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 阅读设置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381节
      “这小子终于走了!”
      送走王逸,秦主任连忙回到屋子,拿出星逸手机,打开了保卫柚子,爱不释手地玩了起来:
      “这手机,真不错,流畅,丝滑,大气!”
      王逸不知道这些,反而一直在想半导体的事:
      既然管委会看重半导体,能不能拿到移动支付牌照,全看半导体了!
      那星逸半导体就不能等一年才有产出了,相反,半年内,就要设计并量产出第一枚芯片。
      但28nm的四核旗舰芯片,没那么容易,半年根本做不到。
      甚至45nm的双核芯片,都没那么容易。
      毕竟2011年的旗舰芯片,高通8x60系列,也不过是45nm。
      没错,星逸手机1代和小米1用的芯片,就是45nm。
      明年的英伟达tager 3和高通四核新旗舰apq8064,才是28nm制程。
      可以说45nm芯片,就是当下最先进的手机芯片了。
      不过,若是做65nm的低端芯片,那就很简单了。
      这种低级芯片,对于德州仪器的挖来的半导体精英来说,轻而易举。
      而且非常有用。
      这种垃圾芯片手机上没法用,但可以用于智能家居啊!
      mcu芯片、低端soc智能芯片、通信芯片以及传感器,是智能家居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
      mcu芯片,即微控制单元,又叫单片机,主要用于小家电的执行控制,例如电机驱动。
      像是控制扫地机器人前进,晾衣架升起,热水器温控这些简单的智能家居活动,都可以用mcu芯片。
      这种芯片成本很低,批量采购一片几块钱。
      目前没研发的必要,直接采购就是。
      若是再复杂一些的智能家居,比如语音识别,那就需要算力更强,能支持多任务计算的soc芯片了。
      比如智能音响,智能电视,智能门锁等等,就需要这种soc芯片。
      这种soc芯片不需要强大的性能,只需要稳定,耐用,低成本就够了
      也不用到28nm,当下的65nm的低端芯片,完全足够。
      哪怕十年后,也大都是65nm,55nm。
      稳定,耐用,成本低才是第一位。
      价格比mcu芯片贵一些,10-100块。
      而通讯芯片则是wifi芯片,蓝牙芯片等等。
      正好明年要推出智能家居,大可以先做一款65nm的低端的智能soc芯片,让中芯国际代工。
      中芯国际2009年就量产了65nm芯片,完全没压力。
      到时候直接批量生产,除了自用,还可以对外出售,卖给传统家电品牌。
      当下智能家居生态才刚刚起步,大都处于mcu芯片阶段。
      而高端点的soc芯片,国产少之又少,国外巨头卖的又贵。
      正是王逸的机会!
      只要星逸半导体做出来,国外卖100,星逸半导体卖50,就能拿下数千万级的市场!
      前世格力,美的等巨头,在2017年-2018年才成立半导体,才推出智能家居芯片。
      王逸在2012年就推出,完全可以拿下智能家居市场,近乎垄断未来。
      智能家居芯片的体量,比手机芯片体量还大。
      今后,智能家电一个品类一年的销量就是千万级,数千万级,那么多品类加起来数亿级不在话下。
      单靠着这些智能家居芯片,星逸半导体就能活下来,就能实现盈利,赚得盆满钵满,从而有更多资金去研发手机芯片。
      用智能家居芯片赚的钱,去奶手机芯片!
      未来研发车机芯片、pc芯片,甚至服务器芯片,都不在话下。
      如此一来,星逸半导体不再是烧钱部门,反而成了现金奶牛。
      一个一年亏损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的芯片部门,一下子成了暴利部门,关键就是能不能拿下智能家居芯片市场!
      王逸心中有了计较,彻底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当下智能家居刚起步,智能家居芯片市场近乎空白,王逸不抢占风口,趁机拿下八成市场,都说不过去!
      一回到星逸科技,王逸直接找上威廉姆斯:
      “威廉,如果我需要一款65nm的低端智能家居芯片,好研发吗?”
      “65nm智能家居芯片?”威廉姆斯瞬间明白了王逸的意思:
      “很好研发,这种低端芯片我们在德州仪器做过,没有任何难度,都不用我亲自出手。”
      “这样,我让乔治牵头,再加上三个德州仪器的研发精英,再带上一组国内招的工程师,最多两三个月,就能搞定!也不会影响我28nm旗舰芯片的研发进度!”
      “很好,就这么安排,28nm旗舰芯片,才是核心任务!”
      王逸喜上眉梢,这样两不误,正好!
      两三个月研发出低端智能家居芯片,然后量产,明年三四月份和四核的星逸手机1 pro一起发布,官宣智能家居!
      若是进展顺利,后续智能家居芯片赚的钱,都足够星逸半导体研发高端手机芯片,半导体也算是自负盈亏了。
      届时,王逸就不用每年都拿出十几亿,几十亿给半导体部门。
      威廉姆斯将乔治喊了过来:“老板,乔治之前就做过智能家居芯片,很有经验!”
      “那再好不过。”王逸喜出望外,和乔治沟通了一番。
      “老板,没问题,这些我都熟。低成本,高稳定,耐用,完全没问题。”乔治胸有成竹。
      “很好,今天你就选人,成立智能家居芯片业务组,开始研发智能家居芯片!”
      “是!”
      这种低端芯片威廉姆斯看不上,可乔治却是在行,如此甚好。
      至于量产,自然是交给中芯国际,也算是扶持国内晶圆厂。
      甚至王逸都打算投资一下中芯国际。
      毕竟这是“半导体战神”张老的产业,无论如何,王逸都得支持一波。
      张老,半导体战神,也是我国半导体的奠基人!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张老台大毕业后,进入帝国读博。
      毕业后加入帝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凭借超强的能力很快在公司脱颖而出。
      随后带着团队,建厂、管理,业务辐射到台岛、意太利、星洲和霓虹国等。
      可谓是半导体行业最璀璨的新星!
      1997年,张老就成了德州仪器的三当家,全球顶级半导体专家!
      后来他在帝国,接待了一支国内来的考察团,听到同胞感慨‘我国半导体产业不容乐观。’
      那一晚,张老失眠了,辗转反侧。
      很快,张老放弃了德州仪器三把手的位子,放弃了帝国的一切,回到家乡,凭借自己的威望和人脉,很快创立世大积体电路公司,填补了台岛半导体空白。
      然而树大招风,世大很快被帝国支持的台积电盯上,各种打压扼杀……
      最终在2000年,台积电收购了世大积体电路公司。
      随后,台积电老张用了一些手段,将张老的股份夺走,赶出了世大积体电路公司。
      然后台积电老张,用‘只要能留下来,开拓业绩,我们就答应去大陆建厂!’的谎话,骗张老。
      张老为了内地建厂,欣然应允,不断为台积电开拓业务。
      眼看着台积电蒸蒸日上,可内地建厂,遥遥无期。
      最终,张老终于看清了老张的嘴脸,彻底绝望。
      毅然带上所有资金来到内地建厂。
      2000年,张老调动所有的资源,带着300多位来自台岛和100多位来自美欧日韩等国的人才团队一路北上,在魔都创立了中芯国际!
      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购入大量低价二手设备,布置了3条8英寸产线!
      皇天不负有心人,中芯国际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然而,眼看着中芯国际愈发壮大,台积电感到危机,老张又出手了。
      2003年,在中芯国际赴美上市的关键时间,台积电借着台岛找的三百位专家,起诉中芯国际涉嫌资料外泄和专利纠纷……
      为了顺利上市,中芯国际只能寻求和解。
      经过一年谈判,2005年支付了1.75亿美金,方才庭外和解。
      然而老张不讲武德,2006年再度起诉中芯国际0.13微米工艺中使用了台积电技术。
      直到2009年,这场持续三年的官司方才结束,张老败诉。
      不但要赔偿台积电3.75亿美元,并且还要交给台积电10%的股份。
      张老明白,只要自己一天还在中芯国际,就会被老张不断起诉。
      无奈之下,2009年,一手创立了中芯国际的张老,不得不离开中芯国际。
      可悲可叹。
      2009年,张老在时,中芯国际量产65nm,台积电量产45nm,双方只差一代。
      可自从张老为了中芯国际的发展,离开之后,中芯国际就陷入了无序混乱和权力角逐,人才也大量流失。
      直到2013,中芯国际才量产40nm,而2014年的台积电已经达到了2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