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书之家生子

  • 阅读设置
    第151章
      至于那一个小印,安康揣一揣,揣进了自己的兜兜里。
      等亲爹接过了好大儿给的小弓后,安康又走着小步伐,去拿了一本《孝经》,尔后,他将书籍递给了亲娘。
      “娘,给。”安康的声音带着奶味儿的小萌音。
      在小娃娃的记忆里,娘总是拿着书籍念给他听。
      于是在小娃娃的印象里,娘爱书。
      这不,拿着书籍,小娃娃就递给了亲娘。
      万珍珠接过了小小一本的《孝经》。她这会儿也是开心的。
      吉祥人在旁边唱着祝词,道:“小世子拿官印,官帽头上戴,福禄绵绵长。”
      “小世子拿长弓,勋爵军功贵,不忘祖宗业。”
      “小世子拿《孝经》,孝心感天地,孝顺爹娘恩。”
      此时此刻,吉祥人唱了好祝词。在场的宾客们自然也捧场,也是一一说一些吉祥话。
      在场诸人,谁都是捡着好话讲。
      入目之中,万珍珠听着的全是好话。这让人听着,忍不住的笑了。
      笑的开心入眼眸子的深处,实是真欢喜的。
      一场拭儿宴,一场皆大欢喜的聚会。
      待拭儿宴的抓周礼一过。做为主角的安康被抱回住的后宅里。
      此时,自然是东道主宴请诸宾客吃一吃席面。
      聚会嘛,不外首,吃吃喝喝。聚一聚,大家伙闲聊一番。
      至于送诸宾客之后,自家人还是再聚一聚。
      赵济世这儿,他与诸义弟在前院里,在书房里也谈一番话。
      赵济世与诸义弟们目前的情况皆不错。特别是赵济世做了兵部尚书后。
      那官威上来了,这是小事。
      拿着权柄,不说谋私利。可顺道的,那是替自家办一点小事。
      只要合乎了法理,赵济世不是不通融的人。
      “恭喜大哥。”
      诸义弟是一样的态度,都是恭喜的好大哥。
      赵济世也开心。瞧着长子周岁了。小儿一天一个样。
      能快快长大,平平安安,这是当爹的心愿。
      秋日,新唐侯府一场拭儿礼。
      也是秋日,中宫迎来孔皇后。
      万珍珠是命妇,是诰命。关于孔皇后的册封大典。万珍珠当然是要参加的。
      毕竟向皇后参拜大礼,这是大事。万珍珠避不得。
      皇后受领诸诰命夫人的跪拜大礼,这也是中宫皇后的荣耀。
      命妇皆于脚下臣服,对于皇后而言,也是一桩人生快事。
      做人上人的感觉,从来美妙的很。当然,做人下人的感觉,一般不会美妙的。
      宫廷内苑,凤仪宫。
      万珍珠不是头一回来。可惜,再来,凤仪宫已经换了主人。
      大赵朝册立新的中宫孔皇后。
      大晋朝,镐京都,内城,浑江公主府。
      万忠良回一趟府邸,陪一陪妻子。同时,也是安慰了妻子。
      牛二囡得着女儿的家书,听过女儿的劝。
      她的心思是动摇的。这不,牛二囡又跟身边的丈夫讲道:“珍珠一片孝心。夫君,要不,我们去燕京都生活吧。”
      在燕京都也有富贵日子,牛二囡是想见一见孙儿辈的安康。
      享受天伦之乐,这是牛二囡期盼了太久的事情。
      盼一盼,这盼成了执念。
      万忠良摆摆手,示意侍候的丫鬟婆子全退下。
      剩下来夫妻二人后,万忠良说道:“你糊涂。”
      “咱什么身份?”万忠良问道。
      “……”牛二囡沉默。
      “咱是闺女的亲爹,闺女是新唐侯夫人。咱在大晋,那是内相。咱去大赵,就成了一个缺了根的太监。”
      “你说说,你想女儿是大晋的公主,要这一个公主身份。还是想让女儿被人蛐蛐,说是一个太监的女儿,上不得台面。”
      万忠良一番话,越是说,越严厉。
      “……”牛二囡本来想开口的,瞧着丈夫的态度。她又闭嘴了。
      “你莫怨咱,让你在府里过日子觉得寂寥了。”万忠良叹息一声。
      “咱是为了小辈好。”万忠良的眼中有疲惫的神色。
      一朝天子一朝臣。
      洪福帝在时,不,应该说先帝在时。万忠良从来不愁宫廷之事。
      那会儿的帝王信万忠良。
      可如今的情况变了,小皇帝太年幼了。李太后与小李皇后把持着宫廷内苑的宫权。
      万忠良这一边,瞧着小皇帝还信任于他。
      可在心头,万忠良太清楚,这一份信任不够的。
      小皇帝貌似更相信了外祖家的王国舅。又或者是宫廷内苑里的身边近侍与奶嬷嬷。
      对于那些近身侍候小皇帝的人,万忠良没动的心思。
      万忠良瞧的出来。那些人手,有先帝留的,有王国舅送去的。
      那当然,也有李皇后塞的心腹。
      总之,那些人,
      可能是忠心于小皇帝的。可背后嘛,总有一个真主子。
      在这等混水里,万忠良累了。可他撑着,也是想着撑了一份体面。
      至于去女儿那里养老?万忠良不想。
      万忠良还想多给女儿和孙辈们积赞了家业。
      家业,当然是越多越好。
      同时,万忠良也是瞧着,李太后有心,那是一直拉拢于他。
      谁让李太后在朝堂上,那还是势弱的一边。
      镐京都,皇宫,昭阳宫。
      李太后与小李皇后一起,二人在吃茶。
      昭阳宫,如今是李太后住着。这一位太后娘娘不挪窝。
      于是小李皇后是跟小皇帝一起,还是住了泰和宫。
      “和贞,你跟天子一定要好好的。”李太后劝道。
      真是劝。
      在李太后瞧来,昨个皇后跟天子闹一场,没那必要。
      “我听姑母的。”小李皇后应一回话。
      “姑母……”小李皇后虽然应了话,这会儿又是神色变一变。似乎有话想讲。
      李太后摆摆手,让殿内的诸人退下。
      小李皇后见诸宫人退下了,殿内剩下姑侄二人。
      小李皇后讲道:“姑母,不是侄女任性。而是陛下跟前,有了媚主之辈。”
      “一个奶嬷嬷的女儿,让人心急了。”李太后问道。
      小皇帝跟前,奶嬷嬷的亲闺女当了近侍宫人。
      这等近侍宫人陪了帝王玩耍,照料帝王生活事宜。
      这让小李皇后心里扎了一根刺。
      青梅竹马,这等好感情可是小李皇后的向往。
      多插一个人,那算什么?
      “你糊涂。”李太后却道:“不过一介宫人。你不在意,当个物件就是。”
      “你在意,你跟天子闹腾,那才是抬举。”李太后对于侄女的闹腾,那是不满意的。
      “真不喜,寻着机会打发了就是。”李太后给了自己的态度。
      “只你得注意。一个小宫女打发前,她的生母,天子的奶嬷嬷你又如何打发走?”李太后问道。
      这才是李太后在意的。
      对于李太后而言,那天子的奶嬷嬷更可恶一点。
      “……”小李皇后沉默了。
      “你啊,应该装聋作哑的时候,又是扮了精明。”李太后虚虚一指,似是虚点了一下侄女的额头。
      这会儿李太后也心烦。
      朝堂上的事情,李太后得操心。宫廷内苑,关乎天子近前的事情,李太后还得操心。
      可最重要的在于,母子之情,李太后得维持好。
      谁让李太后不是天子的生母,她只是嫡母。
      这一个嫡母,还是继母。这身份很尴尬的。
      天子与太后的母子情份,中间靠着什么维系?
      除了名份,还有帝后二人的情份。
      对于帝后二人的情份,李太后看得极重。
      只不打发了天子跟前的奶嬷嬷,怕的就是伤了情份。
      或者说那奶嬷嬷的背后,也是有人的。那王国舅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李太后可是关注着的。
      镐京都,内城,简亲王府。
      简亲王在书房里跟幕僚商量一些朝堂上的事宜。
      只在幕僚退下后,简亲王在看了一些衙门的公文。
      对于简亲王而言,早些年,不得重用。
      在洪福帝晚期,才是提拔于他登高位。一朝先帝驾崩,简亲王成了宗亲代表的顾命大臣。
      如今也算是一人之下,诸人之人的位置。
      拿了大权在手,简亲王的日子很好过。就是这般的舒坦,权利在手。
      简亲王不是想放弃了权柄的。因为曾经没拿捏过。
      如今一朝拿在手,他不想放手的。
      “王国舅,李太后……”简亲王念叨了二人。
      朝堂上,这二人是掀不起大浪。或者说有简亲王在平衡。
      可宫廷内苑嘛,简亲王是听着不少的风声。
      不止是简亲王府的势力在打探消息。简亲王还有一位好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