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越做纨绔[科举]

  • 阅读设置
    第27章
      纪霆写得认真,不少人都把目光放在他身上。
      尤其是昨天听他讲故事的同龄人。
      听他讲马行街金翅猃的故事,本以为他是个纨绔,没想到人家直接拿了个背默第一!
      在宜孟县这种学风极盛的地方,背默第一,足以让所有学生敬佩!
      所以纪霆第二日考试,大家便过来围观。
      要说在空地上考试的,周围又是官员,又是长辈,还有玩乐的同辈。
      很多人根本静不下心答题。
      纪霆肯定不在其中,他把熟悉的题目认认真真作答解意。
      不太熟悉的,只说明其中意思,绝不再延伸,省得搞错。
      就比如出自《论语》的,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意思就是,高位者做了表率,下面的人谁会不端正自己的态度呢。
      这句话属于简
      单,很好解意。
      倘若再能说出些典故就最好了,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广纳贤才,破格提拔出身低微的贤士,所以有了更多贤士来投,这才有商鞅变法等等。
      在能拿分的题目上多多拿分,最难的三题则只解表面意思。
      比如最后一题出自《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这一篇为哀公问政,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答如何治理国家,又说治国要准确把握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又在于是否理解“仁”。
      题目这一句话,便是解释什么是仁。
      仁,跟自己,跟自己家族,跟自己的行为,以及尊敬贤能,亲爱亲族之间的关系。
      这还只是最浅显的解释。
      而且这句话如何解意,古往今来有无数版本。
      纪霆甚至不知道,主考官主持的哪个版本,所以并不往深了写,只把表面意思说了,以及前后文综合起来,算是做了回答。
      纪霆再检查一遍,就听前面主考官道:“私塾大比四书组第二日,时间到!”
      可以交卷了。
      第25章 第25章开窍
      纪霆铺开卷子,气定神闲等着县学的人来收。
      至于考得如何,就看天意了!
      所以他无比轻松。
      纪霆经历过的考试多,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在三十人中便显得格外突出。
      就连考完试的小四都对他道:“三哥哥,你怎么不紧张啊。”
      “多考试就不紧张了。”
      三哥哥以前考过很多试吗?
      小五奇怪。
      纪霆噎住。
      怎么跟你们解释一模二模三模等等啊。
      还是不解释了,等着出成绩吧。
      私塾大比的考试,当场收卷子,当场出成绩。
      即使是解意这种较难的,也顶多两盏茶的功夫,成绩就能出来。
      两盏茶就是二十分钟。
      毕竟主考官最低是举人。
      举人进士看童生们的试卷,都不用太费神。
      冯长庆紧张地深呼吸,最后还安慰自己:“我能进选拔已经很好了。”
      “我能过了昨日的考试,也已经很厉害了。”
      “今天落榜是正常的,晋级才不正常。”
      这话甚至是纪家三兄弟的心声。
      没错,也是纪霆的心声。
      他虽然接触四书时间不长,却已经大概知道,为什么科举考试这么难。
      他们这些人,连入门都谈不上,更说不上好。
      过与不过,都很正常的。
      跟他们同在博学馆的郑勋早就去找唐四公子了。
      唐四公子在这三十人中,年龄最长,今年已经过了十七。
      去年还拿了私塾大比里,最终第四名的好成绩。
      不少考生忍不住去问问考试情况,毕竟他知道得多一点。
      唐四公子侃侃而谈,不时警惕地看一眼纪霆。
      纪霆那边则回他一个笑容。
      看得唐四公子有些怄气。
      怎么,笑都不行?
      周围各家的家长,以及围观的小伙伴却都紧张了。
      齐家三公子还朝纪霆招手:“考得怎么样啊。”
      纪霆耸耸肩,谁知道呢。
      “我们相信你!”
      唐四公子跟郑勋看得更厌恶,只好把头扭过去不看他们。
      好在主彩棚的考官们,已经有了最终的答案,由县里教谕揭晓。
      教谕走下来,看着考生们道:“私塾大比第二日的成绩已经出来了。”
      三十个人,只取前十五。
      别说眼前的考生们了,即便是围观的学生,难免也感到心惊。
      有人说,私塾大比就是为了模拟童试。
      不管是残酷的选拔制度,还是当众宣读成绩,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磨炼。
      虽说有些残忍,但百炼成钢,想要考取功名,必须过了这一关。
      教谕从第一名开始念起。
      而那个名字,让齐三公子他们欢呼。
      “私塾大比四书组第二日,第一名,纪霆!”
      纪霆!
      又是你!
      又是第一?!
      比背默就算了。
      怎么比解意,你还是第一?!
      这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毕竟他能拿到的分数是很稳的。
      对手又都是小学生初中生,他都经历过高考了,还怕他们吗!
      意料之外自然是,他还真的赢了唐四他们?
      纪霆看向唐四。
      教谕已经念了第二名,正是他。
      对比去年来说,今年其实已经进步了。
      可唐四少爷要的是第一,他想当第一!
      明明自己,自己,怎么还会?!
      唐四身边的郑勋也听到名次,他为第十一。
      再往下听,纪风,第十五。
      纪阳,二十六。
      冯长庆,二十九。
      博学馆的五个人里,晋级了三个人。
      分别是第一的纪霆,第十一的郑勋,以及第十五名压线的小五纪风。
      纪霆想要安慰小四跟冯长庆,却听两人长长舒口气:“还好不是倒数第一!”
      ???
      你们在说什么?
      只听旁边有人哇地哭了一声:“我是倒数第一!”
      这学生看着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的,平日在私塾肯定也是众星捧月,天之骄子,否则也不能站在这。
      即便如此,他却是这里的倒数第一,心理落差极大,难免哭鼻子。
      还好旁边的家长赶紧去哄,这才止住哭泣。
      经过这个小插曲,小四跟冯长庆则叹了叹。
      虽说知道自己水平不行,但知道落败,还是难过的。
      可小四很快反应过来,笑着对纪霆纪风道:“三哥哥,五弟,你们可要加油啊。”
      “纪家跟博学馆,可都靠你们了!”
      明日十五取十!
      大家肯定更有机会!
      冯长庆也跟着祝贺。
      说话间,更多人围上来。
      纪霆!
      第一!
      京城纨绔纪霆是第一!
      二十八天背完四书,现在连解意都这么牛。
      不管这二十八天是不是真的。
      不管纪霆背后有没有努力,在京城是不是偷偷学了。
      这都不能影响他,读书确实厉害的事实!
      “果然是好天赋。”
      “不愧是榜眼的儿子。”
      “这般天分,纪家又要出个进士吧。”
      “我不服!”唐四公子咬牙道,“纪霆他一个纨绔!凭什么比我厉害!”
      “他在京城从不学习的!”
      “他凭什么比我厉害!”
      郑勋拦了拦唐四,可他跟唐四关系一般。
      全靠姑姑,也就是唐四的继母,才能凑到他身边。
      这种身份,自然不好多说。
      而纪霆身边其他人,已经帮着反驳了:“你怎么知道人家在京城不学?”
      “凭什么张口就来,证据呢?”
      纪霆跟小四小五有点心虚了。
      别的也就算了,唐四公子这话,确实没错。
      “我大哥在京城做官!什么事不知道?!”唐四咬牙道,“纪霆在京城,整天斗鸡走犬,每日不是去马行街,就是去花鸟集。”
      “何曾去过一日学堂?哪日不是跟着纨绔们一起逃课逛街?”
      啊,你说的,是不是太具体了。
      具体到纪霆都有点害臊。
      让一向能言善辩的他,都说不出话啊。
      “所以我不服!他的卷子肯定有猫腻!”唐四分继续道。
      其他就算了,他一个提前看过考题的,考得都没他好,凭什么?
      这是凭什么?
      所以纪霆肯定问题,他肯定也提前看过题目了,说不定还让他爹纪榜眼代笔
      对,一定是这样!
      肯定是的。
      大家不知道唐四内心想法,不过只听他的话,倒是有理有据。
      一部分人也觉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