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蓦回鸾

  • 阅读设置
    第73章
      “王妃的脸色似乎不太好。”阿茹说罢,回船庐拿了件披风披在孙微肩上,“下船还要准备一阵子,不若先回船庐去?”
      孙微没有说话。
      她望着不远处高耸的城墙。
      记得那时候,这东南的城墙是最先破的,投石打穿,尸首遍地。
      杀戮之声,犹在耳畔。
      “王妃?”阿茹的声音,将回忆打断。
      “知道了。”她转过头来,轻声道,“是该回去了。”
      第110章 回宫
      豫章王继妃回宫,长史傅诚和内侍总管余宽亲自到码头相迎。
      重生一回,总有些人让孙微觉得格外亲切。
      一个是曹松,另一个便是余宽。
      余宽年近半百,从豫章王年少时就跟随在旁,更是看着司马隽长大的老人。他比任何人都更在意司马隽。谁对司马隽好,他也会对谁好。
      上辈子,在孙微决意与司马隽和离之时,他曾向孙微叩头道谢。
      ——“教王妃受委屈了”。他说。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触动了孙微的心事,让她哭了一夜。
      长史傅诚则约莫四十来岁,身形微胖,脸上挂着笑,看起来十分恭敬。
      孙微倒是头一回见傅诚。
      因为在上辈子,傅诚在她嫁入豫章王府以前就已经死了。
      “妾初来此地,日后一切,全仗二位关照。”孙微温声道。
      余宽和傅诚忙行礼:“臣等不敢。”
      桓氏的女眷的船也到了。
      在江州,孙微是东道,亦要尽些地主之谊。
      她交代余宽,为女眷们准备馆舍。余宽应下,旋即亲自操持迎接之事。
      孙微与庾氏等人寒暄一番,正要登上马车,桓令仙忽而走了过来。
      “妾早闻王宫之中的花园,乃东吴之冠,仰慕已久。”行礼之后,她说,“未知明日可否前往一览?”
      孙微看着她,和气地答道:“此言客气,有何不可?”
      桓令仙笑着道谢,作辞离去。
      孙微思索片刻,将邓廉叫到一旁。
      “桓女君既然明日要造访寻阳宫,荆州的这些贵眷,便也要在行馆停留一日。请邓司马着人看着行馆,若有人离馆,即刻着人跟上。”
      邓廉在司马隽手下做事,深谙这话背后的意图。
      “不知王妃对谁起了疑心?”
      “闾丘长史。”孙微道。
      邓廉一愣。
      孙微道:“我知道邓司马与闾丘长史有生死患难的情谊,可司马与长史毕竟各事其主。此事乃卜问而得,上天有所示,必有缘故。”
      邓廉露出了悟之色,忙道:“臣明白。王妃大可放心,世子对臣有知遇之恩,臣自当以江州为重。”
      孙微颔首。
      “王妃是算着了那闾丘长史有鬼么?”马车上,阿茹问。
      孙微嘴上说是,其实也不过是猜测。
      于她而言,闾丘颜这等人物,无论如何提防都不过分。
      闾丘颜是个足智多谋的枭雄,对日后政局的影响可谓翻天覆地,孙微绝不放心他在寻阳城里待上哪怕一时半会。
      至于孙微为何从桓令仙想到了闾丘颜。
      原因只有一个,桓令仙的心上人,便是闾丘颜。
      前世时候,太子娶了王氏女,而桓令仙得偿所愿嫁给了闾丘颜。
      这事在当时还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毕竟闾丘颜出身寒门,在眼光于顶的桓氏眼中,是断然不能过关的。
      而且,桓令仙身为桓氏嫡女,即便不嫁太子,一等门阀诸如王谢庾郗等,也多的是选择,何至于便宜了闾丘颜?
      可桓令仙一心只想嫁闾丘颜,最终不惜以死相逼。
      至于这一两日,闾丘颜究竟能做什么。孙微猜想,他恐怕与傅诚见面。
      前世时候,傅诚因犯事被司马隽处死。他所犯之事,便与荆州大有关联。
      若照着前世的路子,明年七月,桓氏所组建的荆州军将顺着滚滚江水,以“清君侧”之名,前往建康讨伐王磡。
      而桓熠这一路,只在豫州历阳遇到些许抵抗,经过江州时,如过无人之境。
      后来司马隽秘密潜回江州,才发现长史傅诚假造手谕,放行荆州军的。一怒之下,司马隽亲自手刃傅诚。
      此时此刻,距离桓熠发兵,还有大半年的光景。
      孙微觉得,荆州该有些动作了,而身为长史的闾丘颜,又岂会毫无作为?
      在考虑这些的时候,孙微甚至想过,既然闾丘颜到了江州来,能否干脆结果了他,一了百了?
      可这念头才起,孙微就否了。
      自从她重生到这辈子,一切因果都在因为她的改变而改变。唯一不曾改变的,是时局。
      所谓时势造英雄,无论司马隽还是闾丘颜,都因时势而生。
      她杀了一个闾丘颜,只怕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闾丘颜冒出来。到那时,一切都将走向更为未知的混沌。
      无论与孙微还是于司马隽,这都绝非好事。
      “禀王妃,王宫到了。”
      外头传来内侍的声音,打断了孙微的思绪。
      她从纱窗望出去,巍峨的宫室,已然屹立在前方。
      峰回路转,她终是又回到了这里。
      ——
      寻阳宫自比不过建康宫的宏伟,却也五脏俱全。
      这宫殿前朝就有了,原本只是一处较大的宅院。
      豫章王是个懂得享受的人,凡起居之所,皆讲究意趣。
      当年,他被封到江州之后,将这大宅扩建为宫室,大加添置,营建三年,才有了宫殿的模样。
      其中,豫章王的寝宫名为扶风殿,建在高处,最为气派。
      “小人已经遣人将扶风殿打理妥当。”余宽边走边道,“王妃看……”
      “既然是先王的居所,我便不好打扰,”孙微婉拒,“我曾听曹常侍说,宫里头有一处院落,近旁有一处荷塘,到了盛夏时候荷花绽放,颇为壮观,不知那是哪处院落?”
      “那是绮霞苑。”余宽说,“只是如今荷花已经败了,并无景致,所以臣不曾安排。”
      “无碍,今年败了,且看明年。若无碍,就请余总管替我收拾绮霞苑。”
      余宽应下。
      “王妃怎么看也不看,就相中了绮霞苑?”阿茹忍不住问,“那是什么风水宝地么?”
      孙微笑了笑。
      那栖霞苑,挨着司马隽的居所飞虹殿,是她上辈子住惯了的。
      说起司马隽,孙微想起昨日邓廉忽而凭空说了一句“也不知世子在会稽怎样了”,而后,他十分刻意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真是个不会演戏的老实人。
      其实孙微知道,邓廉几乎每日向司马隽禀报这边的事。又如何不知道司马隽的近况?
      那话分明是说给她听的。
      毕竟她曾答应过司马隽,会时常给他写信。
      而至今一封未写。
      不是她不愿写,只是才提笔,就会想起前世的许多过往。
      第111章 生病
      前世时候,孙微与司马隽虽有书信往来,但大多是在婚后的初期,且大多言简意赅。
      孙微习惯揣测司马隽的心思,知道他不喜欢啰嗦,于是有事说事;没事时候,只简单报个平安。
      到后来,二人关系冷漠,便不再通信。
      孙微好几次喝多了,思念起司马隽,于是奋笔疾书,写了一整卷。等清醒了又将那信投入火盆里。
      这些纠结的过往,好似从未消失,以至于她不知如何启笔。
      待得在豫章王宫落脚之后,孙微对着案几枯坐许久,终于聊聊写了两句:妾已至寻阳宫,而今住在绮霞苑,一切顺遂。
      司马隽会在回信里写什么,孙微猜也猜得到。
      且因为他们这辈子什么也不是,他的回信只怕还会比上辈子更简洁。
      次日,桓令仙果然来了王宫。
      见礼之后,孙微与她寒暄两句,便让余宽派人引路,带桓令仙四处游览。
      “桓女君在宫中逛了一个时辰,说腿酸了,便回去了。”午后,内侍来禀报。
      孙微想了想,让人到行馆之中探望,以尽宾主之礼。
      可探望的人回来,却禀报说,桓令仙确实是累着了,竟起了高热,一病不起。
      “那边说,还须得在寻阳逗留几日,等桓女君好全了再上路。”
      孙微听罢,不由得蹙眉。
      正思量间,邓廉回来了。
      “闾丘颜今日出门,那马车在城里晃了一圈,哪里也没去,又回行馆去了。”
      阿茹问:“莫不是邓司马的人被闾丘颜察觉了?”
      邓廉有些不快,道:“臣派去的人,乃细作出身,且只是远远跟着,断不会被人察觉。以臣之见,闾丘颜要么果真是无事闲逛,要么是出于谨慎。”
      阿茹想了想,道:“这可有意思。若是谨慎,他为何谨慎?”
      孙微沉吟片刻,道:“明日让人继续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