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豪商

  • 阅读设置
    豪商 第78节
      明月:“……”
      天杀的,你们是真有钱啊!
      之前她要七十两已经觉得有点丧良心了,万万没想到啊,这些人竟然还能往上加!
      素日贩货,买卖双方恨不得一分一钱的往上加、往下砍,可这回呢?动辄便相差数十两之多。
      一匹多卖三十两,十匹就是三百两,一百匹就是三千两,郭老板那样的好院子都能原价买几座了!
      这便是京城气象么?
      果然不凡。
      明月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汗毛倒竖,但她反而感到一股奇异的平静,便如受到过份惊吓的人反而叫不出一样。
      她仿佛成了局外人,听见自己冷酷开口,“一百一十五两,不包税和各项开销。”
      做买卖的,不讨价还价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高管事张口喊一百,必有余地,三两五两的往上加没意t思。
      “好。”高管事竟一口应下,干脆利落。
      他的底价是一百三十两。
      明月:“……”
      该死的,要低了!
      明月暗自懊恼,还是经验不足啊!
      可她实在想象不出,到底是什么人肯花一百多两银子买一匹成本十几两的染色布!
      不,不止一百多两银子,算上各项开销,也许“锦鸿”的最终售价会超过两百两!
      二百多两一匹的染色丝绸!
      五匹布就够在杭州城内换一座很不错的宅院了!
      明月简直不敢继续想下去,都疯了吗?
      这还是她熟悉的布料买卖么?
      高管事终于能安心吃一口茶,借着吞咽的动作掩去唇边一抹笑意。
      终究还是年轻啊,没经验。
      不过这样的年纪,也算难得了。
      只怕下回就不好糊弄喽。
      “江老板稍坐,我去去就回。”高管事起身便走,快马加鞭去掌柜的家中如此这般禀告了,商议启程事宜。
      掌柜的大喜,手书一封,用了自己的印章,亲自命心腹走一趟,又命高管事便宜行事。
      高管事跑出一身汗,领命便走,出来的路上迎面撞着少东家沈云来,脚下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
      二十出头的沈云来年轻力壮,一把将他从下头捞起来,笑道:“高叔,恁老素来稳重,今儿着急捡元宝去不成?”
      高管事扶着他站稳,按了按歪掉的帽子,闻言亦笑,“少东家说笑了,不过真论起来,跟捡元宝也差不多喽。”
      “哦?”沈云来知道他不打诳语,双眼微亮,“什么大买卖值当的您这般?”
      高管事四下看看,沈云来微微弯下腰去,便听他附耳轻语,“这几日风头正劲的霞染,少东家可曾听说?”
      霞染?好陌生的名字。
      凡名字必有出处,“霞”因何而扬名?绚烂而艳丽,于是沈云来立刻将其与连日来在上层达官显贵间流传开的神秘丝绸联系起来。
      果然是大买卖!
      做这类买卖,比起赚钱,更像是抢在所有人之前抓住敲门砖。
      要让贵客们知道,别家弄不来的稀罕货,锦鸿能弄来!
      只要能在贵人们心里留个影儿,比赚多少银子都可贵。
      高管事对他的敏锐极为赞许,忍不住多说两句,“可惜远在杭州,这不……”
      杭州,那就少不了坐船,沈云来往父亲所在的书房看了眼,“还是借陈大人之名?”
      高管事就有些尴尬,没说是,但也没否认。
      沈云来意义不明地笑了一声,“既如此,我也去长长见识。”
      “这……”高管事一怔,迟疑道,“少东家,下回吧,啊,下回,此事十万火急呐!”
      “我随时可以走。”沈云来平静道。
      像他们这种人家,常年与各处衙门打交道,路引什么的,不过一句话的事儿。
      至于行李,更是无稽之谈,只要有银子,外面什么买不到?
      高管事张了张嘴,终于败下阵来,不再绕弯子,“过两天各衙门便要封印放假了,您这铁板钉钉的姑爷,不亲自上门拜访不好吧?”
      一来一回,算上验货,再快也得四十多天,回来都该进二月了!
      沈云来的眼底迅速划过一丝不耐,一抬手,“您自去准备,父亲那里,我亲自去说。”
      见高管事还有些欲言又止,他又道:“他老人家会同意的,陈大人也不会介意。”
      说罢,他丢下高管事,转身往书房走去。
      陈大人缺的真是一个女婿吗?
      不,他缺的是银子,大把大把的银子!
      只要能弄了银子来,莫说不拜年,他沈云来一辈子不回京都不要紧。
      “姑爷”?
      呵,外人不知道的见不得光的,又算哪门子姑爷,登的甚么门!
      “哎,这!”高管事原地一跺脚,埋头就往外走。
      不管了!
      反正我接了掌柜的命令,这就要去了,您去不去不干我的事儿!即便掌柜的同意了,您追得上就来,追不上就算!
      忙着挣钱呢,我谁也不等!掌柜的来也不好使!
      高管事是真心喜欢挣钱,四十多岁的人了,往来如风,明月的茶才换第二壶,他就抹着汗回来了,连珠炮似的说:“妥了,明儿午后咱们先走官道南下,在王盘渡口改漕运……”【注1】
      漕运?!
      官船?!
      难怪生意这样屹立不倒,原来是真有靠山啊!
      明月的心脏有片刻停跳,面上却强作镇定,“腊月天,北方河面还冻着吧?”
      高管事胸有成竹道:“漕运主干道中央位置终年不休,自有专门的船破冰,况且又是大船,可吃深水,细处自可破冰南下!”
      小船就不行了,船体轻、吃水浅,走不多久就给冻上了。
      来京城不到一月,明月已经被各路人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花式手段百般洗礼,若说一开始还憋不住,如今俨然已经有些麻木了。
      辞别高管事之后,明月直奔开封最大的染料铺子。
      “霞染”三款布料用到的染料数量极多,那些染料来自全国各地,虽然杭州都能买到,但许多品种产地偏北,或是有特别渠道可以直通京城的,售价会比在杭州采买便宜许多。
      若一切真沿着高管事预期的那样走,要不了多久,若干染料的价格便会飞涨,此时不囤货,更待何时?
      即便不涨价,反正日后她还会多多染布,早晚用得上,亏不了!
      只是染料可真贵啊!
      尤其是几样稀有的矿物染料,或因着实稀缺,或因从番邦远道而来,身价倍增,价格堪比黄金!
      那都不按“两”卖,按“钱”,“一两十钱”的钱!
      就这么着,店主还是一副“出了京城你上哪儿找去”“爱买不买”“你不买,有的是人买”的冷淡。
      各样染料买了几大包,花了明月一千一百多两银子!
      最小的那三包花的最多,占了近七百两!
      一千多两啊!
      拿刀割脖子放血有这么快吗?!
      但明月还是咬牙买了。
      她记得之前朱杏提到过这几样的名字,还惋惜杭州买的不够纯不够好……
      见了现钱,掌柜的才算露了笑模样,活像变了个人似的,主动招呼伙计帮忙收拾,额外包裹,还送一只严丝合缝的结实木箱。又问明月住处,要帮忙送货。
      他好奇地问:“您买这么多干嘛呀,都够使好几年了。可是哪里要做壁画?”
      除了大型壁画,他实在想不出什么能有这般消耗。
      明月心道,这我能告诉你吗?
      买完染料,明月又购入若干土仪,一边买一边在口中念念有词,“七娘的,春枝的、朱杏的……”
      苏小郎就在旁边,给他银子自己买喜欢的就完了!
      除了一直跟着她的心腹,还有薛掌柜的、绣姑一家的,固县孙都头夫妻、王家酒楼林太太等人的,哦,还有徐州吴状师等等。
      芳星一家是好租客,在绣活儿方面做得极好,不能忘了。
      隔壁谢夫人也是个好邻居,远亲不如近邻嘛,她男人又在衙门里做,自己长期不在家,万一有个什么事,提前处好关系,到时候也方便张嘴。
      另有城外织坊的徐掌柜夫妻,最近几个月不光承包了湖丝供应,还帮忙引荐了朱杏这个人才,功不可没……
      这些都算亲近的自己人,另有赵太太等几位长期稳定的大客,也得送些礼物,只不必这般亲昵细致,但求光辉璀璨罢了。
      以往没细细数过,如今再一看,我认识的人还真不少呀!光置办礼物就花了数百两之巨,明月暗暗惊叹。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脉也好,朋友也罢,皆需用心维护。
      便如河道,有进有出才得万年不枯,若只出不进,什么真心经得起这百般磋磨?早晚得散伙。
      几个时辰逛下来,光各色土仪便买了一车,反正这次回家由高管事那边安排大船,就当她占点便宜吧!
      傍晚,明月去找常夫人告别,颇为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