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 阅读设置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434节
      ……
      将备案目录上的剧梳理了一遍,又敲定了几部不错的剧,王逸才罢手:
      “先这样,其他的后续再议。尽快安排人,买下这些剧的版权。”
      “好的,董事长,我这就安排人去处理。”
      叶长鹏连忙吩咐星逸传媒的人,飞到各地,去谈价,购买版权。
      王逸长长地叹了口气:“只要买下这些流量剧和黑马爆款,明年足够了!”
      尤其是那几部小投资的黑马,看似不起眼,结果收视率都炸了,都是同期第一!
      只要拿下那些独播权,必定能获得大量付费vip会员。
      有这些剧打底,王逸自制剧只上一部也问题不大,甚至不上都行。
      处理完这事,王逸去了手机部门。
      朱长林很是兴奋:“董事长,一千台工程机都在测试中,又测试了近半个月,硬件完全没问题!”
      王逸点点头:“好,通知工厂,正式量产吧,全力生产!”
      “好!”朱长林兴奋极了,星逸手机终于要量产了!
      王逸话锋一转:“对了,工厂那边还有空的车间吗?能不能增加生产线?”
      原本2000万的年产能足够了,但现在冠名了《快本》,还会做广告,再加上明年视频平台上线,宣传强度飙升,流量暴增!
      届时星逸手机的年销量,超过两千万部,不成问题。
      毕竟明年一年,王逸准备了星逸手机1代,星逸手机1 pro,星逸手机2代!
      小米饥饿营销,一部手机一年都能卖700多万部,王逸敞开供应,三部手机齐发,还有那么多宣传,一款卖900万部不成问题。
      三款加起来,卖三千万部都有希望。
      无他,2011年智能手机刚起步,数不清的诺基亚用户都需要换智能手机。
      可以说,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因此增加产能,势在必行。
      “董事长,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我记得那边的厂房空间很大,每个厂房安装的生产线不多。毕竟之前是国有企业,空间利用率一向低。想来再增加生产线,也是可以的。不过具体地还得问下那边的厂长。”
      王逸笑了,财大气粗,利用率低,这是很多国企的通病!
      “问,这就问!”
      “好!”
      朱长林立即联系那边负责人,很快通话结束:“没问题,老板,再增加一半的生产线也可以。”
      “那总产能就达到3000万台了?”王逸笑了:“立即订设备,增加生产线,同时招人!”
      “好,老板!”朱长林道:“我尽量调整,力求增加新生产线时,不耽误现有生产。”
      “很好。”王逸满意地点点头。
      一旦产能达到三千万台,那星逸手机就足够了。
      朱长林却有些担心:“老板,三千万产能,我们能卖得了这么多手机吗?”
      王逸笑了:“明年三千万产能还够,后年三千万都不够了!而且,就算手机用不了那么多产能,也可以生产平板。”
      “既然星逸手机一代硬件没问题,你们也别闲着,把星逸手机1pro和星逸平板也做出来!回头我把外观设计和内部主要元器件标准,发给你。”
      “是!”朱长林应下:“星逸手机1pro改动很小,很容易搞定。星逸平板也没压力。”
      王逸拍了拍朱长林的肩膀:“尽量往前赶,明年三四月份,星逸平板和四核的星逸1 pro,一起发布!星逸平板先用星逸1 pro的处理器。”
      “那英伟达处理器,要不要加单?五百万颗,估计不够!”
      王逸摆了摆手:“不着急,平板的销量肯定不如手机那般恐怖,前两个月能卖100万台就不错了,两个月后,高通28nm的四核发布,英伟达的40nm四核就卖不动了,必然大降价!”
      朱长林佩服不已:“董事长睿智,那个时候我们再加单,性价比更高!”
      王逸笑而不语,前世的英伟达后来就是那么惨,沦落成平板专用……
      没办法,谁让他没基带……
      朱长林又想起一个问题:“万一手机爆单,咱们得工厂没有多余的产能。那平板怎么办?”
      “没事,真爆单了,那星逸平板就交给比亚迪代工!”
      正好明年比亚迪股价高的时候,王逸得减持一部分股票进行套现,去订光刻机、刻蚀机等设备!
      到时候必然会引得外界关注。
      届时王逸发布部分减持公告的同时,大可以高调送上手机大单或者平板大单!
      比如交给比亚迪千万台平板代工大单!
      这种大利好消息,完全可以覆盖掉王逸部分减持的负面消息。
      外界也只会觉得,王逸部分减持也只是用于星逸科技自身发展,而不是不看好比亚迪!
      主打的就是一个风险对冲!
      全看如何操作了。
      “还有,智能电视开发人员,你也招一些!”
      朱长林有些意外:“老板,明年智能电视也要上吗?”
      王逸点点头:“当然,我都花了几亿买视频版权,都要打造星逸视频平台了。若是不上智能电视,那岂不是浪费资源?”
      “也是!”朱长林恍然大悟。
      原本王逸打算2013年再做智能电视的,可现在看,2012年就得做。
      没办法,做星逸视频太烧钱了,即便是明年,至少得烧十几亿。
      往后一年几十亿都有可能!
      为了尽快回血,星逸智能电视只能尽早上马。
      现在招人,研发,顺利的话,明年下半年和星逸2代一起发布!
      电视这个东西,技术含量还不如手机。
      说白了,做得了手机的企业,都能做得了电视。
      但反过来,做得了电视的企业,去做手机,那就不好说了……
      贾老板的宏图战略,老贾是没希望实现了,不过王逸能替他完成,并且做得更好,更完美!
      一句话,贾老板能做到的,王逸能做得更好。
      贾老板做不到的,王逸也能做到。
      但造车这个事,几年内不考虑。
      油车前途黯淡,就算王逸拼命做,也卷不过德系,日系。
      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东西,技术含量太高。
      这方面欧美几十年的技术沉淀,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超越。
      但可以弯道超车,做新能源。
      可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做大,除非电池技术有了突破,成本降下来,续航提上去,才行。
      倒是电池方面,可以提前布局一下。
      明年收购一个前沿的电池研发机构,再投入资金,募集人才,进行定向研发。
      只要电池技术有了突破,就可以发力新能源,不过是混动!
      这年头,纯电车还是不乐观。
      前世小米汽车主打纯电,就是一步败笔,起步就错了。
      在电池有质的突破之前,做纯电,难有成就。
      纯电受续航和充电限制,更适合短途通勤,适合家里一辆油车,一辆纯电。
      可大多数家庭,还是只有一辆车,还是油车和混动更合适。
      像是比亚迪的dmi,问界的增程版,都比纯电版卖得好。
      随后,朱长林去了手机工厂,正式量产星逸手机。
      晚上,王逸直奔林舒家。
      桌子上摆着三个菜,林舒还在厨房里忙碌:
      “小逸,你来了呀!稍等一会,还有一个菜,马上做好!”
      “不着急。”王逸微微一笑。
      得知他要来,林舒去买了菜,又煲了汤,一直在忙碌。
      如此贤惠,得之我幸!
      王逸走进厨房,站到林舒后方,抱住林舒:“我来帮你。”
      “你……你……你给我帮倒忙!”
      这样的姿势,林舒神色有些不自然。
      ‘这坏蛋,又在想不好的事情!’
      “哈哈,别胡说。”王逸完全不承认。
      “哼!都懒得拆穿你!”林舒有些无语:“海鲜疙瘩汤好了!”
      “好,我来!”
      王逸关火,将汤锅端了出去,又取了两只碗。
      林舒也做好了最后一道菜,辣子鸡丁!
      正准备盛菜时,却被王逸拦腰抱起。
      林舒吓了一跳:“呀,要盛菜,你抱我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