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冬阴功信徒撒野指南

  • 阅读设置
    第61章
      妇人没停留,一拧油门,消失在了弯角处。
      哑女继续往前走,她想走到大路上去,这样随便坐哪辆双条车,都能到车站或者河边。
      可又有一辆摩托车停在了哑女面前。
      还是那个大姐!
      她语速很快,干脆利落喊哑女上车:“前面很多野狗,你自己不安全。要去哪儿,我送你吧!”
      哑女犹豫了一下,捡了根树枝,在地上写:“车站。”
      “噢咦——”大姐夸张地感叹,“你知道路吗?车站在相反的方向,你这再走就没有路了。”
      “快上来吧!”
      这次,哑女没推辞。顺从地坐上了摩托车后座,闻着大姐身上好闻的椰浆香,她觉得有些开心。
      等把哑女送到车站,大姐还从口袋里掏出钱包,从一把零钱里抽出两张20的,叮嘱哑女去买瓶饮料。
      “你有钱买车票吗?”
      哑女点点头。
      大姐才放心走了。
      哑女对着她的背影双手合十,学着皮拉吨的样子,对着口型:“祝您发财。”
      她原本打算偷辆摩托车的,现在她完全打消了这个念头。
      汽车站缩在巨大的蓝色顶棚下,一进去,汗味、廉价香水味和油炸食品味混在一起。
      哑女转来转去,终于找到清苔府的标志,她挤到售票窗口不远处,隔着队伍张望,玻璃上用红色胶带贴成车型和价格:大巴,200铢。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裤兜,除了大姐刚给的40铢,里面只有几枚硬币。
      偷?可行吗?这么多双眼睛,就怕被警察亭注意到。
      哑女目光投向汽车站对面那个热闹的小市场。
      她的眼睛像雷达,扫过每一个摊位,每一个口袋,每一个可能松懈的瞬间。
      就在这时,她看到了那些在生活的夹缝里,靠着展示伤口和不幸来换取生存的人。
      市场入口的阴凉处,几个身影格外扎眼。
      一个穿着旧校服的少年,胸前挂着的硬纸板写着“贫困学生,求助学费”,他大大方方地唱着歌吸引行人;几步之外,一个盲人老者,被一中年女人搀扶着,女人手里拿着个奶粉罐,边走边讨要着。
      路人偶尔驻足,硬币落入碗底或纸盒,发出清脆或沉闷的声响。
      哑女站在一个卖二手衣服的小摊后面,隔着五颜六色的polo衫,观察思索着。
      靠什么?她问自己。
      自己是个哑巴,声音恢复过像一场幻觉,总不能装盲人吧?
      对,装盲人!一个看不见的、无声的、需要怜悯的弱者。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放下戒心,掏出那点微不足道的善心?
      念头一旦成型,行动便有了方向。
      她从便利店门口的垃圾桶里,捡了个别人不要的纸盒子,拎着纸盒子闪进了便利店。
      一进去,冷气扑面而来,混杂着冷藏饮料和速食便当的味道。
      店员正埋头整理货架,听到开门声响机械地喊了句“欢迎光临”。
      哑女迅速闪到监控死角,背对着店员,从货架上的文具区“借”了一支圆珠笔。
      她写:盲人学生,请捐款。
      好家伙,这下既是盲人,又是学生,双重“保障”。
      提着这个简陋的道具,她走出便利店。热浪重新包裹全身。
      她在路边捡了根还算直溜的树枝,权当盲杖。
      闭上眼,世界瞬间陷入一片混沌的橘红。
      各种声音被无限放大:摩托车的轰鸣,小贩的叫卖,孩童的嬉笑塑料拖鞋拍打地面的啪嗒声……
      她学着记忆中盲人的样子,用树枝小心地探着前方的路,脚步迟疑,身体微微前倾,纸盒紧紧抱在胸前,像抱着最后的希望。
      刚开始几步,笨拙得像个刚学步的婴儿,差点撞到路边的彩票摊。
      一个急转弯,一辆青少年骑着的改装小摩托,排气管轰鸣,紧贴着她的衣角呼啸而过。
      热风卷起尘土,扑了她一脸。
      巨大的恐惧让她几乎要本能地睁眼跳开,但牙齿死死咬住了下唇,硬是没睁开。
      同一时间,一只粗糙但有力的手猛地将她拽了回来。
      “哎哟!水牛!不长眼啊!撞到人怎么办!”一个带着浓重口音的阿姨,声音尖利地斥责着那个骑手。
      骑手是个染着绿毛的半大小子,大概也被吓了
      一跳,尴尬地挠挠头,嘴里嘟囔着道歉。
      他瞥了一眼哑女紧闭的双眼和手里的纸盒,忙不迭从裤兜里,摸出一张20铢纸币,塞进了盒子里。
      “对不起啊。”
      阿姨还在喋喋不休地数落着,转头看向哑女时,语气立刻软了下来,怜悯道:“造孽哦,这么年轻就看不见了,家里也没个人跟着?一个人多危险啊……”
      她絮叨着,也往盒子里塞了10铢。
      首战告捷!硬币和纸币在纸盒里碰撞出悦耳的声响。
      哑女紧闭着眼,双手合十,朝着声音的方向深深弯下腰。
      阿姨叹了口气,竟没有立刻离开。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自然地扶住了哑女的胳膊,“走走走,学生,这里车多人乱,你跟着我,找个方便坐的地方。”
      不由分说,便搀着哑女,熟门熟路地穿行在嘈杂的市场里。
      哑女顺从地跟着,脚下是坑洼不平的路面,鼻尖是各种气味混杂的洪流。
      她们穿过卖活鱼的血腥摊位,绕过堆满热带水果的香甜角落,最终停在了一条人流量明显更大的岔路口。
      这里是市场东区和西区的交界,也是行乞者的“黄金地段”。
      “喏,就这儿,别乱跑啊。”阿姨拍了拍哑女的手背,把她安置在路边,一个稍微干净点的水泥台阶旁。
      哑女抱着她的纸盒,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在旁边坐下。
      人潮如织。有人步履匆匆,视而不见;有人驻足片刻,目光扫过,带着审视或同情。
      每当有硬币或纸币落入纸盒,她都双手合十,朝着施舍的方向,深深地将上半身弯下去。
      一个多小时后,估摸着差不多了,她借着又一次鞠躬的机会,眼皮飞快地掀开:纸盒里花花绿绿,有硬币也有纸币,多是10铢20铢的,竟然还有张50的!
      大脑高速清点,绝对超过两百铢了!
      她快地将纸币和硬币理顺、卷起,一股脑地塞进自己裙子口袋里。
      纸盒瞬间轻了不少,但她依然紧紧抱着,再次“摸索”着站起身,树枝重新点地,闭着眼,谨慎地“挪”出了市场。
      直到拐过一个弯,确信自己脱离了市场里可能的视线,她才睁开双眼。
      阳光刺得她瞬间眯起了眼,世界重新变得清晰。
      她迅速环顾四周,辨别方向,然后快步向汽车站走去,脚步轻快了许多。
      去往清苔府的大巴带着一股陈旧的皮革味道。
      她买好票,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把那个空纸盒塞进了前排座椅背后的网兜里。
      车子启动,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窗外矮楼和杂乱街景开始缓缓后退。
      刚松了一口气,一股劣质古龙水的刺鼻香气就强势地挤了过来。
      一个穿着蓝色衬衫的中年男,头发抹得熨帖,冲着哑女笑笑。
      车子开了不久,男人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往哑女这边蹭。
      哑女不动声色地往车窗边缩了缩,几乎要把脸贴在玻璃上。
      售票员过来查票,顺便发放用塑料盒装着的简易午餐——猪肉末或者炒米粉。
      哑女接过,放在腿上,没有吃。
      售票员查完票离开后,旁边的男人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眼睛一亮。
      他刚才看到,哑女选饭时打的手势。原来是个哑巴!
      这个情况似乎瞬间卸下了男人最后的顾忌。
      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粗糙的手指状似无意地拍了一下哑女的肩膀,在她挪开时,那只手又顺势滑下,用手背蹭了蹭哑女放在腿上的手背。
      哑女猛地抽回手,像被烙铁烫到,嫌恶地狠狠瞪了他一眼。
      那眼神冰冷锐利,带着无声的警告。
      男人却只是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嘿嘿笑了两声。
      哑女觉得好笑,看起来那么干净的一个人,竟然这么脏。
      大巴在烈日下行驶了几个小时,终于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服务区停下休息。
      车门一开,憋闷已久的乘客争先恐后地涌下去。
      哑女也想下车透口气,顺便上个厕所。
      然而女厕所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龙,队伍甚至蜿蜒到了停车场的马路上。
      大巴只停二十分钟。她焦急地看着表,又看看那缓慢移动的长队。
      她的目光扫过停车场角落,那个挂着轮椅标志的独立小门。门口空空荡荡。
      犹豫只在脑中闪过一瞬,她立刻拔腿跑了过去。
      推开门,里面空间狭小但还算干净。
      她想反锁门,门却被猛地从外面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