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 阅读设置
    第180章
      “平时这一片不都是我来传递消息吗?县里领导可说了,以后等小傅哥正式上工,他要是不住县里,这一片就归他管。”
      胡志远说着说着,自己把自己给说乐了,简直比傅璟佑这个正主还要高兴:
      “这活儿多气派啊!回头人家都该喊你傅特派员了。”
      第248章 升职
      什么特派员不特派员的。
      其实就是说出去体面点。
      乡里人觉得气派,面子过得去,说出去也敞亮。
      真论究其中,就是傅璟佑是这一片的人,他来回来去的,县里的消息顺势转达。
      也不用县里那边再安排别的人过来了。
      等于还节省了一个人头工。
      陆淼小口咽下嘴里的锅巴,认真道:
      “你这么高兴做什么?抢了你的活儿,你现在干什么去?”
      “升职了?”
      胡志远摸摸头,嘿嘿笑:
      “嘿嘿,要不咋说小宝同志料事如神呢?什么都能猜中!”
      升职是其一。
      其二是现在胡志远现在在县里也分了一间办公的小屋了。
      以后县里要议事,需要投票给意见的,他也能算半人头了。
      傅璟佑咧开嘴唇,难得露出明朗笑意,举碗道:
      “那这个要恭喜你了,家里没什么好酒,拿粥敬你一碗吧。”
      陆淼“噗嗤”笑出声。
      听说过以茶代酒的,还从来没听过谁用粥代酒。
      虽然有点搞笑,陆淼也配合的端起碗来。
      唐梅如是。
      胡志远摸头嘿嘿笑了两声,有点不好意思。
      扒拉着吃了一圈的菜,陆淼道:
      “现在不用你干这跑腿的活儿了,那你现在负责什么?”
      “没有,还跟以前差不多的。”
      胡志远摆手。
      “县里现在大力扶持建设副业,我呀,也是跑前跑后,去各个公社大队的串门。”
      “以前是负责走动传递消息,现在呢,要负责走访调查了。”
      “比如考察哪个生产队适合干什么,副业需要什么种子啊、畜牧崽儿的,这个都归我去调查统计和调动安排。”
      陆淼眨眨眼。
      这个差事好。
      听着以后就能行方便。
      傅璟佑先唠道:
      “那以后不好再叫你特派员了,得改口,叫啥呢?胡调查员?”
      胡志远乐得哈哈笑,端起粥碗,真跟喝酒碰杯一样跟傅璟佑碰了碰:
      “叫什么那是外人的事,咱们自己人啊,叫那个什么同志啊、小胡啊都行!”
      就跟他自己叫傅璟佑似的。
      从见面到现在,称呼都变了好几回了。
      什么傅同志,小傅同志、小傅哥的。
      能想到的称呼都被他叫了个遍。
      桌边两个男人唠嗑,陆淼没再插话。
      默默吃完饭,陆淼有点累,把碗送回厨房后,揉着后腰就先回房里歇着了。
      唐梅看出她不得劲儿,两下吃完饭把碗送回厨房,跟着进房间查看她的情况。
      “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没有……就是肚子沉甸甸的,坐一会儿腰就累的慌。”
      “你背过去,我给你捏一捏。”
      陆淼就手撑着床面凉席,费劲的转过身。
      唐梅关上房门,回来手从她衣服下摆伸进去,贴着她后背到后腰的位置,上下擀了擀。
      “怎么样,好点没?”
      “要好点,好舒服……”
      唐梅笑了,“舒服就行,姨妈再给你揉一揉就舒坦了。”
      “嗯……”
      陆淼点点头,手撑在身侧,彻底放松下来。
      胡志远在家吃了饭走的。
      他也是看重这份关系,来时拎了包裹,里面装的两罐不便宜的麦乳精。
      走时陆淼在午睡,没留意,夜里看着靠窗的长桌上有布口袋才发现。
      她把东西拎给傅璟佑看:
      “这些都要记,以后差不了的,都得还回去。”
      “晓得了。”
      傅璟佑点头,接了她的东西放床尾橱子里,回头留着她慢慢喝。
      “过来我给你捏捏。”
      傅璟佑拍床。
      陆淼撑着肚子小心挪过去坐好。
      傅璟佑搬着小马扎在床边坐着,她就抬起腿踩在他膝上,任他捏捏按按。
      女人怀胎十月不容易,别人什么情况,陆淼不知道。
      反正陆淼自己觉得这个期间挺痛苦的。
      初期孕吐。
      中期开始一直胸胀,这会儿月份大了,不光身体负重大,脚也开始有点浮肿的迹象。
      走路的时候胀得厉害,弄得她这阵子心情也不怎么好。
      “叔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开始割稻子?”
      “队里已经在准备了。明天先抓鱼,等鱼都抓上来就开始割。”
      地里的稻子已经泛黄,其实早几天的时候就可以割了。
      鱼的事情一直没有着落,就耽搁了下来。
      现在鱼的去处也料理明白了,队里一群庄稼把式早就开始“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陆淼水润润的眸子垂下:
      “幸好胡志远来得及时,不然这事儿真要麻烦了。”
      事儿是她鼓动起来的。
      当初什么后路都考虑到了,就是没把怀孕的因素考虑进去。
      她这阵子行动不便,又难受的厉害,家里、队里基本就是当甩手掌柜了。
      “说的什么话?”
      傅璟佑拍拍她小腿。
      “有人能给出主意就很好了,大家伙儿一起勤奋努力,还能事事都指着你一个人吗?”
      陆淼嘿嘿笑,点点头“嗯”了一声。
      说再多了负气话也没用。
      反正现在事情是往好的形势发展的。
      那就行了。
      以后等孩子生下来了,其他方面的事,再继续努力吧!
      确定了稻花鱼的销路,生产队便开始大张旗鼓的忙活起来。
      第二天一早,陆淼刚吃完早饭,队里就开始呦呵。
      这家提着藤编篓,那家拿着大水桶,能用作捞鱼的、装鱼的,全都拿了出来。
      还没正式开始呢,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生产队,别提多热闹。
      傅璟佑一早就出去帮忙了。
      陆淼站在门前枣树下往外眺望。
      望眼欲穿的也想去凑热闹,走到近前看看。
      偏偏肚子大着,本来就行动不便,更别提脚还肿了,走路都踉踉跄跄的。
      田里抓鱼,田埂子上来来回回的有人穿过,好人一个都得被撞得歪歪斜斜。
      唐梅哪敢让她去?
      陆淼有点不甘心,却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便站在门前,一会儿拍拍肚子,骂肚子里的“小坏蛋”。
      一会儿两手抵在眼前,做出望远镜的架势,眯眼朝远处瞧。
      殊不知,她站在门前隔着大老远的看热闹,之前的门前自留地,陈妙妙也在隔着大老远打量她。
      陆淼不知情,只是看着百米开外的水田越是热闹,她心里越是羡慕。
      这几个月总是窝在家里,是真的有点拘坏了她。
      第249章 稻花鱼
      傅璟佑、贺宏进,还有
      队里七八个青壮年小伙。
      外加几个自告奋勇的叔伯们,提着竹编筐下田抓鱼。
      十几个人足忙活了大半个上午,才把鱼都抓起来。
      之前放下去小二两重的小鱼苗,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洗礼,大差不差的,个头都有六到八两的重量。
      正好齐着成年男性的手巴掌大小。
      个头是不大的,但是真心漂亮。
      怎么个漂亮法子?
      投放的鱼苗有两种。
      一种鲫鱼。
      一种鲤鱼。
      鲫鱼鱼背青黑,肚皮透亮,鱼腹肉质近乎呈现半透明状,看着就可口鲜嫩。
      再说鲤鱼。
      一条条的小鲤鱼鱼鳍、鱼尾泛着浅淡金色的光晕。
      在日光下活蹦乱跳的,鳞片折射光源,社员们看在眼里,就像是镜面会发光一样。
      “这、这这,成了,真的成了!”
      围观的社员们结结巴巴的,既感到欣喜,又觉得不可思议。
      “都别傻站着看了!”
      贺宏进裂开嘴哈哈笑,泥手抹了一把脸,汗没摸下去,反倒弄了一年的泥。
      “回去拿家伙事儿去!把家里能装都拿出来,队里先分!”
      投放下去的九百尾鱼苗。
      这么长的时间,算上各种因素造成的折损,粗略估算,也出了有四五百斤的鱼。
      贺宏进一直记着胡志远的话,数量不夸张,县里都能吃的下。
      四五百斤的鱼可不算少,运送也不是件轻省的事。
      队里家家户户、乃至知青点都参与了稻花鱼的,贺宏进就寻思着,先拨出一部分来,队里先分。
      这一两亩地,原本就是捣鼓弄出来的试验地,不为挣钱,只为测试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