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农门团宠:小神兽,超能吃

  • 阅读设置
    第299章
      蓝香、翠巧和张大河见云家一大帮子人热热闹闹的回来,都挺激动,他们早就听说了,云家了不得,家里孩子个个都特别有出息。
      今儿个几个孩子一起回来,这场面还真是够气派的。
      在镇上停留了片刻,他们就往肥水村去了。
      三辆马车,带着各自的随从浩浩荡荡的进了肥水村,这阵势又引来了不少村民跑来围观。
      不过,肥水村的变化也挺大的。
      在云家二房的带领下,全村都靠着大棚种植赚了不少钱,现在村里几乎人人家里都翻盖了房子,修葺院子,不少人家还买了牛车、驴车,牲口圈里更是满了,养猪的,养鸡鸭的,日子过得欣欣向荣。
      云家小院里,赵芝兰正和云月一起,挽着袖子在小园子里种菜,听见外面的声响,还以为是村里谁来串门了。
      赵芝兰对云月道:“月丫,去瞧瞧是不是你吴婶婶来了?”
      云月应了一声,把两手上的土往衣裳上抹了几把,就往大门口跑去了。
      大门虚掩着,她一拉开门就愣住了。
      愣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反应过来,应该是大哥、二哥和云冉他们回来了。
      就在她愣神的这会子功夫,容家马车的车帘已经掀了起来,容鹤迫不及待的下了马车。
      一见云月,笑得一双眼睛都没了:“月月!”
      他朝云月跑过去,跑到面前,被云月毫不客气的轻轻踹了一脚。
      云月脸上羞的通红:“乱叫什么,这么多人呢!”
      “怕什么,都是自家人。”容鹤笑笑。
      云月翻他白眼:“鹤二你可真是越发的不要脸了。”
      两人说着话,殷千岚、云三郎扶着容炳也下了马车,云承福和云承喜,云冉和云花,都陆续下了车。
      云月便不好意思再继续和容鹤说私话,朝大家走过去。
      她给长辈们都打了招呼,就迫不及待的朝云冉和云花跑了过去。
      “冉冉,三姐,可想死我了!”
      云月朝两人一扑,姐妹三人抱成一团,迫不及待的就开始说着话。
      突然,云月感觉自己脚边一团毛乎乎的东西一直在蹭她。
      松开了云冉和云花,一低头,就看见孤王摇着尾巴,吐着舌头在围着她转圈圈呢。
      “孤王也来了!”云月惊喜的眼睛都亮了。
      她蹲下身,一把将孤王抱住,就是一顿猛撸。
      孤王这个季节正是掉毛的时候,被她撸的狼毛满天飞,还甩甩头,舔她的手呢。
      “看来这么久不见,孤王都想你了。”云冉笑,“不过,四姐姐你可轻着点撸,没得把孤王给撸秃了。”
      “你放心,就孤王这毛量,绝对秃不了!”
      云月说着,又是一顿猛撸,把云花都给逗笑了。
      第407章 接弟弟,见恩师
      众人在门口聊得热闹,院里侍弄菜苗的赵芝兰也听出不是来串门的,擦了擦手,走了出来。
      乍一见门口这么多人,赵芝兰都有些懵,还是容炳上前和她说话,她才缓过神来。
      这是容家上门定亲来了。
      忙不迭的招呼人进屋去坐,赵芝兰又赶紧去喊李荣月。
      “容月!容月!快来快来!”
      李荣月正在厨房里准备晌午饭呢,听见赵芝兰叫她,赶紧走了出来。
      一见这满院子的人,也是当场就愣住了。
      “这……怎么些人,都……都回来了?”
      赵芝兰一拍她肩膀:“可不是,你快去把二郎和承寿叫回来!”
      云二郎这个时候去地里了,云承寿在平安镇的育才书院念书。
      云冉这时候才想起来,她六弟云承寿还在书院呢,刚才他们到平安镇的时候太激动,竟是把孩子给忘了,早知道就该顺道接回来的。
      不过,现在去也不晚。
      云冉当即自告奋勇去镇上接云承寿,云月和云花要跟她一起,云承福也想顺便去看看恩师。
      见大家都要去,云承喜这小子自然也要跟着凑热闹。
      “让孩子们好好聚聚,顺便到书院看看也好。”赵芝兰笑着应了。
      有了云冉她们去接云承寿,李荣月便赶忙往地里去喊云二郎了。
      也是不想太张扬,云冉她们便坐了大哥的马车,往镇上去。
      大家都想早点见到承寿,便叫车夫把车赶的快些。
      小小一辆马车,跑的差点直接起飞,半个时辰就到了镇上。
      马车停在育才书院门口,云冉看着那匾额上熟悉的“育才书院”几个大字,满是感慨。
      书院的学生们正在上课,不时从院里传来朗朗书声。
      云承福走到书院门口,听着院里传来的书声,满是怀念。
      云冉牵着云承喜的小手,和云承福、云花、云月一起,放轻脚步,进了院子。
      小承喜对他哥哥姐姐们曾经念过的书院十分好奇,探着头左右张望。
      “姐,大哥、三姐、四姐,都是在这念的书?”
      云冉点点头:“除了你二哥去山上习武了,我们都是在这念的。”
      云承喜便像个小大人似的,道:“那这个书院的先生肯定是个厉害人,等下我见了他,得跟他好好聊聊。”
      “小齐先生不仅人好,才学也很渊博,肯定不比你在葵州书院的先生差。”云承福接话道。
      正说着,齐墨从启蒙堂走了出来。
      看见云冉他们,先是一怔,然后便笑了。
      他一身皓月白衫,虽然已是中年,却依然很有神采。
      “竟是你们几个回来了?!”齐墨脸上的喜色溢于言表。
      对他来说,再没有什么比自己教过的学生回来看自己,更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情了。
      “小齐先生!”
      云冉和云花、云月一齐喊道。
      “先生好。”云承福也道。
      “嗯!”齐墨笑得一脸灿烂,“难得你们一个个有了大作为,还记着我。”
      “自然记着,先生你当时可没少罚我抄书呢!”
      十三四的少女了,云月依旧调皮。
      “你呀,”齐墨笑着摇头,“我听说你之前去蔺天府考了女学,如何?”
      云月扬唇一笑:“那自然是考上了呀,估摸着下月就要进蕙香书院了。”
      大康国女子也可考学为官,但是和男子的科考制度不同,女子在地方书院通过院试后,直接去当地的州府参加女学考试。
      女学考试,每三年一次,顾名思义,是专门为了筛选能够进入京城赫赫有名的女子书院蕙香书院的才女,而设立的考试。
      这项考试,不看女子出身,给了不少有志有才的农家女出头的机会。
      而凡参加考试的女子,通过之后便可入京城的蕙香书院读书,连读三年后,再参加蕙香书院的院试,优秀者便会被选入宫中为女官。
      因此,女学考试难度很大,许多女子屡次参考,屡次落选,白白浪费了青春,最后年纪大了,便只得嫁人。
      就连云月也是考了两次,第二次才中的。
      不过,她这个年纪能中的,也当真是少数,不少考过的女子都已经十七八了。
      齐墨便又问起云冉:“云冉如何?我之前听承寿说你在葵州开了个酒楼?”
      云冉点点头,又有些愧疚:“亏得先生当初看重我,我却没有去考学。”
      “无碍,你虽聪慧努力,但志不在此,自然不能强求。”
      齐墨轻笑:“那山海楼连我这小地方的先生都听说了,可见名头不小,那便是你的天地。”
      又看向云花:“云花也成长了不少,访仙绣楼的绣品如今千金难求,花娘子的绣品更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我也是听说了的。”
      似又想起什么,齐墨皱了皱眉:“说来,方献前些日子给我来信,还问起过你。他如今在镇州做知州,虽然官职不算大,但已经为百姓做了不少事,朝廷上还说是要调他回京升官呢。”
      “是么。”云花眼神一暗,她其实已经早就和方献断了联系。
      当时和木槿她们回京城之后,她就在芊琼的帮助下整顿几乎成了一盘散沙的访仙绣楼,那时候两人还曾通过几次书信。
      后来,她就带着木槿四处游历采风了,便断了和方献的往来。
      这时候,书院里响起了敲钟声,是学生们休息的时候了。
      启蒙堂和求知堂里大大小小的学子一窝蜂的涌出来。
      云冉在一群白衫飘飘的学子们中间,准确的找到了背着书篓,迈出门槛的云承寿。
      云月和云承喜也看见了,云月拉着云花,和云冉、云承喜一起朝那个安安静静走出启蒙堂的小孩跑去。
      趁着这个功夫,齐墨拉住了云承福说话,这可是他教出来的状元郎。
      云承福也很感谢齐墨的栽培,师生二人站在树下聊了起来。
      而这边,云承喜率先跑到了云承寿的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六哥!”
      云承寿被他拍的肩膀一抖,抬起头,就看见了站在他面前的三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