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鬼捉鬼,我赚钱

  • 阅读设置
    第4章
      方子中所用的药草极为普通,只一样,有些奇怪。
      名曰:一脉血肉。
      王家试了多人,不见奇效。
      兜兜转转,他们又想到妙常这个近在眼前的私生子。
      昨日,妙常听完王家所说,义正言辞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小僧不敢损伤。”
      王富商热络地拉起他的手嘘寒问暖:“大郎,我就是你的阿耶。只要你救活小郎,你便是王家的大功臣。”
      几个人假惺惺的面目令人作呕,妙常冷漠地看着面前的至亲:“如施主当年所言,小僧的生母是千人骑万人枕的青楼妓子。一个只值一贯钱的妓子,生不出金贵的王家大郎。”
      端木岌听完来龙去脉,眸色讥诮,骂道:“蠢货,两记耳刮子便哭了个半宿,还把命丢了。”
      未进太一道前,为了在众多的兄弟中脱颖而出。
      别说巴掌,他连棍棒也能笑着咬牙接下。
      离正殿尚有几步,妙善轻轻叹了一口气:“唉,他并非因为巴掌哭……而是觉得自己身为儿子,未尽一日的孝道,却出言辱没拼死生下他的阿娘罢了。”
      朱砂小声与罗刹抱怨:“端木岌那破嘴,*跟淬了毒一样。”
      罗刹开心接话:“朱砂,我与他不一样。阿娘常夸我的嘴,跟抹了蜜似的。”
      “……”
      正殿外,一众官差簇拥着一个官服男子站在柱子旁。
      男子掩鼻的手帕,光彩动人,观者炫目。
      端木岌家中便是丝绸商,一眼认出手帕出自高昌国年初所献的浮光锦。
      一匹浮光锦,尚衣局为神凤帝做了一件襦衫。
      剩下的料子做成手帕,赏赐给了朝中官员。
      而鄂州官员中,得到手帕之人,只有刺史林景隆。
      思及此,端木岌上前行礼:“太一道玄玉见过林刺史。”
      男子确实是鄂州刺史林景隆。
      辖管之地出了两桩人命案,且与恶鬼有关。
      自妙行死后,林景隆辗转反侧,生怕神凤帝降罪于他。
      昨日听闻太一道来了两人,好不容易才安睡一宿。
      不料,一早从手下口中得知。
      这哑子庙,又死了一人。
      林景隆来时头痛欲裂,他这官位,眼看着便要到头了。
      为防被罢官,他听从手下司马的劝告,带着官差来此查案捉鬼。
      好歹功过相抵,贬去旁处做官也行。
      眼下,林景隆看着面前的三人,奇道:“敕令中说有两人,不知另一位道长是谁?”
      朱砂上前:“太一道玄机见过林刺史。”
      自神凤帝继位,女子抛头露面已不足为奇。
      不过,林景隆乍然见到朱砂,仍微露不满:“怎来了个女冠?”
      朱砂嫣然一笑,凑到林景隆面前:“林刺史的问题,我答不上来。等我回到长安,定一字不落说与师父听,让她派人来一趟鄂州,好好为林刺史解惑,如何?”
      太一道天师姬璟也是个女冠,还是个睚眦必报的小心眼女冠。
      他今日之言,若传到她的耳朵里,无异于自寻死路。
      林景隆胸闷气急:“你……”
      端木岌见朱砂刻意刁难林景隆,有心为他解围:“林刺史,与我同行之人,是师弟玄规。他连日奔波生了重病,如今在医馆治病。玄机来此,应是为了你的赏金。”
      林景隆懂了。
      这女冠瞧着伶牙俐齿,正义凛然,原是个贪财的乞索儿。
      趁三人争执,罗刹先一步入殿,开始查看妙常的尸身。
      七窍无鬼炁,致命伤在后脑勺。
      若他猜得没错,凶器应是一把木槌。
      奇怪的是,妙常有武功在身,不大可能毫无防备被人偷袭。
      罗刹悄悄拉扯入殿的朱砂:“没有鬼炁。”
      朱砂:“我方才听仵作向林刺史禀告,他死在子时初,凶器是庙中击鸣大磬的木槌,凶手接连击打了十余下,才将他打死。还有,凶手曾割下他的头,当做蹴鞠来回抛……”
      两人站在鼓前,环顾四下。
      整个大殿宛若炼狱,血溅得到处都是。
      凶手逃走时,甚至将妙常的头,端正地摆放在蒲团上。
      顺着那颗血肉模糊的头往上看,释迦牟尼佛像双眸染血,跏趺坐于六方莲台之上。
      目露哀伤,似乎多有不忍。
      饶是鬼的罗刹,乍然见到此景也觉可怖:“凶手应极恨他,才做出此等杀人辱尸之事。”
      朱砂盯着佛像胸前的几处血迹:“倒是奇怪,凶手闹出如此大的动静,竟然无人听见。”
      禅房离正殿并不远,庙中三人即使酣然入梦,总该应听见一点声响。
      十步之外,端木岌与林景隆谈笑风生,朱砂拉上罗刹转身去了庙中问人。
      第一个问的人,是发现尸身的妙善。
      此刻,他正被林景隆带来的官差团团围住,数十人围着他厉声盘问。
      妙善本就老实巴交,在官差的连番逼问之下,只得双手合十跪在地上求饶:“我不是凶手……”
      官差乐于见到他的可怜样,抽刀横在他身前,如逗猫狗一般戏弄他。
      讥笑声此起彼伏,朱砂走上前,踹开其中一人:“滚开,这案子归太一道管。”
      有一个官差适才听到端木岌之言,知晓她是为了赏金而来,出言讥讽道:“敕令中,可没有你。”
      朱砂:“罗刹,把太一道的令牌亮出来,给他们开开眼。”
      罗刹从腰间的槃囊中掏出令牌,并未细看便握在手中,往官差面前一晃。
      朱砂指着令牌:“睁大你们的狗眼,给我瞧仔细了,这可是天师令。敕令中没有我,是因为我是太一道派来捉鬼的特使!”
      为首的官差首领认出天师令,慌忙跪下行礼,然后带着所有官差离开。
      罗刹以为朱砂又在诓人,憋着笑收起令牌。
      结果,一细看才发现这块令牌与昨日那块令牌完全不一样:“朱砂,令牌怎么不一样?”
      朱砂回头摸摸他的俊脸,一脸无辜:“因为这块是真的,里面还有天师符。”
      天师符,开天门,斩百鬼。
      所以天师符,又名斩鬼符。
      罗刹双手微颤,几欲哭出声:“是,我是偷偷骂过你几句。可你也太歹毒了……”
      怪不得今日他总觉浑身无力,心气不顺,原是因身上揣了张斩鬼的天师符。
      儿似母,罗刹泫然欲哭的样子,一如美人凭栏垂泪,我见犹怜。
      朱砂捧着肚子哈哈大笑:“傻子,这块也是假的。我要真有天师令,早拿去换金饼了。”
      “骗子!”
      妙善慢慢起身,对着朱砂不住作揖道谢:“多谢施主相救。”
      朱砂扶他去侧殿的一处角落歇息:“除了鼓声,你还听到过旁的声音吗?”
      妙善点头:“找去正殿前,我曾听到一个人喊另一个人的名字。”
      “什么名字?”
      “商戚。”
      他只听到这个名字,之后便没了声音。
      罗刹问起其他人昨夜的行踪,妙善一一作答:“我操劳惯了,晚睡早起又浅眠。我记得,妙常哭到亥时初睡下,妙福师兄亥时中开门去了香积厨,但不到一炷香便回房安寝。师父每日睡得最早,等我亥时末睡着时,尚能听到他的鼾声。至于妙常何时出门,我真的不清楚。”
      朱砂正欲追问,端木岌背着手,踏着悠闲的步子走来:“案子破了。”
      第4章 希恶鬼(四)
      ◎“师姐,好久不见。”◎
      在朱砂和罗刹走后,仵作发现妙常的大腿处有一道伤痕。
      一道有人曾试图割开取肉的痕迹。
      朱砂:“你怀疑是王家所为?”
      端木岌颔首:“是,他们有动机有能力。小儿子命悬一线,举手之劳而已,大儿子却不愿搭救。若换作你是王家人,你难道不会生气?”
      对面的朱砂与罗刹眨眨眼睛,齐齐摇头。
      割肉救命之说,本就是天方夜谭。
      此等骗术,最是简单。
      横竖一个字:赌。
      赌人活,他便是华佗在世;赌人死,他便是回天乏术。
      反正生死,他皆有理。
      那个所谓的游医,看准王家救人心切又有家财,这才写下一个看似简单的方子。
      若王小郎误打误撞活了,王家必然感恩戴德。
      若王小郎不幸死了,游医大可推说是王家找的一脉血肉不对,与他的方子无关。
      实实在在,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端木岌面露不满:“和你们说了也白搭。林刺史已派官差去王家抓人,他们是否是真凶,一问便知。”
      罗刹一听这话,赶忙牵走朱砂:“走走走,我们再去问问另外两人。”
      朱砂应好,任由罗刹握着她的手离开。
      端木岌盯着两人的背影,神色有些恍惚。
      他是朱砂的第二个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