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 阅读设置
    第104章
      “那还要吃啥啊?还想吃啥啊?”
      “等等!”
      贺宏进脑瓜子一阵“轰隆”,想起前段时间队里的流言,他忽然拍桌起来,瞪着眼睛看傅璟佑。
      “不会是怀上了吧?你这个臭小子!”
      “没有,叔你想啥呢!”
      傅璟佑惊了一下。
      陈桂芬也站了出来,拦着贺宏进骂道:
      “他什么性子你还不晓得?他哪会儿做出那种出格的事情?”
      贺宏进心安了安,重新在桌边坐下,又莫名的一阵失落。
      傅家现在就一个独苗苗,陆淼要是真怀上也是个好事……
      只是这话他只在心里想想,没好往外说。
      “那现在怎么整?”
      贺宏进挠头,端了端碗道:
      “这么好的鸡汤都吃不下去,乡里村里的小地方,还有什么比这更实诚的好东西?”
      傅璟佑沉默了一会儿,如实道:
      “淼淼不爱重油,她说也不爱鸡汤,爱吃炒鸡。”
      “炒鸡?”
      不知是无奈,还是被气到了,贺宏进笑道:
      “现在就剩一只老母鸡了那都是养得上了年头的,炒着吃谁能咬动?”
      陈桂芬
      有了主意,笑着说:
      “老母鸡咬不动,童子鸡总咬得动。”
      傅璟佑也立即反应过来。
      老母鸡炒着咬不动,炖汤油又重。
      可童子鸡不会。
      童子鸡一般是刚足百天,还未开嗓和还未下蛋的公、母鸡。
      肉质嫩着,炒着吃能咬动。
      煨汤喝也没有那么多油花,汤也是轻甜的。
      陆淼肯定喜欢。
      第145章 做父母的都这样
      傅璟佑打定主意,知道陈桂芬这几天准备孵小鸡,他赶紧打了招呼,让陈桂芬给预留三只小鸡仔。
      这时候的年代还有点特殊,家家户户养鸡不能超过三只。
      傅璟佑打算先标准线养着,等差不多了就宰着吃。
      说起过日子,贺宏进想到傅璟佑现在都是结婚,成了家的人了,就多说了两句:
      “从前呢,你是想追着陆淼去京市,所示想尽了办法要搞钱。”
      “现在你和陆淼都结了婚,黑市那边的事儿,是不是就能放一放?”
      投机倒把本来就不是个正经的事儿,抓住是要吃花生米的。
      好不容摆脱了帽子,别又因为这个牵扯进去。
      傅璟佑垂额压眉想了许久,抬头道:
      “这事是很铤而走险,但是我现在还不能放下。”
      “啥?你说啥?”
      贺宏进惊了,“你不为自己考虑,你也要人家姑娘考虑,这是什么好事吗?你别拖的人家担心受怕、过不了安稳日子!”
      傅璟佑其实也顾虑这一点。
      混黑市有好有坏,风险固然大,可是来钱快。
      为了头上他顶帽子,他手里已经没几个子儿。
      “叔,这些道理我都知道,我有分寸,现在已经快进十一月份了。”
      过日子要开销,开销就得要钱,他至少得攒足日常中足够生存、周转的钱才行。
      “我只混到今年年底,明年开春,不管是回队里务农种地,还是找别的营生,我一准踏踏实实的。”
      贺宏进听了直叹气。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还能说什么?
      傅璟佑的难处他不是不懂。
      陆淼跟了他,那是下嫁,即使排除“下嫁”这一点,他也不可能让陆淼吃苦。
      可那个出身城里名门的大小姐,一张小嘴又岂是那么好养活的?
      一想到陆淼连这顶好的鸡汤都吃不下去,贺宏进龇牙咧嘴的叹气直抓后脑勺,愁得要死。
      纠结再三,贺宏进问:
      “你现在在黑市里忙活什么?”
      “捣腾点山货……有时候帮镇里的那些人往县里捎点东西。”
      贺宏进轻轻“啧”了一声,蹙眉思索许久,做出决断道:
      “那些人为什么要你往县里稍东西?不就是因为县里查的严?这趟活儿你以后不许去,实在要折腾,就倒腾点山货算了。”
      傅璟佑下意识想要辩驳,可听完贺宏进后面的话,傅璟佑大为震惊。
      “叔,你准我去了?”
      贺宏进冷哼,“别说的好像我说不准,不就能不去一样!”
      傅璟佑抿唇,贺宏进又问:
      “山货有什么之前的东西?你现在弄的什么?下回进山,我跟你一块儿去。”
      “?”
      “……!”
      “我去就行了……叔,你去做什么?!”
      “少废话,搞毛了老子出去举报你信不信?”
      “……”
      傅璟佑沉默许久,摇头道:“不行。”
      “没有什么不行的。”
      贺宏进却忽然笑了一声,拍拍桌子,叹气感慨起来。
      “家里三个孩子,你是最小的,现在你也成家了。既然要做,那就做一票大的……”
      “叔替你保驾护航,可是也说好了,等手头捏了点钱了,以后就要踏实过日子。”
      边上一直没说话的陈桂芬虽然忧虑,可是最后还是站出来说道:
      “璟佑,你叔说得对。以后拖家带口的,你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意气用事了,凡事要多考虑后果。”
      傅璟佑默默颔首。
      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叔和婶儿,真的是为数不多真正为他考虑的人。
      事儿说完,贺宏进摆手让傅璟佑先回去。
      等人走远了,贺宏进叹了一声,无奈又揶揄道:
      “为了几个孩子,现在真的是要知错犯错,晚节不保咯。”
      “做父母的,不都这样?”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可平日里队里很有些人瞒着人眼,隔三差五的也会往黑市上跑。
      年景艰难,大家都想吃饱肚子,都想活下去。
      又怪得了谁呢?
      又有谁有错呢?
      陈桂芬摇摇头,转身到厨房里忙活去了。
      ……
      入秋仍然有一波农忙,傅璟佑在队里帮着忙活了一阵子。
      之后走黑市,把之前炮制出来的烟叶给出手了,回来时托人帮忙弄了五斤棉花,又去扯了几尺厚实的棉布。
      料到陆淼不爱繁琐的碎花,也不会喜欢那种大片都是黑色的布。
      傅璟佑在百货大楼里挑了又挑,最后买的浅绿的底儿,大片白色线条格子的。
      那布厚实,洋气也好看,价格也相对较贵。
      每尺不光售价六角,额外还要布票。
      傅璟佑也舍得,县里黑市上卖烟叶得了八块钱,加上出门带的几块钱,在百货大楼光是买布就去了三分之一。
      之后又是挑扣子、挑针线,给陆淼买零嘴儿、买日用品。
      以前一个人过得凑活,也不讲究什么。
      现在不一样了,傅璟佑什么好的都想给陆淼带回去。
      遇到不懂、不清楚的,他就找柜台里工作的同志问。
      柜台里的同志一开始不怎么搭理他,后来不知道是被烦透了,还是被打动了,渐渐地也开始给他解释起来。
      傅璟佑买完东西连连道谢,他转身走了,身后柜台里的工作年轻女同志,纷纷偷笑打趣:
      “这么仔细的男同志,还真是头一次见!我跟你们说,他刚才问我卫生带……买的女性用品呢!我一开始都没好意思回答,又怕他嚷嚷喊来别人……”
      “噗哈哈哈,真是太好笑了,你们说,你们说,他一个男同志怎么也不觉得臊得慌?”
      “是挺臊的慌的,可我倒是羡慕起了那位女同志,她丈夫多疼她呀?我在百货大楼上班两年,头一次遇见这样的,你们呢?之前遇见过没有?”
      “没,这也是头一次!”
      ……
      一楼的热闹,傅璟佑不知情。
      他买完东西,刚才拎着大包小包的都准备了,一想楼上还有卖成衣的,就想着上来看看。
      一上二楼绕过几个柜台拐角,果然就看见靠墙角的柜台里面,半空扯了不少钢丝绳。
      绳子上上面挂了既有布料,还有成衣。
      大概是即将入冬的缘故,展示出来的布料都毛茸茸的,看着就暖和。
      傅璟佑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口袋,有点后悔没早点上来。
      要是知道楼上有这样好的东西,他一早就上楼上来买了。
      第146章 我会克服
      二楼和一楼不同。
      一楼柜台里站的大多都是女同志,买的东西也相对零散。
      二楼柜台里的,则都是男同志,所出手的把件儿、器具,也更偏向搭建。
      诸如结婚需要的三转一响:自新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等。
      还有极具年代特殊的大屁股头电视机。
      傅璟佑自知自己现在的实力,电视机那些,他没凑过去看,只问买成衣的男同志:
      “这是什么料子?看着很暖和,怎么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