嬷嬷替她扇着风,闻言问:“还在闹?”
      魏嫔先前是贵妃,还是极为受宠的贵妃,因此整个万春宫都是她在住。
      如今降了位份,宫室自然也要挪。
      嫔这个位份正殿能住,偏殿也能住。
      眼下各宫的主位都有人,只有景祥宫的西配殿空着,裴皇后就下了令,让魏嫔挪去景祥宫西配殿。
      今日就搬走。
      这对魏嫔来说,简直比杀了她还难受!
      得宠了近三十年。
      一朝从正一品的贵妃降成正六品的嫔也就罢,现在连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家都要让出来,魏嫔简直要疯了。
      更别说她的儿子还从亲王成了庶人,被幽禁在一个逼仄狭小的院子里。
      魏嫔今儿从早哭到晚。
      她生得纤瘦,楚楚可怜,哭起来梨花带雨。
      从前只要她哭,她说哪里不舒服,便总能把元隆帝从别的妃嫔处截胡过来。
      今儿魏嫔就想故技重施。
      想让元隆帝对她生起怜惜之情,准许她不挪宫,顺道再为儿子争取争取。
      可惜。
      她连靠近乾元殿的机会都没有。
      魏嫔没办法,又来求裴皇后。
      但她也不想想,当年就是她设计害了太子,若非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裴皇后如何会容她到现在。
      因此对于魏嫔的哭诉,裴皇后一个眼风都没给就叫人把她往景祥宫送了。
      “是在闹,不过她闹了一天声音都哑了,也没用膳进水,走到半路就晕了,奴婢已经叫人请了太医。”
      碧荧如实答道。
      裴皇后了然地点点头。
      歇了近一刻钟,她起身往浴间走。
      这时,外间响起熟悉的动静。
      是元隆帝来了。
      第94章 太子只能吃素,“朕摘了他脑袋!”
      “要沐浴?”
      元隆帝步进来。
      和刚走到门口的裴皇后撞个正着,见妻子只着了身中衣,元隆帝随口问道。
      裴皇后应了一声,见他身上还穿着朝服,她道:“水备好了,陛下要不一起?”
      元隆帝嗅了嗅胳膊,嫌弃地皱皱眉。
      “一起,一起一起。”
      裴皇后三下五除二地替他摘下发冠,褪了外袍,最后元隆帝把鞋袜一蹬。
      赤着脚和裴皇后进了浴间。
      夫妻俩一起沐浴自然没有让人伺候的习惯,两人隔着一扇屏风各自冲洗。
      拿香胰子抹身时,元隆帝忽然道:“明日她若再来闹,就让她今后不必出来了。”
      裴皇后坐在小杌子上抹香露,闻言头也不抬:“我怕先心疼的是陛下。”
      元隆帝不明意味地笑了声。
      裴皇后懒得管他在笑什么,拿着香露绕过屏风让他帮忙给她后背也抹上。
      “既是陛下开了口,那明日我便遵旨了。”
      “嗯。”
      元隆帝替她抹好香露,又顺手给裴皇后搓了搓背,也把香胰子递给她。
      夫妻俩就这么相互搓了会儿背。
      搓完拿温凉水哗啦啦一冲。
      收拾完上了床,屋里只留一盏灯,冯嬷嬷和全仕财领着一屋子宫人悄声退下。
      安静了会儿。
      裴皇后望着帐顶道:“您今晚还有心思来后宫。”
      元隆帝:“你这儿不是后宫。”
      裴皇后没接这话,忽然坐起来唤碧烟。
      “做什么?”元隆帝问。
      裴皇后:“晚上叫御膳房擀了面,昨晚您不是没吃吗?时辰还早,叫他们下面去。”
      说话间,碧烟进来了。
      裴皇后叫她让人跑一趟御膳房,让他们把面煮了,还是按往年的老样子来。
      所谓老样子,就是元隆帝每年生辰当晚,都会来裴皇后这里吃一碗长寿面。
      香菇火腿丝的浇头。
      外加一个九分熟煎蛋,几根青菜。
      这习惯自他们订婚便有了。
      彼时元隆帝刚封王开府,十六岁,裴皇后还是康国公府的嫡出大姑娘,芳龄十三。
      晃眼四十余年过去。
      年年元隆帝的生辰都是如此,即便当天有事耽搁,第二天裴皇后也会给他补上。
      反之,裴皇后的生辰亦是如此。
      明明就是一碗普通的面。
      元隆帝坐起来,定定看着妻子。
      裴皇后:“您不想吃?不吃我吃。”
      元隆帝愣了愣。
      旋即道:“谁说我不吃?今儿一天都没怎么吃东西,我不但要吃,我还要吃两碗!”
      “哪有长寿面吃两碗的,晚上吃太多也不消化,陛下要想吃面等白天了再叫人做就是。”
      裴皇后笑道,浅黄的烛光模糊了她眼角的细纹,让她瞧着比白日里更显年轻。
      元隆帝看着,忽地握住她的手拍了拍。
      “陪我吃。”
      “嗯。”
      裴皇后点点头,没再说话。
      她知道,昨晚的事他心知肚明。
      陈家姐弟不过是一介普通茶户之后,单凭他二人怎么可能能与信王、荣王、睿王都搭上关系,还不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