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春枝窈

  • 阅读设置
    第63章
      回了家里,一阵阵寂寥之情往上涌,心里一阵阵酸痛。
      好好的一大家子人怎么就成这样了。
      萧玦……
      他又想起萧玦,诸事因他而起,或许没了萧玦,他的家人就安宁了。
      他或许是程肃珏,或许不是。
      只是常青不能容许有人再继续破坏他的家庭。
      他要站出来保护这个悬悬欲坠的家,正如七年前那样,即便被人唾骂,他也要守住。
      【作者有话说】
      庆王有大计划,很忌惮萧玦,所以就效仿宣文帝想嫁自己的女儿过去拉拢他,但是萧玦已经有正妻了,所以庆王就想着让两个女儿去做妾。
      他不是很在意女儿在夫家的身份,他只在意女儿对他来说有没有用。
      他是纯粹的垃圾。
      第47章
      出发近十日,终于是到了岱庙。
      音音他们先在此处住下,等着宣文帝。
      宣文帝到达后要在此处斋戒三日,随后去到泰山下方的社首山。
      着皇帝衮冕,献玉册、玉牒。
      由史相宣读祝文,随后百官跪拜。
      最后将玉册、玉牒埋入地下。
      第二日凌晨宣文帝自岱庙乘步辇出发,登山顶。
      山顶有以五色土所筑三层祭台,宣文帝独登祭台先祭昊天上帝神,献苍璧、青帛。
      再祭五方帝。
      最后藏金册于山顶石匣。
      至此礼成。
      随后还要立碑,赏赐随行群臣。
      命妇只参加社首山的禅地祭礼。
      住进岱庙音音便松了口气,心情也放松不少。
      这附近风景优美,景色怡人,音音便想着出门看看。
      萧玦和随行的大臣们商议着封禅祭礼的大事,音音便带着绸儿出门去了。
      岱庙角楼高耸,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公主快看,那颗星好亮,比咱们在京城看的还要亮。”
      音音噘嘴:“傻绸儿,星星都是一样亮的,怎会在京城不亮,在这就亮了。”
      绸儿不信:“分明是更亮一些的,公主快看。”
      音音抬眼看去,果然亮的很,硕大一颗星,在深蓝夜空中熠熠生辉。
      “是哦……怎么这样怪。”
      音音记忆中这星星确实没这么亮。
      “京中灯火亮些,就衬得星星不那么亮,岱庙远离闹市灯火,看这太白星就格外亮一些。”
      一道男声忽然想起,音音回头看去,居然是史齐,他不知什么时候也上了这角楼。
      三月底天气还是凉的很,音音裹着斗篷想赶紧躲开他下楼去,却见他远远地拱手行礼:“公主妆安。”
      他还是第一次貌似恭敬的给自己请安。
      音音微微愣神,随后轻声:“小史大人请起。”
      绸儿看向史齐,眼神中还有怀疑,史齐身后倒是还跟着阿忆,他也并未要求二人独处,绸儿这才稍微放下些心。
      他二人立于角楼之上,相距将近一丈远。
      音音略垂着头,双手交叠显得有些紧张,史齐负手而立,看着远处灯火,神色淡然。
      “我……”音音想找借口离开,扭过头却蓦然与史齐对视上。
      史齐微笑:“臣前往檀州之时曾见两小童,女童年幼口齿不清,将哥哥唤作锅锅,男童年长些,不断纠正她……”
      他淡笑着,说出些让音音摸不出头脑的话。
      见她眼神略显疑惑,史齐轻声解释:“只是觉得有趣,说出来哄公主一笑。”
      “哦……”
      音音垂首不语,也不觉得有趣。
      史齐垂眸看着她,目光晦涩难懂。
      他看着眼前十七岁的少女,总是能透过现在的她看见她小时候的模样,就像看见路边那个口齿不清的少女时,旁人未必在意的画面,他却会心一笑。
      幼时她总跟在自己身后,八九岁的孩子还没换完牙,就那么迟锅锅,迟锅锅的叫他。
      须臾刹那,那已经是将近十年前的事了。
      史齐收回视线:“听闻公主跪坐于宣德门前为彭城长公主请愿,臣深感敬佩。”
      音音摸了摸鼻子:“元章……襄城公主也去了。”
      史齐不语,角楼中流淌着令人不适的宁静。
      音音深呼吸,随后面向他,微微屈膝:“夜深露重,小史大人也早些回去吧,彭城公主会担心的。”
      她缓缓朝着门口走去。
      史齐的手在阔袖下握紧了拳头。
      说点什么,随便说点什么,好留住她。
      上次说话还是在自己的大婚九盏宴上,史齐眼睁睁看着萧玦将音音抱走,无能为力。
      他能接受自己败给萧玦,也能接受音音对自己的厌恶。
      可如今她就在自己眼前……快说点什么,好留住她。
      数月的分别让他变得莽撞,走上角楼之时他脑中一片空白,甚至没想好以什么话开头。
      目中无人的天之骄子很少让自己陷入这样的窘境。
      可他只是想和她好好说说话。
      娇小的身影缓缓迈下台阶,史齐看着她,双眉紧锁,手颤颤伸出,却又颓然垂下。
      “音音……”他终于开口。
      音音站在台阶上,茫然回头,月光像一层银纱,轻轻覆在她的面庞上,杏眼睁得略大些,眸子里盛着月光,映出几分不解的朦胧。
      长睫随着眨眼的动作轻轻颤动,音音眼神中没有复杂的情绪,只是稍显疑惑,等着他后续的话。
      史齐喉结动了几动,好似很难开口:“你,怪我吗?”
      一阵夜风拂过,她耳畔的一缕发丝飞扬起来。
      浅浅的笑意如同往平静的水面投了一块小石头,荡开几圈不微不可见的涟漪。
      头顶的步摇微微晃动,声音落入史齐的耳中,仿若天籁。
      她轻声开口:“我回去了。”随即转身下了楼梯。
      角楼上,史齐长叹一口气。
      右手轻轻抚上胸口,左手撑住栏杆。
      阿忆上前一步:“公子……”
      他摆摆手:“无事。”
      他呼吸几次,终于调整好心情,压下泛红的眼眶,轻声问向身侧:“阿忆,你知道刻舟求剑的典故吗?”
      阿忆:“自是知道的,楚人渡江,佩剑落水,于是在船上做了标记。船靠岸之后楚人从有标记的地方下水捞宝剑,无功而返……”
      史齐回头看他,脸上带着淡淡笑意:“我就是那愚蠢的楚人。”
      阿忆听不懂史齐的话里有话,却知道公子为何伤心,于是劝道:“公子莫要……莫要自惭形秽。”
      史齐漠然陈述:“她是至纯至善之人,我本性卑劣,本就配不上她。”
      ……
      音音下了角楼,抚了抚胸口,看向绸儿:“史齐是不是怪怪的。”
      绸儿重重点头:“自打进京之后,这几次见面,奴婢只觉得小史大人越来越怪了。”
      音音不解。
      音音叹气。
      方才朝着住处走了两步,就见不远处亭中有个高挑身影,再走了几步才看出是谁。
      原来是元章。
      音音心头一紧,回头看去,见这亭中正好能望见角亭。
      ……这夫妻二人怎么就盯上她了。
      音音不停叹气。
      她想装作没看见,快步走开,却被元章叫住了。
      “元音。”
      她声音冷冷的。
      音音停下脚步,转头看她。
      元章倒也没强迫她过去,反而她从亭中走出来到音音面前。
      她成亲也有数月,人有些消瘦,与冯贵妃相似的面庞多了几丝清冷之意,眼神中没有了以往的活跃色彩。
      深色的眸子像是一汪死水,再泛不起任何波澜。
      “我要同史齐和离了。”
      她静静地说出惊世之语。
      音音瞪大眼睛,不禁疑惑:“为什么?”
      看着她惊讶的面容,元章反而轻轻微笑起来。
      “你真不知道为什么?”
      她笑的并无揶揄之意,好似只是惊叹音音的天真。
      元章淡淡:“我不如母妃聪慧,摘不清爱与拥有。”
      “在陪他演几日举案齐眉的夫妻,回京我就要提起和离之事了。”
      她抬头看向角楼中负手而立的史齐。
      史齐之于元章仿若天上月,可史齐也有自己的月亮。
      她又缓缓上前几步。
      “你幼年失母,比我不幸……却也比我幸运。”元章真心道:“世间多怨偶,可你有一个真心的爱人。”
      元章微微眯起眼睛,看着比自己矮了些的音音。
      “嗯……我果然很讨厌你。”
      音音错愕,瞪眼看着元章,一跺脚:“我,我还讨厌你呢!”
      元章淡然轻笑,转身离开。
      音音看着她的背影,静静沉思。
      大家都长大了,元章没有了幼时的嚣张跋扈,她自己也渐渐褪去天真。
      ……所有人都往前走了,包括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