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第一太子妃

  • 阅读设置
    第一太子妃 第59节
      除了事务交接,还有对于曹轩和何文的审判。
      一印章程都已经定下来了,最迟明日就会有结果,还有通告发布对老百姓们的交代。
      在收到薛家送上来的东西的时候,林望甫还有些诧异,以为薛家怎么也会等到晋王案的结果出来,再把东西送上来。
      没想到这么快,倒也好,免了他许多麻烦。
      此时。
      大牢中的盛家人,还在忐忑的等消息,他们在等薛家的人。
      但是等来等去,等到天都黑透了,薛家的人还是没有动静。
      大家猜测:难道薛家已经拿到了盛家的印章?
      盛家人心惶惶,各自心中都有猜测,在这种场合下,盛祥就是想制止都不行。
      就在这时候,外头传来喧闹声,进来一队凶悍的狱卒。
      打开牢门,盛家人面色一喜,以为这是要把他们放出去。
      但是没想到,下一刻狱卒就给他们手上脚上戴上了镣铐,女子都带走了。
      众人心知不好,牢狱中传来哭爹喊娘的叫声。
      狱长大念:
      “盛家大罪,罪证确凿,待三司定察……”
      狱卒离开,看守盛家的狱卒加倍。
      盛祥听着耳边的喊冤声,还有对面女眷的哭声,呆呆的跌在地上:
      “盛家完了,完了,盛家完了……”
      第62章 太子妃,有大用
      齐王府。
      一件一件事从外传进齐王府,齐王府乌云密布,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怎么回事,这两日居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
      “是啊,最主要是完全没有预兆,就这么发生了,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
      “盛家怕是活不成了,前有通敌叛国的罪名,后面还有薛家亲自检举揭发,又有盛家三房推波助澜。”
      “盛家作为晋王的狗腿,死不足惜,又仗着自己吏部尚书的身份,为虎作伥多年,对于我们来说倒是好消息。”
      李元齐:“不错。”
      幕僚:“其它的都还好,只是王爷,荣书阁这种小案子,怎么都入了陛下的眼,皇上还因此惩罚了王爷,这件事我们是不是要做做文章?”
      李元齐:“不必,本就是小事,若再做文章,变成大事,就得不偿失了。
      这件事,本王也没想到会发展成如今这个样子,但本王得认栽。”
      幕僚:“皇上让王爷禁足十日,怕是要错过晋王案的结果。”
      李元齐想了想:“这大概就是父皇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不愿意让本王参与这件事。”
      众人会意,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幕僚:“还有曹轩已经招供,是他想要陷害王爷,所以才找人劫狱。”
      说到这件事,屋子里一下安静下来。
      “王爷,依属下所想,这件事怕是另有蹊跷。”
      李元齐:“本王也是如此以为,曹轩既然做了这么多年的奸细,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犯这么大的错,实在是太招摇了,除非,这件事里,别有目的。
      不过这些事都不必再管,无论是曹轩还是何文,跟我们都没有什么瓜葛。
      任由他们如何,不要牵扯到我们身上便万事大吉,眼下多事之秋,我们需要万分小心才是。”
      众人点头:“是,王爷英明。”
      李元齐想到什么,多问了一句:
      “太子那边如何?”
      幕僚:“王爷,太子那边没有动静,仿佛置身事外。”
      李元齐面露疑惑,总感觉事情哪里有些不对劲,但是他一时又想不到合理的解释。
      “你们都下去吧。”
      “是。”
      幕僚们退下,李元齐做了遮掩,当即出了门。
      京城,长安楼。
      在夜色里灯火通明。
      二楼雅间。
      李元齐一推开门,就见到在里面等着的宋立衡。
      门被关上,李元齐解开斗篷。
      “丞相久等了。”
      宋立衡拱手示意:“王爷正是繁忙,臣等久些也是应该的。”
      李元齐坐下来,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丞相如何看?”
      宋立衡一副沉思状:
      “回王爷的话,臣以为,此事背后必有人操控。
      要不然一切不会配合的如此严丝合缝。”
      李元齐:“那是谁?”
      宋立衡:“是谁?臣还不好说,不过所幸,这件事对我们有利。”
      李元齐点点头:“不错。
      既然如此,那我们可要推波助澜一番,盛家倒了,还有一个薛家。
      薛家作为大学士府,在寒门学子中有一定的威望,若是能让薛家倒台,晋王必定元气大伤。”
      宋立衡:“臣也有此意,不过薛家把罪名都推给了盛家,眼下这一回,薛家怕是能保住一命。
      但是我们却可以做做文章,让薛家在皇上心中的信任度再降低一些。”
      李元齐:“如此,再好不过。
      只是,林望甫这一次,却是立了大功,以后怕是个很大的阻碍。
      原本这一回林家必死无疑,现在倒让他因祸得福了。他为晋王做了那么多年的事,相当于晋王的左膀右臂,这次让他逃了,本王着实心有不甘。”
      林望甫:“那都是从前了。
      林望甫这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保全了自己,却是背叛了晋王。
      林望甫虽然活着,但是以后他不会再为晋王卖命,晋王也不会再信任他。也算卸掉了晋王一条手臂。
      而且,此人以后没准可以为我们所用。”
      听到这里,李元齐脸上的表情放松下来:
      “还是丞相想得仔细。”
      宋立恒:“王爷日理万机,事情太多太杂,而臣只盯着这几件事,自然便想得深了些。”
      李元齐:“这林望甫,为何突然之间改了性子?
      原本在三司查案的时候,问到他头上,他都一问三不知,不见棺材不落泪,这才多久的时间。
      丞相看,这件事是不是另有隐情?”
      宋立衡:“臣也如此觉得。
      这林大人,像是受了什么高人点拨。”
      李元齐:“那是谁?可是冯家的人?”
      说到冯家,宋立衡往李元齐看了一眼。
      冯家是大皇子的外家。
      如果说还有哪方势力能做到如此,且跟晋王对立,怕是只有冯家了。
      “冯家这几年在民间活动,若说寻到什么高人筹谋,也不是不可能,王爷以后必须得小心着些。”
      李元齐嗯了一声,又补充了一句,
      “冯家放了人在太子妃身边。”
      “哦?”
      宋立衡语气惊讶,很显然并不知道这件事。
      李元齐:“是太子妃嫁入太子府后,冯家的人安排了丫鬟进太子府,那个叫流苏的侍女,如今就在太子妃身边当差。”
      宋立衡想了想:“如此说来,冯家从未放过太子。”
      李元齐看向他:“或许,本王能坐收渔利。
      那此局,可就太有意思了。
      还有,本王的人还查到,两日前太子妃去了一趟林府。”
      宋立衡:“弗儿和林家大小姐是闺阁好友,手帕交,向来关系密切。”
      李元齐:“这个本王知道,但太子妃去了林府的第二日,便发生了劫狱的事情,林望甫便入了宫,也不知道这两件事有没有关联。”
      李元齐话里用的都是问句,但语气却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