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小姐想让我从良

  • 阅读设置
    第5章
      仅仅七天后,两人的关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第4章才不是因为你好看
      这天的聚会结束后,姜颜林稍微花了点时间管理鱼塘。
      之前的两个月要么病着,要么在死磕deadline,她都快忘了自己的鱼塘里还有几条活鱼了。
      浴缸里放好热水,倒入消除疲劳的浴盐,姜颜林试了试水温,便躺进水里,百无聊赖地翻起了好友列表。
      养鱼专用的账号很干净,什么隐私信息都没有,连头像都是网图表情包。
      好友列表也算干净,因为她会不定期清理一次,把一些完全不记得是谁或者很无聊的人都给删干净。
      这是谁来着?哦,那个澳籍华裔的母胎单身,很负能量的一人,删掉。
      这又是哪位?05年的大学生?想不起来长什么样了,删掉。
      姜颜林手指在屏幕上一点一划,没一会儿就清理了十几个人。
      大多都是在朋友的聚会上被主动加的好友,转眼就能忘了对方长什么样。
      通常情况下,姜颜林很少当场拒绝,但实在倒胃口的她会果断装手机没电,让对方直接给名片或者写纸条,再出门扔垃圾桶。
      ——尤其是当对面是个男性的情况下,她很难确保伤了自尊后他会不会突然翻脸打人。
      好在姜颜林对交友的门槛还算高,真正经常打交道的人并不多,且都是有充实的生活和事业的大忙人,平时天南地北地奔波忙碌,偶尔才能线下聚一聚。
      所以素质太过低下的聚会场所,她还真没怎么遇到过,只是习惯了保持防人之心,杜绝后患。
      清理干净好友列表之后,姜颜林看了眼剩下的名字,最近加的几个人都在这上面。
      手指在“mavis”的id上停留了片刻,她想了想,还是没直接删除。
      埃尔是个还不错的聊天搭子,她目前还没打算切割这一层关系。
      谁让某位大小姐是他口中的“最好的朋友”呢?
      姜颜林正想着,就同时收到了两条弹出的新消息。
      一条是埃尔发的,约她明天吃饭。
      另一条的发送者,是为数不多还在鱼塘里的活鱼。
      “很久没看到姐姐了,最近还好吗?”
      看到久违的日文,她才想起来这号人物是谁。
      姜颜林慢条斯理地从浴缸里起身,冲了个澡,擦干身体后做完一整套护肤,才给对面回了一条语音。
      “最近很忙,但还活着。”
      不需要额外的安抚,一条语音已经足够表达她的“重视”。
      起码在对面的人看来是这样。
      于是很快,这条懂事的鱼就忘了被冷落近两个月的事情,又心无芥蒂地和她聊天。
      不知道是国情所致,还是对方的性格特色,在姜颜林认识他的大半年时间里,他都表现得很省心。
      只要她不发消息,他就不会主动来打扰——除非有正事。
      但她一句话发出去,又能随叫随到,无论是上线陪练打游戏,还是帮她提供资料和素材。
      更重要的是,他很有自知之明,从来不会自作多情地以为她对他有什么意思,心甘情愿地被利用得明明白白。
      这一点对姜颜林来说很重要。
      因为大部分时候,她是冷漠吝啬的,连一点点装出来的“爱”都不想给。
      这种底色会帮她层层筛选掉心存幻想的人,无论男女。
      所以严格来说,姜颜林其实称不上一个合格的“海王”。
      因为海王会提供情绪价值,要么嘘寒问暖,要么温柔调情,用包装出的虚假爱意把鱼哄得晕头转向,快速地沦陷,献上一颗真心。
      但姜颜林不需要“真心”。
      太真的真心,就会是锁链。
      所以像陈语然一样还算清醒的人,不会期待她。
      而不够清醒的人,无法靠近她。
      只有明白游戏规则并乐在其中的人,才能在她的时间里停留得久一点。
      通俗来讲,不过是各取所需。
      时间太晚,姜颜林和许久没见的鱼聊了几句,便放下手机去睡觉。
      她没回复埃尔,因为他太过热情。
      姜颜林太了解这种热情,通常直接晾着就能帮忙降一下温。
      但埃尔显然是个不太寻常的类型,首先有文化隔阂,他一个南美人很难懂得中国人的含蓄,说不定会把她的委婉当成别的意思。
      其次他们没认识两天,要说什么明确的话都为时过早,他显然也不是个真傻子,不会一上来就要对她告白,给她秒拒的机会。
      姜颜林觉得他很矛盾,如此快速地表达好感,却又想要真诚换真心。
      ——在闲聊时,他十分明确地表态自己不是play boy。
      姜颜林那时候只能回以微笑。
      ——哦亲爱的,但我是。
      第二天,姜颜林睡到自然醒,给自己泡了个麦片,就加入了群组里的视频通话。
      “早上好啊,我在弄夜宵。”林小七的作息又烂了,凌晨两点还在做饭,今天倒是放过了中餐。
      姜颜林端着碗坐下,“不早了,我在吃午饭。”
      刚刚还在埋头刷题的赛可一见她进来,立马问:
      “听说你昨晚上遇到韩叙那个死装哥了?”
      姜颜林不意外她消息这么灵通,尤其是在自己已经告诉过林小七的前提下。
      三言两语将昨晚上的经过概括了一下之后,姜颜林调低了音量,下一秒就听见对面两人发出的爆笑声,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
      赛可满脸的幸灾乐祸,“我可太喜欢看这死装哥的乐子了,每个月来一次,连载剧啊。”
      她乐得题都不刷了,完全忘记第二天还有考试。
      林小七把披萨送进烤箱,转头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所以他全程都没看见你,还把你当成别人了?”
      姜颜林补充道:“把我当成了他以前得罪过的女人。”
      对面的两人又是一阵爆笑。
      这两人笑得这么开心,外人很难相信她们到现在都还留着韩叙的好友。
      表面上是因为大家都认识几年了,交友圈重叠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面子上总得过得去。
      但实际上她们就想看乐子,为了这点乐子,连韩叙偶尔发消息过来联络感情都忍了,转头就发到小群里抱怨一句“姐们儿工伤了”。
      姜颜林对此不置可否,反正不会给她发就行。
      吃着饭,聊会儿天,三人又一起看了部喜剧片,才各自下线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去。
      聚少离多的友谊,能偶尔这样相处一两个小时,已经难得。
      姜颜林很满意这样的生活节奏,独居给了她充足的个人空间,能安心在家里工作、休息,没有任何的干扰。
      她的朋友很少,偶尔出门社交,大部分时候是线上社交,但已经足够填满生活的细枝末节。
      至于朋友无法替代的那部分需求,就合理分配给懂事听话的鱼。
      ——韩叙曾经也是很听话的一条鱼。
      在姜颜林多年来悉心饲养的鱼塘里,他称得上是最省心也最聪明的那个。
      要学识有学识,要情商有情商,平时在社交圈里很低调,友善温和,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无害的邻家大男孩。
      所以起初姜颜林对他毫无兴趣,让他的第一次主动就落了空。
      直到兵荒马乱的那半年过去后,她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而他老实巴交的形象在偶然的一次重逢里露了馅,才引起了姜颜林的注意。
      行走江湖多年,姜颜林专治两面派。
      她就喜欢挖掘那些把心思藏得很深的人的内里,是黑是红,掏出来看一眼就知。
      对祁宁是这样,对韩叙也是这样。
      好巧不巧,这两人也是好朋友。
      物以类聚还是有点道理的。
      ——这两人都是常人难以看透的典范。
      后来姜颜林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韩叙驯化成了比听话的鱼更有价值的东西。
      ——对她摇尾乞怜的狗。
      喜欢的东西随口提一句,第二天就会送到她手里。
      需要查的材料和文献,不用她费工夫就能变成整理好的文档发到邮箱里。
      工作上的需要,生活上的便利,物质上的讨好,甚至情绪上的价值,他都竭尽所能了。
      在所有人面前温和无害的人,只在她面前袒露阴暗与刻薄。
      隔着夏令时整整12小时的时差,两人没在线下见过一次面,周围的共同朋友更是对这层关系一无所知。
      但姜颜林很满意,一个不要求名分、不干涉她的想法、不索要她任何承诺的人,甚至压根不在她的现实生活里挤占空间的人,横看竖看都是有益于她的。
      所以到后来,姜颜林也没计较这条狗的背叛。
      没有过承诺,怎么算得上背叛呢?
      她有很多要去的地方和很多想做的事情,而他把后半生的筹码、父母的栽培、学生时代的刻苦努力,都压在了那张绿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