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书之家生子

  • 阅读设置
    第159章
      饿了,又不想吃东西。那是一种很矛盾与复杂的感觉。
      “听话。”赵济世哄道:“珍珠妹妹,你饿了,不吃东西如何熬得住?”
      赵济世劝了,万珍珠轻轻的点头。
      都是成年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总归心里有数。
      “好。”万珍珠不拒绝。她接过了夫君手中的小碗。
      一勺子一勺子的舀着,送进了嘴里。明明是往昔喜爱的食物。
      可一口一口的嚼着,却你是嚼蜡一样。那一种麻木感还在万珍珠的身体里,精神里畅游。
      瞧着这般模样的妻子,赵济世的心情也不好受。
      可妻子这般模样,赵济世有心里准备。
      因为大夫瞧过了,太医也请了。赵济世已经从太医那儿知道原由。
      妻子不止是需要坐小月子,这是身子骨受到了伤害。
      岳丈大人的离逝,妻子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这是精神上遭的痛楚。
      双重的痛楚,身心皆是受创。一时间,人受了打击,必是难熬的。
      难熬了,也得熬下去。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
      赵济世能做的,便是多哄一哄妻子。同时,还是哄一哄好大儿安康。
      当丈夫,又当爹。赵济世还在兼顾了衙门里的差遣。
      赵济世也是压力满满。
      更不肖说,关于岳丈大人的身后事宜。唉,赵济世也是头疼的紧。
      按说岳丈大人的身后事宜,赵济世应该亲自料。
      可他真的走不开。
      如今妻子又出事,赵济世心里更烦闷。奈何,就是妻子出了事,赵济世觉得他得去一趟镐京都。
      于是赵济世在妻子晕睡之时,他写了奏本呈上去。
      结果如何?
      还得看帝王的心意。毕竟赵济世是新唐侯。
      没帝王的旨意,他想干一些事情,也是要注意影响的。
      如今的赵济世已经暗暗吩咐下去。查,查了幕后谋害自家妻子和孩子的凶手。
      一个没能降生的孩子,赵济世也是心疼的。
      毕竟他盼着儿孙满堂。
      对于赵济世而言,他是希望好大儿安康多了弟弟妹妹。
      赵济世前半辈子的奋斗,他是吃过苦头。也是尝过了兄弟多的好处。
      若不然的话,赵济世不会与结义的十位义弟一起同甘苦。
      这世道就是如此,绑一起,大家伙一起奋发向上。
      真是走独狼之道,世道不容。
      在赵济世瞧过的众生诸道里,他没瞧着,谁是走独狼之道,还能混一个风生水起,富贵满堂。
      人情往来,利益纠葛,总归是人的江湖。
      那么,结盟与拉人头,很多时候是很有用的。至少在赵济世的心里是如此。
      介于认知,赵济世就盼着儿孙满堂。子孙越多,那么,能合众的力量就越众。
      人多力量大,这是赵济世信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泰一宫。
      承顺帝病了一场。只是帝王病了,却是瞒了世人。
      “咳。”承顺帝轻咳一小会儿。
      哪怕在病中,帝王还是批了奏本。于是新唐侯赵济世的奏本呈上来。
      “忠义侯……”承顺帝念叨一回。
      关于镐京都发生的事情,承顺帝早得秘报。
      至于自己妹妹李太后在中间的操作,承顺帝也得到了一些了解。
      忠义侯救驾,人没了,死得忠义。身后名有了。
      同时,忠久侯的势力嘛,让李太后这一位承顺帝的亲妹妹接手。
      对于忠义侯,承顺帝有了一个好印象。
      谁让自家是拿着好处的一派。大晋的太后是大赵的公主。
      大晋的皇后,还是大赵的公主。
      对于大晋朝,承顺帝原来有心思,是恨不能捏手里。
      如今自己龙体欠安。承顺帝又盼着大晋皇权安稳。
      这对于大赵朝,何尝不是一种保证。
      因为一旦承顺帝自己出问题,万一,但凡有一个万一。
      承顺帝是盼着大晋朝在外,也是对于大赵朝的皇权承袭加一重的保证。
      明明是青年帝王,可承顺帝也要考量了皇权的交接问题。
      立嫡立长,如今的承顺帝没有嫡子,他自然考量了长子。
      可长子的年纪,瞧着也不大。承顺帝心有担忧。
      在心头,承顺帝对于新唐侯想出使大晋朝。
      他在奏本上批了一个“准”字。
      联络有亲,大晋大赵的盟友关系,越深越好。
      同时,承顺帝已经有想法。他准备册立太子。
      这太子自然便是长子。
      至于长子生母,承顺帝准备册立为贵妃。
      宫廷内苑,添一位贵妃是小事。可册立了储君就是大事。
      燕京都,因为帝王一念,一时风起云涌。
      燕京都,内城,孔府。
      孔六姑娘从皇宫归家,她见过姐姐,也知道姐姐的烦恼。
      帝王下旨,晋封皇长子生母为贵妃。同时,还差内府安排储君的冠冕朝服等等。
      这不是暗示,这是明示。
      孔皇后心有不甘。于是,还是在妹妹跟前露了口风。
      一归家。
      孔六姑娘就寻了母亲倾述,她的嘴里,自然是讲一讲姐姐孔皇后的不容易。
      在孔六姑娘嘴里,孔皇后简直成了可怜的中宫。
      对于孔家夫人而言,自己的嫡长女成了皇后,自然是举家荣耀。
      可一旦陛下册立了太子,中宫的皇后就尴尬起来了。
      毕竟皇后年纪,早早晚晚,等着生下嫡子怎么办?
      太子一旦册立,想废黜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此事,我要跟你父亲商量商量。”孔家夫人安抚了一番小女儿。
      孔六姑娘得了母亲的一番保证,也是心安三分。
      尔后,孔六姑娘回了自己住的院子。
      一回去,孔六姑娘就招呼了奶嬷嬷,讲道:“嬷嬷,让甄娘子给我做了烤奶酪,我就爱她的厨艺。”
      “姑娘放心,奴婢这去催。”奶嬷嬷笑着应了话。
      这一厢,等着厨娘甄娘子做好了烤奶酪,孔六姑娘尝一番。
      “奶嬷嬷,唤甄娘子来。我亲自赏她。”
      孔六姑娘待甄娘子挺友好。那一份友好,让侍候孔六姑娘的奶嬷嬷也是羡慕的很。
      那当然,羡慕归羡慕,说是嫉妒,那是没有的。
      在心里,奶嬷嬷还是有一些惧怕甄娘子。
      在孔府诸人眼中,甄娘子是奶嬷嬷的亲戚。甄娘子能进府当差,也是走了孔六姑娘的奶嬷嬷孔氏的门路。
      可在心底,孔嬷嬷最清楚,哪是这甄娘子走她的门道。
      而是孔嬷嬷被威胁的。
      早逝的丈夫,独生的亲儿子。而这一个儿子又是一个赌鬼。
      赌鬼嘛,一旦输红了眼睛,爹娘都能舍了。
      可孔嬷嬷也无奈,她一辈子就得这么一个骨血。
      待将来,百年后,总归要让儿子祭祀血食与香火。
      总不能去了地下,还当一个饿死鬼?没名没份,走轮回路也不安生。
      对于孔嬷嬷而言,死后,有人摔盆这很重要。
      她信这个。
      或者说这一个世道里,人人都信,侍死如生。
      大环境如此,谁能不信?至少孔嬷嬷信的很。
      于是孔嬷嬷就让人拿捏了。
      甄娘子被唤到堂屋时,她恭敬向孔六姑娘见礼。
      “今个的烤奶酪不错,果然是草原的风味。”
      孔六姑娘笑道。
      “姑娘喜爱,奴婢荣幸。”甄娘子低头回话
      道。
      孔六姑娘使一个眼神,自然是贴身丫鬟给了赏。
      甄娘子得了赏,尔后,磕头,谢恩,告退。
      等离开了,甄娘子回了威望后。她打开了得赏的荷包。
      在荷包里,甄娘子瞧见一个纸条儿。
      拿过纸条一瞧后,甄娘子揉巴揉巴,她把纸条吞了下去。
      大赵朝,燕京都,内城,新唐侯府。
      养两日,万珍珠的情绪已经收拾过几番。她能勉强抑制了自己的伤心。
      人活着,总不能凄凄哀哀,那不是万珍珠的性子。
      一旦受了伤。万珍珠更想让敌人更痛。
      痛在敌人的身上,更容易让自己舒坦。
      “珍珠妹妹,我跟陛下请了恩旨。我近日将出使大晋。同时,也会迎了岳母大人来燕京都养老。”
      赵济世跟妻子讲了他的安排。
      “关于岳丈大人的身后事宜,我亲自去一趟。珍珠妹妹宽心,你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好好的调养。”
      赵济世揽了诸事,至于妻儿,虽留府里。
      可关于后绪的安排,赵济世也是多番的思量过。
      于是万嬷嬷等陪嫁,自然人人是得了赵济世这一位侯爷的吩咐。
      往后,万嬷嬷的任务就是照顾好小世子,还有小世子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