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苏家阿桃

  • 阅读设置
    第152章
      一时间马氏无比动容,对齐三郎说:“你二伯母是个好的,你们在京城别跟你二伯家生分了。对你二伯二伯母就要像对你爹和我。”
      齐三郎连连应是。
      第183章 三月三
      晚上,齐家的爷儿们都回来了,大晚上的都聚到了齐老三家。
      齐三郎拿出苏桃的土仪单子让六郎念,他按着单子上写的,把齐老大、齐老三两家的节礼都拿了出来。
      其他人家的,齐三郎也在大家都见证下都分了出来,准备明天开始借齐二郎家的驴车跟亲戚们都送过去。
      赵氏跟苏桃给二丫的添妆也都拿了出来,不多也不少。
      女眷的首饰人人都是一样的份儿,节礼也是家家一样,大家都没有什么要说的。
      女眷这边直夸齐老二家,一直都记得他们。
      齐老大抽着旱烟没有说话,但脸上是带着喜色的。
      齐老大感慨,老二家有福气,捡了个孩子这么有出息。
      原本苏桃只给亲戚们准备了迟到的节礼,没有想到齐氏这边的族长。
      齐贺知道二丫的亲事是族长帮着定下的,多少也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于是,齐贺让苏桃在单子上面也给齐氏的族长添了一份节礼。
      京城带回来的节礼,齐家按着单子分完之后,齐三郎就冒黑把齐氏族长家的节礼给送了过去。
      二丫是个乡下丫头,若是齐贺没有高中留京做官,那她一定也同齐老大家的大丫一样,找个有几亩薄田的老实农家汉子嫁。
      饿不死,也富裕不了。紧巴巴地操持一家子的生活。
      偏偏二丫也是个有福气的,待她长到要相看的年纪,她的堂兄齐五郎做了京官。
      虽说是堂的,可是这也算是朝中有人了,村上,镇子上,县城里的员外老爷们都得给齐大人家的亲戚几分薄面。
      于是二丫也寻了个好亲事。
      京里的二婶还给了她一份颇为体面的添妆。
      再加上上次她娘给她留下的好料子,她的嫁妆抬出去在他们镇上还算是丰厚的。
      齐三郎跟杏儿回来之后,桃源庄那边就是齐老二在庄子上住着,这时候桃枝要剪,三月里还要疏花,活还是挺多的,他们也不能在家待太长时间。
      二丫回门没过几天,齐三郎他们便准备准备要出发回京城。
      杏儿爷奶住在齐三郎家,且被马氏照顾得极好,杏儿很放心。
      齐三郎一年有五十两银子,他们还可以在庄子上养些鸡鸭猪羊,卖的钱也是他们自己的。
      临出发前,齐三郎给了她娘五十两银子,说让六郎好好读书。
      而后便带着西柳村这边亲朋给京城那边准备的土产,还有家中给齐老二的信回了京城。
      下次回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马氏给杏儿带上来一个小包袱。
      杏儿拆开偷偷一看,竟然是孩子的小衣裳。
      齐三郎看了一眼,嘿嘿一笑,“娘这时候知道急了。”
      杏儿白了他一眼,把小包袱收了起来。
      京城
      二月底,齐家收到了何家的请帖。
      请帖上写着,上巳节何二太太要带着女儿盈姐儿去城西十里外的寺庙祈福,邀苏桃、云姐儿她们同往。
      晚上饭时,苏桃告诉了云姐儿这件事。
      云姐儿眼睛瞪得溜圆,满脸震惊,忙问:“真的吗?阿姐,阿姐上巳节是什么时候?”
      “上巳节是三月三啊,很快了,大后天就是了。”
      苏桃正在喂朗哥儿吃汤饼,又顺势回了云姐儿的话。
      朗哥儿还在吃软食,两个炖鸡蛋外加一小碗鸡汤汤饼。
      “盈姐儿说,她有个琉璃的小镜子,有她娘的手掌那么大,看人可清楚了。她说再见面就拿给我看。”
      云姐儿放下自己的碗筷,伸头给苏桃说她跟盈姐儿两个人的小约定。
      苏桃回:“琉璃的镜子那可是很稀有的东西呢。应该是舶来品,云姐儿若是也想要个琉璃镜子,就让你杏林巷的阿叔帮你在外邦寻一寻,兴许能寻到呢。”
      云姐儿眼儿弯弯,坐回去拿起筷箸,兴致勃勃道:“那就麻烦阿叔寻一寻吧。”
      苏桃抿着嘴儿笑。
      赵氏搭话:“云姐儿跟着你阿姐出去的时候,要知礼,要听阿姐的话。”
      云姐儿乖巧答:“知道了,阿娘。”
      苏桃:“娘,你也一起去。”
      赵氏:“娘跟他们说不到一块儿,娘不去。”
      若是一味的躲避,便会一直维持原状,慢慢地就成了孤立的人。
      齐贺放下筷箸,“娘,多出去走走,慢慢地就能说到一块儿了。”
      苏桃望着齐贺问:“相公那天休假吗?”
      齐贺回:“上巳节那日,同僚邀请去他家庄子上参加个曲水流觞的诗会。”
      “哦,那你去吧,我跟娘我们四人去赴何二太太的约。”
      “记得给何家回个应下的回帖。”
      苏桃轻轻应了一声。
      何二太太之前的帖子上说,上巳节这日的巳时前在寺里头见。
      于是,苏桃他们一早就早早起来准备,简单用过早饭便乘着驴车往城西去了。
      兴许是起得太早了,云姐儿和朗哥儿两个都蔫蔫儿的,老老实实靠在各自娘怀里眯着眼睛睡回笼觉。
      十多里路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驴车走了快一柱香的时间才到。
      或许是因着今儿是上巳节,出行的车辆特别多,她们的驴车行得慢。
      坐在驴车里,能听到旁边有车咯吱咯吱地越过她们跑去了前面。
      还有哒哒哒轻快的马蹄声,应该是谁家郎君,策马出行。
      这个时候,天已经慢慢转暖,外面的野菜该长出来了,早开的花儿,如桃花也该开了。
      到了广善寺门口,喜子停下马车。
      两个孩子还睡得香甜,苏桃没有下车,拉开车帘子往外一看,刚刚巧看到一树桃花。
      “喜子,把车挪到庙门的旁边,姐儿、哥儿都睡着了,咱们等一下再下来。”
      苏桃看着时辰尚早,便准备让云姐儿、朗哥儿多睡一会儿。
      云姐儿是睡得不沉的,苏桃跟喜子说话,她听到了,等驴车在旁边停下来的时候,她便睁开了眼睛。
      在赵氏怀里又迷糊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阿娘,到了吗?”
      赵氏轻声道:“到了,等朗哥儿睡醒了咱们再下去。”
      云姐儿乖巧应声,跑去旁边扒拉着车帘子往外看。
      寺庙外面种了许多桃树,正开得热烈,一树树粉的花儿,看得人心情极好。
      他们的驴车停在寺庙外面的空地上,这里有几个拴马桩,喜子就把驴车停在了最边儿上。
      正好方便了云姐儿往外看。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朗哥儿才睁开了眼睛。
      朗哥儿还迷糊着呢,云姐儿就拉着车帘子给朗哥儿看外面的桃花。
      “朗哥儿看,外面多好看。”
      朗哥儿看了一眼精神了起来,啊~
      两人都精神了,苏桃跟赵氏相视一笑,准备下车。
      下车后,朗哥儿难得跑到这海阔天高的地方,兴奋地一直颇是不怎么稳当地到处乱跑。
      他咯咯地笑着跑来跑去,看到花儿草儿都要摘下来看一看。
      赵氏望着朗哥儿说:“朗哥儿在院子里圈得太久了,出来看到什么都新鲜。”
      苏桃看着朗哥儿,慈爱地笑。
      小孩子没有怎么出过门,一出来发现到处都是新奇的,可不要太兴奋。
      他们兴源巷的院子里,只有一棵孤零零的石榴树。
      这寺院外面种满了桃树,桃树下面长了许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
      云姐儿、朗哥儿两个在外面玩了许久,直到何家的骡车到了他们才一起进了寺院。
      第184章 广善寺
      何家来了两辆骡车,骡车刚一停下来,就从后面的骡车上下来两个女使。
      女使一下了车就匆匆跑过去前面的骡车伺候。
      一个女使打着车帘子,一个女使拿了个小凳儿放到了车下面,何二太太跟盈姐儿被女使扶着从前面那辆骡车上下来。
      齐家娘儿几个何时见过这样才场景,一个个都站在桃树跟前,愣愣地看着稀罕。
      见盈姐儿下来,原本站在一旁傻看着的云姐儿跑过去叫了声盈姐儿。
      随后也非常识礼地俯身给何二太太道了声万福。
      云姐儿叫她,盈姐儿忙走到她跟前拉住她的手,晃悠了两下,而后便走到赵氏、苏桃道万福行礼。
      两个小的向大人行完礼,三个大人也分别见了礼,礼毕,何二太太拉着苏桃的手,望着赵氏说:“老太太跟妹妹怎么没有进去?”
      上次两人相谈甚欢,何二太太与苏桃已经作姐妹相称了。
      面对何二太太,苏桃知道赵氏有点儿拘谨,她只假装岁月静好。
      苏桃不愿赵氏为难,笑着替赵氏回她:“朗哥儿愿意在外面玩,刚巧等着姐姐一道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