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鉴昭行

  • 阅读设置
    鉴昭行 第180节
      与林从礼、林知清等人相比,他的确能称得上是闲人。
      并且,从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也可以看出,老侯爷绝对是一个御下有术,十分善于管理的人。
      只有这样,在接近于被“赶”回汴梁的这种情况下,林家里的下人才不容易人心浮动。
      匆匆一瞥,林知清已然看出了很多东西。
      至少这汴梁,比她想象中的状况要好很多。
      到了正厅以后,林泱泱迫不及待地坐下去,喝了一大口茶:
      “可算是能休息了,祖父,你是不知道,这一路我和清妹妹紧赶慢赶,屁股都要坐烂了。”
      “哈哈哈!”老侯爷将将落座,便被林泱泱的话给逗笑了:
      “泱泱,你这孩子,还是老样子,我已经命人收拾好厢房了,你若累了,赶紧好好去歇一歇。”
      “祖父,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林泱泱干脆地起身,朝着后厢房走去。
      她对这里十分熟悉,因为先前也来过几次。
      而且同那老侯爷的关系还不错。
      林泱泱方才的那番话,若是被林从礼听到了,肯定是少不了一番责骂的。
      但在木婶口中十分严厉的老侯爷,却并没有责怪林泱泱的话不合时宜。
      这分明是一个十分开明的老者形象。
      还不待林知清细想,老侯爷便再次开口了:“坐吧,清丫头。”
      林知清心思百转千回,他没有立即开口让自己过去休息,分明就是有话想同自己说。
      果不其然,她刚坐下,老侯爷便朝着身旁的老仆挥了挥手:“文叔,去将我昨日准备的东西拿来。”
      那文叔转身便走,显然是十分听从林青山的安排。
      林知清看着文叔走了出去,并没有开口说话。
      木婶先前同她说过,老侯爷从前待几个小辈很是亲厚。
      林从戎出事以后,老侯爷迅速启程回了汴梁。
      走投无路之下,原主曾经多次写信前往汴梁,却始终没有收到回音。
      如此一来,原主心中对这个祖父早已生出了怨恨。
      自从林从戎出事以后,其他几个小辈倒是陆陆续续回过汴梁,林知清就没回过了。
      这么多年了,林知清没有必要装作对老侯爷亲切或疏离的样子,像这样淡淡的是最不会出错的态度。
      只是这样一来,气氛未免有些尴尬。
      好在那老侯爷并未计较,反倒是看着林知清,似乎在斟酌着怎么开口一样。
      过了好半晌,他才轻轻叹了一口气:“清丫头,这些年,辛苦你了。”
      林知清微微一愣,她并没有想到老侯爷第一句话说的竟然是这个。
      随后,她调动肌肉,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确实挺辛苦的。”
      此言一出,发愣的人变成了老侯爷。
      看着老侯爷微微张口,眼眸紧缩的样子,林知清判断出他这是惊讶的表现。
      惊讶什么?
      是惊讶林知清没有口是心非,说自己过得还不错,一点儿也不辛苦?
      还是以为林知清在撒谎,觉得林知清在盛京真的过得很好?
      无论是哪种情况,她都是不能接受的。
      因为林青山作为林家的真正掌权者,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在林家的经历。
      他不出手干预,是为一不对。
      现在明知故问,是为二不对。
      林青山盯着林知清,惊讶过后,不由得有些疑惑。
      林知清没有错过这一缕疑惑,她心中咯噔一声……难不成是自己哪里暴露了?
      “清丫头,经历了这么多事,你果然变了。”老侯爷深吸一口气。
      林知清打起十二分精神:“祖父,敢问我哪里变了?”
      “胆识!”林青山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十安沉稳,泱泱闹腾,九思心眼儿多,唯有你,最是胆怯。”
      林知清面色未变:“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如若我还同从前一样,早被生吞活剥了。”
      “不错。”林青山腰板挺得很直:“像你父亲。”
      这是第一次有人在林知清面前说这句话。
      并且,他提起自己父亲时的语气没有半分厌恶与被牵连的怨恨,反而惋惜多一些。
      “先前我给你送去的书信总也不见你回复,我始终忧心不已,但如今见你心有成算,倒也放心了许多。”
      听到这句话,林知清满脑子问号。
      不是,这消息对不上啊!
      “祖父,恐怕是你搞错了。”林知清是长嘴了的,她知道破除误会的最好方式便是不懂就问:“我从未收到过你的信件。”
      听了这话,林青山微微皱眉,但他没有立刻反驳林知清,反而开始思考了起来。
      随着他这种不同寻常的反应出现,林知清挑眉,察觉到了不对。
      在面对一个达不成共识的问题时,大部分说谎的人都会选择先否认,再重复自己的说法以提高可信度。
      但林青山没有,他如此反应,多半是在思考“送信”这件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这是属于上位者思考的层次。
      他跳过了没必要的辩证过程,直接思考起了导致这个结果可能发生的原因。
      林知清瞬间也反应了过来,难不成有人拦截了信件?
      但林家几次同汴梁的来往信件,都是十分重要的。
      若有人在其中拦截,林家两方的人早就对不上信号了。
      排除这个可能,林知清只能想到自己身边的人出了问题!
      她第一时间排除掉了木婶,木婶若是做了这些事,在发现自己失忆的那一刻早就拆穿自己了。
      那么,一直跟在自己……不,跟在原主身边且有问题的人,只剩下碧落了。
      很有可能,是她截了信件!
      第229章 林青山的先见之明
      想到这一点,林知清抬起了头。
      可林青山思考得快,反应明显也更快:“我记得你身边有个死了的丫头,是叫碧落吧?”
      林知清点了点头。
      “你身边都是老人了,但这碧落心思浮躁,保不齐是她截了信件。”老侯爷仔细思考了一圈,这才开口。
      林知清能轻易地感受到,这并不是借口,也并不是在找理由。
      再加上他脸上也没有任何撒谎的痕迹,只有一种回忆以及思索的神情。
      而且,他对自己身边的人仿佛很熟悉,又不算特别熟悉。
      换句话来说,他从前便对碧落有印象,但现在是经由思考之后才确定的这个人。
      林知清跟着点头:“或许是她吧。”
      她没有将话说死。
      林青山也并不气恼:“清丫头,我知道你心里可能对我有所怨恨,但林家情况特殊,我不可能再次出现在盛京。”
      这话算是说得十分隐晦了。
      为什么不能出现在盛京?
      能阻挡长宁侯的,除去皇室,还有谁?
      这也隐隐地交代了林家先前无论发生何事,老侯爷都只能通过书信来交流,却从不出现的原因。
      不是他不想去盛京,是他根本去不了盛京。
      对这一点,林知清先前便有猜测,现在也算是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这算是长宁侯在同她交底了。
      林知清顺势而为,问起了汴梁这边的情况:
      “祖父,京城虽险,汴梁定然也不好待吧?”
      林青山喝了一口茶,而后才点了点头:“汴梁这边不算特别安生。”
      “自从静雅那丫头过来以后,状况尤甚从前。”
      “静雅妹妹?”听到这里,林知清是有些意外的。
      首先,话题竟然无意间朝着自己的目标倾斜了。
      她第一时间结合林青山的表情开始判断起来,判断这一番话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说出口的。
      林青山语气平和,面上的表情也完全正常。
      林知清倒是有些拿不准了。
      关键林青山口中说出来的话实在是透露出太多信息了。
      为什么林静雅过来以后,林家就不安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