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 阅读设置
    第703章
      加上今天顾莹和谢斐拎过的,猪肉大葱馅儿和猪肉莲藕馅儿的饺子,也是实打实地包了好几帘儿。
      晚饭期间,长桌边缘其乐融融的都坐满了。
      顾莹这阵子本来没什么胃口。
      头一回吃猪肉莲藕馅儿的饺子觉得新鲜,再加上是蘸着醋吃的,她胃口打开不少,饭进得也香。
      拎过来的肉就那些,她吃得多,谢斐想着紧着她,就没好意思多吃。
      不说长辈做不到让他干看着不吃,就是陆淼也做不到。
      陆淼接了谢斐的碗,一通扒拉直接给他装了满满一大碗:
      “过来吃饭就好好吃,又不差这一口,再整这死出以后就不许你们来了!”
      谢斐面红耳赤,连忙点头乖乖就范。
      他随后放开,也大口大口的吃起了饺子。
      唐梅见了直笑着点头:
      “这才像样。”
      第954章 回扣
      陆淼是敢要价的。
      周师傅那边加上刺绣,算下来每尺三十五块钱的布料,她给程英杰的报价是七十块。
      能抽走其中一半。
      她做的是信誉品牌,这期料子的刺绣初稿也是她勾的。
      程英杰之所以那么果决的找她来办这个事,也是因为见了她的上身效果。
      这钱,她拿得心安理得,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再说回布料的事。
      三百尺的料子,程英杰那边全款下来是两万一。
      预付一半订金,就是一万零五百。
      数额较大,又是跨市、跨行的汇款,这笔钱足足等了三天才到账。
      陆淼收到消息,当时就算了一笔账。
      她事后找周师傅说这件事时,顺路带了一大兜子的厚重信封。
      周师傅是手艺师傅,祖上都是匠人。
      为了传承手艺,才一直挂着牌匾默默坚守着。
      本身手里也不富裕。
      他加工的料子还都是从别人那里精挑细选带回来的。
      料子的价格不便宜,三百尺也不算小规格。
      如果让他自己垫这个钱,他哪里拿得出来?
      这种事,不用他老人家开口,陆淼主动就先送过来了一半作为订金。
      五千多块,反反复复点了几遍,足数了四十多分钟。
      当面点清,确定没问题周师傅才收下。
      对于国营厂子来说,几千块可能是小钱。
      可对于个人来说,这就是天文数字。
      周师傅本来不太敢收,但是不收不行,他手里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
      三百尺的布料,这五千块钱也未必够。
      但他可以先跟老友那边沟通着,余下的过阵子再给……
      话说回来,周师傅看向陆淼道:
      “小陆啊,这钱我先紧着这批料子来,之后等齐活儿了,我再给你相应的一部分。”
      传承手艺、靠手艺吃饭是一码。
      人情世故是另一码。
      他这儿除了偶尔哪户条件好的人家办喜事过来扯几尺料子外,平时基本没什么人进出。
      陆淼带来那么一大笔的活计,周师傅由衷感激她。
      可陆淼听了这话直摆手:
      “不用了周师傅,能有这笔生意也说明先前的文化宣传工作取得了一部分的成功,这对我来说就是认可,而且论说好处,那头已经给过我了,您这要是再给,我该不好意思了。”
      陆淼不会让自己亏,但她心也不至于那么黑,已经抽了那么一部分,哪能再要?
      要是什么轻省的工作,她也不说什么了。
      可这是刺绣,一针一线,能磨瞎人眼睛才绣出来的。
      陆淼边说边往屋外退。
      周师傅手快,赶紧抓住她胳膊肘:
      “不不不,一码归一码,你该收!”
      “不,不用!”
      “小陆,这事儿你该听我的……”
      “真不用,周师傅,您要是非这样,以后我再不来了!”
      一通拉扯,简直都快扭打起来了,陆淼态度始终果决。
      周师傅拿她没辙,也怕她以后真的不来,只好叹气妥协。
      事儿暂时揭了过去,陆淼在这边院子待了一会儿,就先回去了。
      隔天中午她又来了一回。
      带着陈向东一起来的。
      周师傅不在,应该是忙那三百尺料子去了。
      院里只有十二岁的小徒弟秀莲在。
      不过不要紧,陆淼这次过来压根也不是为了找周师傅。
      第955章 元旦
      让陈向东把两个麻袋放去院里不碍事的角落,陆淼看向秀莲问:
      “院儿里有铁锹吗?”
      “有的。”
      秀莲连忙应声。
      虽然不知道陆淼要铁锹干什么,但秀莲还是很快就取来了东西。
      陆淼接过铁锹交给陈向东,转头和秀莲一起拎着铁桶去打水。
      京北的冬天很难熬。
      前几次过来,陆淼就留意到周师傅这边的屋里冷得厉害。
      昨天回去想着这个事儿,她就跟陈向东打了声招呼。
      让陈向东今天空出来先别去故宫那边的院儿了,跟她去一趟供煤站。
      市面上煤的价格有好几种,最贵的是原煤,七分钱一斤。
      其次是蜂窝煤,五分钱一斤。
      煤炭开采、运输或者加工时,产生的煤面儿最便宜。
      对平常人家来说,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只要两分钱一斤。
      买回家兑上水,掺上一点黄土和一和,用铁锹随便砌成块,等干了一样烧。
      这个东西,陆淼也是之前下班回家偶然看邻居弄过才知道的。
      昨天周师傅说给回扣的事,她没同意。
      她估摸要是拎一些正儿八经的煤炭过来,周师傅肯定也不能要。
      所以就想了这个招儿,喊着陈向东到供煤站铲了两大袋的煤面儿来……
      在这边忙活了一阵儿,直把院子一角砌满长长几列不规则的煤块,陆淼才放下铁桶和水瓢。
      她和陈向东先后洗手,把工具放回原处。
      委托秀莲帮忙把院里地上的黑煤印儿清扫一下,她和陈向东就先打道回府了。
      这趟过来,费事是费事了一些,但好在东西是给出去了。
      毕竟通过周师傅赚了那么一笔钱呢,能顺手给老人家解决一点生活上的问题,也算是她的一点回馈吧。
      陆淼是这么想的。
      而陈向东虽然跑来干了这么一通活儿,但了解完中间的弯绕,他也没话说。
      甚至想着能稳固长久的合作关系,他主动道:
      “嫂子,天冷了,回头我每半个月过来一趟。”
      “嗯。”
      陆淼点点头,嘱咐说:
      “今天买煤面儿的两块四毛钱走公账,回去让财务记上,以后只要是公费开支一分一厘都得记,个人添钱也要及时说。”
      “好。”
      “嗯。”
      这件事忙利索,家那边时安的院子也腾出来了。
      陈向东盯着故宫那边的院儿,陆淼就暂时先没惊动他。
      让梅子依旧主顾厂房小院,陆淼换上朴素衣褂,带林娴先过去收拾了一番。
      没用的东西全收拾出来丢院儿里,回头能烧的就劈了当柴火,实在用不上的,就直接扔。
      这处院子一直是租给别人住的,屋里屋外收拾得很干净。
      陆淼把东西清出来,大体上再扫扫墙灰就差不多了。
      过去傅璟佑在家,这些活儿都是傅璟佑包揽。
      现在他天天京北、津门的来回跑,每天都折腾得不行。
      陆淼就没跟他说这边院子的事儿。
      门窗修理、刷漆方面,都是陆淼自己慢慢研究着弄。
      她早早的就裁了一块方形布,每次过来干活时就斜对角对折一下,系在脑后充当蒙面口罩。
      找来砂纸沿着门板、木窗打磨,之后清灰刷漆,她动作什么的虽然并不熟稔,但是忙进忙出的,看起来也挺像回事儿的。
      有些她实在弄不了的,刘春香也时常让弟弟刘小柱在不忙的时候过来帮忙。
      1983元旦阳历新年,厂房小院和工程队休息一天。
      陈向东提前跟人打了招呼,扛了几包粉刷材料回来,把这边院子的电路装了,墙也给刷了。
      之后等墙干、散味的功夫,陆淼邀着内部自己人到家里吃了顿饭。
      原说上国营饭店来着。
      但是附近几家饭店都没有供暖设施,过去坐着冻得不行,陆淼干脆改变了主意。
      带人到家里吃饭,唐梅的工作量就要增加。
      陆淼只让唐梅看着几个孩子,没让她多忙。
      她自己起大早把牛羊肉、鱼、海鲜和大棒骨都买了一些回来。
      陈向东、谢斐他们忙着刷墙时,她在家里就已经吊好了汤,鱼片、鱼丸也都收拾出来了。
      下午等人忙完过来,桌上荤素火锅食材摆得满满当当。
      天冷,什么都比不了吃火锅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