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病美人丞相他重生了

  • 阅读设置
    第112章
      沈原殷闭着眼睛,被崔肆归抱在怀中。
      他们就这样彼此依偎着,直到沈原殷哑着声音唤道:“崔肆归。”
      “嗯?”
      “我要辞官去外面转一转。”
      崔肆归闻言,立刻将怀中的人翻了个面,问道:“为什么?”
      沈原殷依旧闭着眼,靠在崔肆归肌肉丰满的手臂上,他道:
      “没有为什么,就是想出去转一转,我经常想,两世了,都还没有回过故乡去看一看,觉得这样好像不应该。而且我有些累了,朝堂太多勾心斗角,这么多年属实是有点厌烦了,便想去外面看看。”
      崔肆归就像一只没有安全感的狗狗,有些委屈地蹭了蹭沈原殷。
      沈原殷拍了几下崔肆归,又道:“你方才问的,算。”
      崔肆归猛地抬起头,脸上激动起来,但又很快耷拉下去。
      “一定要走么?”
      沈原殷睁开眼,眼神温和地看着崔肆归,道:“嗯。”
      “能不能等到登基大典之后再走。”崔肆归沉默了许久,才想出这样一个理由来拖延沈原殷。
      “三日后出发。”
      “不能再晚一点儿么?”崔肆归有些可怜巴巴地问道。
      “不能。”沈原殷不为所动。
      烛灯默默地燃烧,没有一丁点声音。
      这次崔肆归沉默的时间更长了。
      长到沈原殷昏昏欲睡,就快要沉进梦乡。
      “丞相的位置我给你留着,只要我在位一日,这个位置就不能是他人的。”
      “好。”
      “什么时候回来?”崔肆归追问道。
      “不定归期。”
      “……还会回来么?”
      沈原殷短促地笑了一声,强撑着困意支着身体,轻轻吻在崔肆归的唇上。
      他的声音难掩疲惫和困意,但也语气坚决,他道:
      “会回来。”
      崔肆归再次将头埋进他的肩窝。
      沈原殷却蹙起眉。
      粘腻的液体沾在腿间,总让他觉得不舒服,更别说还有些正在汩汩地流出来。
      沈原殷推了推崔肆归,道:“我要沐浴。”
      沐浴后整个人清爽多了,沈原殷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道:“我真要睡了,别烦。”
      “哦。”
      狼崽子的头软下来,紧紧从后面抱住他细细的腰身,撒娇般说道:“那你早点回来。”
      -----------------------
      作者有话说:〔探头〕快完结啦[撒花]
      第94章
      蜀地的冬季比起京城并不算寒冷,只是风呼啸而过,不停往人的袖口里钻。
      沈原殷整个人捂得严严实实,从客栈走出,钻进了马车里。
      “公子,大概今日未时便能到达安望城。”简然在前面道。
      沈原殷轻轻应了一声。
      “咱们现如今这皇帝倒是厉害,在边关攻下了云常国,还亲自斩杀了那谭焕永……”
      马车还未曾驶动,外面百姓的谈论声也不小,清晰地传进了沈原殷的耳中。
      “谁能想到……竟是四皇子登上皇位了呢?”
      “世事难料啊。”
      “话说沈丞相不知为何病退了一段时间,也不知何时回来。”
      “要说最离奇的,竟还是淑妃娘娘的事……你们知晓不?”
      声音顿时安静下来,但没过一会儿,有人搭话了。
      “听说新皇没让先皇进皇陵,给的谥号还是……幽。”
      “幽”自古便是一个恶谥,崔肆归在给和锦帝定谥号时甚至未曾有过犹豫,直接定下来了这个。
      并且还顶着朝臣和太皇太后的反对,硬是没让和锦帝的尸体进入皇陵。
      “说来遗憾,当初我们这儿的疫病,竟是淑妃娘娘找到的法子,还被……给夺了功劳,最后病死在冷宫。”
      “……”
      简然已经驾驶着马车缓缓前行,后面的话沈原殷没再听见。
      马车里挡风性很好,只在一个小地方开了个口子透气,中间烧着炉子,一点都不会觉得冷。
      他们已经从京城离开了快一月了,没有急着赶时间,一路上走走停停,倒是十分惬意。
      也因此,今年除夕,也是在外过的。
      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山水鸟兽。
      新岁虽已过,但街边的店铺仍然挂着红灯笼,树枝桠上也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球。
      沈原殷又在马车上小憩了一会儿,再次睁开眼的时候,马车已经停下了。
      他睡得有些迷迷糊糊,耳边有炉子中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以及外面风吹过的呼啸声。
      马车里的温度刚刚好,沈原殷抬手用指尖轻轻推开窗子。
      冰冷的风刮过,红润的指尖没一会儿便变得泛白。
      沈原殷透过缝隙一看,马车停在了一个巷子里。
      简然似乎是听见了声响,低声问道:“公子?”
      “到了?”
      简然道:“已经到安望城城内了,只是之后属下不知道如何走了。”
      眼前是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时隔这么多年,安望城早就大变样了。
      沈原殷也记不清了路,他沉默片刻,方道:“问路吧。”
      小时的住处他只模模糊糊记得是在个叫“万和口”的地方,家门口铺着青石板的道路,院中被娘亲收拾得很干净,有一口大缸子用来储水,爹爹总会担着木桶从外挑水回来。
      院中有棵大树,叶子总是茂盛翠绿,爹爹在粗壮的树枝下做了个秋千,娘亲时时会抱着他坐上面玩。
      “公子,到了。”
      马车停住,简然扶着沈原殷下了马车。
      顾松当年离开的时候,命人将这院子锁了起来,也跟当地的官员打过招呼,因此这院子才这么多年都没有换过人家。
      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淋,房门早就已经有些破旧。
      推开门进去,陈旧的摆设还和脑海中的记忆无差别。
      梅阁提前来打扫过,所以院子里没什么灰尘。
      沈原殷视线一一扫过,指尖停留在那棵树的树桩上。
      记忆里的常青树如今却是光秃秃的,只有几片枯叶还顽强地坚持着。
      院里是熟悉的一切,可主人家却再也不会回来了。
      “走吧。”
      微不可察的叹息声化在了风中,打着旋般飞向了远方。
      安望城城外的一座深山的半山腰上,缕缕炊烟从林中冒出,鸟雀叽叽喳喳站在围墙上,歪着脑袋看着躺椅上的人。
      二月的蜀地渐渐暖起来,晴日也变得多了。
      沈原殷本正拿着书在院中躺着晒太阳,也许是阳光太暖,竟不知不觉间阖眼睡着了。
      醒来是因为一颗毛茸茸的脑袋不断地蹭着他的手。
      沈原殷还没睁开眼,右手随意摸了几下那颗脑袋,便算是安抚。
      但那颗脑袋不乐意了,更加使劲地蹭。
      “别闹。”沈原殷语气中含着笑,终于睁开了眼。
      身躯庞大的老虎乖巧地坐在他的右手边,毛茸茸的脑袋再一次蹭着他。
      躺椅边上还放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放着一封已经被拆开过的信。
      信纸随意用莹白的玉佩压着,才没让风吹走。
      沈原殷的目光落在了那封信上。
      信纸内容很简单,只寥寥几字。
      “沈大人,何时回京?”
      沈原殷右手挠了挠老虎的下巴,自言自语似的道:“你主人真烦。”
      到达安望城应该去哪儿住这个问题,从他刚启程的时候就在思考了。
      最后想来想去,决定在半山腰上住下来。
      他爹爹是猎户,经常在山上奔波,因此在山上特地修建了一个房屋。
      因为位置实在偏僻,这么多年也一直没人来过,才保留了下来。
      梅阁的人把其修缮后,才正事住了下来。
      一开始一路上没有定处,崔肆归想寄信的心只能稍作停歇,直到沈原殷定在了此处,崔肆归费了不少功夫才从梅阁那里打听到了他的位置,又开始兢兢业业地寄信。
      至于这只老虎……
      沈原殷看了一眼它。
      它是在安望城城郊被简然发现的,应该是跟了他们一路,它似乎是认得沈原殷,被发现后就黏了上来,耍着赖着不走了。
      灶房里的声音不知何时停了,香味渐渐传了出来。
      厨娘默不作声地将饭菜端上了大桌子,又转身将一个装满生肉的木桶放在了院门前,做完这些,她才道:“公子,我就先走了。”
      沈原殷应了声。
      蜀地的辣菜他还是吃不太惯,身边带来的人也不会厨艺,只能请了个厨娘上山。
      沈原殷刚用完膳搁下筷子,简然便进来了。
      “公子,现在就走么?”简然问道。
      “嗯。”
      在临走前,沈原殷捧着一壶酒去了屋子后。
      这里立着个小山包,前方有一块墓碑。
      最上方写着“夫妻合葬之墓”,下面并排刻着他们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