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越做纨绔[科举]

  • 阅读设置
    第144章
      那钱教谕原本醉醺醺的,听到拐卖良家妇女,自己还愣了下,直接给钱娘子一巴掌:“什么时候的事!你怎么不早说!”
      都过去好几年了。
      她想着没事,就帮忙隐瞒。
      再说,也不是钱闯的错。
      事到如今,谁也不能逃避了。
      钱教谕咬牙,对钱娘子道:“这些年攒的银子呢,你都换成金子了吧,全都拿出来。”
      钱娘子捂着脸摇头。
      不行啊。
      这么多年挣来的金子,不能交出去。
      “不然你儿子就要死!”
      “纪霆跟知州关系好!肯定会为了他重判的!”
      “为了救儿子,只能舍下这么多年的家业了。”
      如果外人看了,可能还觉得,这家人宁可舍弃金子,也要救人,实在是不错。
      那纪县令反而是个威逼利诱,贪人钱财的。
      可这一个教谕。
      手里面几匣子金子,到底哪里来的。
      这就不用多讲了。
      等钱教谕背着沉甸甸金子出门时,又回头找出几个账本。
      他家完了。
      雷家也别想活!
      可他刚出门没多久,雷家人便悄悄跟上。
      气得雷老吏大骂钱教谕不堪用。
      教谕家距离衙门并不远,这还是大白天的。
      雷老吏手下也不能直接阻拦。
      “都这个时候,还不拦着?!等他去告状吗!”
      “去,直接杀了他都行!”
      “到时候扔到郊外,反正城外那么多匪盗,谁也不能追究到底。”
      雷老吏手下叫苦不迭,只得跟在后面,直到一个不算僻静的小巷出现。
      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
      冒着被人发现的危险,也要把钱教谕拦住。
      这账本终于被他拿出来,是绝佳的机会。
      雷老吏用账本威胁钱教谕,这位教谕自然也有自己的账目。
      双方一直僵持。
      只等钱闯放出来再说。
      大家都想着,钱闯顶多关上半个月,谁知道一拖再拖。
      还是那贺捕头有法子,把钱闯身上大小案子全都抖出来。
      这才有理由关押。
      现在钱闯都要送到州城问罪,直接打破其中平衡。
      待到小巷时。
      钱教谕只觉得背后发凉,被几个大汉死死按住。
      他本就酗酒,浑身无力,根本挣扎不动。
      背上的金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整个人呼吸微弱。
      直到贺捕头带人赶到,大喝一声:“光天化日之下,难道要谋财害命?!”
      此话的一出,钱教谕才得以呼吸。
      “雷家的人!为什么要来谋害钱教谕?!”
      “来人,把雷老吏带到衙门问话!”
      钱教谕脑子忽然清醒。
      完了。
      此乃一石二鸟之计。
      他们都中计了。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着被审判。
      而
      拥有生杀大权的,是纪霆纪县令。
      能考上状元的人。
      怎么会是傻子。
      这位状元郎,不止会写文章。
      接下来一个多月里,民间一边修水渠,一边讨论这场堪称闹剧的官司。
      先是教谕儿子撺掇粮商离开,想让县令吃瘪。
      然后是这钱闯被捕,引出拐卖人口的案子。
      再接着钱教谕拿着自己这些年贪污的金子账本去衙门赎罪。
      却被雷老吏的人拦住,试图谋财害命,当街行凶。
      最后雷老吏,还有他娘子全都牵扯进来。
      在他们身上的贪污案,贿赂案,甚至人命案,都不止一桩。
      他们这些年,收钱做了多少乱七八糟的买卖,听着都触目惊心。
      这次也算是一网打尽。
      从他们家中搜出的钱财也不计其数。
      “怪不得官府给劳役的伙食好了些,还加了肥肉。”
      “衙门查抄之后就有钱了,怪不得。”
      “不是,县衙没有查抄百姓的权力,听说是他们为了脱罪,主动上缴的。”
      “都一样,反正都是民脂民膏。”
      “查抄那么多,就给我们几块肉啊?”
      很快他们就知道,不止这几块肉。
      因那钱教谕自己身上也有案子,主动请辞谢罪,想保全自己跟儿子。
      教谕位置空下来后,便给了一个姓杜的夫子,他也是个秀才,在县学多年了,最近一直在慈幼院教书。
      杜夫子完全没想到,这教谕位置,会落在他头上。
      虽说州城那边还在走程序,可他已经领了职务,人人都喊一句杜教谕。
      之前有个临阵脱逃的夫子,在家气得差点没咽气。
      更让杜夫子没想到,纪县令还说,让他准备准备,县学七月份招生,而且要分三个科目。
      文科,理科,以及武学。
      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的人才进行招生,以及找到合适的夫子。
      文自然是四书五经,这里的理指的则是数学天文之类。
      武学不用讲,此处近邻雁门关,想找武学夫子,并不算难。
      反正纪霆只给了个大方向,让杜夫子斟酌好了再来找他。
      在其位谋其事。
      若他做不好,那就换能做的人来。
      相信杜夫子,一定会把握好这个机会。
      众人这才知道。
      纪霆并非不扶持县学。
      甚至早就有了想法,只是那钱教谕不合适罢了。
      钱教谕做了教谕多年,如今等着被判刑,他儿子少不了牢狱之灾。
      是他这么多年的报应。
      现在弊病清除,县学终于提上日程。
      其中文科偏科举,理科偏实用,武学则跟附近雁门关有联系,更好就业?
      放在其他地方,报名武学的人或许比较少,但在这,还是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那边几个将领主动联系纪霆,想推荐几个武学夫子。
      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将,有真本事,就是身体有些残疾,不能再上战场了。
      他们一直想帮手下找点事情做,好养家糊口。
      现在这位置,好像正好合适。
      纪霆抽出时间,专门见理他们,见确实有真本事,就留了下来。
      到时候也由他们挑选习武的好苗子,到时候还能去武举。
      虽说穷文富武,开武学科目也要不少银钱。
      但没有关系。
      谁让收了钱教谕的金子,以及雷老吏贪下的银钱,就足足够了呢。
      可别小看这些贪官污吏。
      就跟那老鼠一样,日日偷夜夜拿,累积起来的财富,足够衙门做很多事了。
      一直到五月份,门北县今年的劳役彻底结束。
      不少服劳役的男丁,甚至还壮实了些。
      一边干活,一边吃肥肉,身体肯定好啊。
      “最漂亮的,还要是这水渠。”
      “看这水,多好啊。”
      大家或许夸不出什么有文采的话。
      可句句真心实意。
      他们这些种地的,不求弄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
      只要给他们种子,给他们土地,给他们水源。
      他们就能活,他们还能活得很精彩的。
      有些水渠没修完的,各村也组织自己修,不过要等到天气没那么热的时候,大家一起出力。
      他们纪县令修水渠确实有真本事。
      标注要挖的地方,一挖一个准。
      要么能找到之前废弃的沟渠,要么水流方向更顺畅。
      这般能力,可不是谁都有的。
      等到天近黄昏,大家喊着:“快回家吧,关紧门户,要是有异动,记得喊人。”
      村中众人连连答应,夜间巡逻的村民已经准备好了。
      自这一代匪盗躲起来,他们习惯这样的生活。
      天稍微暗了些,便直接回家,不敢出去一步。
      若是谁被掳走,家里可要倾家荡产来救的。
      谁家也承担不起这般损失。
      大家因种子的事,那么感激纪大人,就是粮商们来了,他们就不用出门。
      否则这路上,很容易人财两空。
      战乱过后,山贼土匪极多。
      有些是趁着战乱做了恶事,回不了头的。
      有的干脆就是穷凶极恶的匪徒,从监牢逃出来的。
      还有一些为逃兵。
      这一伙人聚在一起,肯定没有好事。
      也因为他们,门北县的商人们,基本不敢过来。
      来也要雇人雇马。
      成本太高了,多数人并不愿意如此麻烦。
      钱跟命什么重要,大家心里都明白。
      纪霆跟边关将士回信的时候,也提了门北县附近山匪的事。
      换做之前,那边肯定不会回复。
      别说门北县了。
      整个朔州一带,就没有例外的。
      朔州山多,这些人往山上一躲,谁都抓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