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我有一座无敌城

  • 阅读设置
    我有一座无敌城 第115节
      这个倒灶的任务,不是他前世在蓝星设定游戏时设计的。
      而是在这个世界,系统自动生成。
      只是,在刁难使用者这方面,倒是跟他这个最初设定游戏的人一脉相承……
      狗策划!
      张东云恨恨骂了一句,一时间却不知道在骂谁。
      此刻,他只能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如何完成这个全新的建设任务。
      按照这个任务的难度,完成后,应该能把建设任务历练点数,升到四千以上。
      第113章 有真本事的人
      长安城总人口的百分之一,这个比例不算低。
      因为绝大多数修行者,都不事生产。
      不过,系统只要求是修行者,那表示,全是第一境也没问题。
      这样一来,难度就低了不少。
      张东云查看长安当前人口,系统显示是四十八万六千九百二十五人。
      在当初大战后,周边地区陆陆续续有人投奔长安。
      直到东唐王朝大肆封锁,长安人口增速才渐渐下降。
      四十八万六千九百二十五人,那超过百分之一,就是至少四千八百六十九人……不对,不能四舍五入,要按照四千八百七十人来计算。
      张东云码了码手上现有的牌,发现这个任务还是有些难度的。
      就他目前所知,唐军降卒中,有修为在身,至少是第一境的武者,合计八百一十四人。
      寒山派的正式弟子,原先不到两百人。
      因为跟着长安城水涨船高,寒山派重新成为秦州府的坐地虎,大开门墙,广收弟子。
      但眼下有修为在身者,满打满算四百人出头。
      并且现在有一多半在无敌城范围外,在秦州府乃至于龙北郡各地。
      城内只有一百三十二人。
      当然,必要时候,可以将他们全集合回来。
      霹雳宗也是相同情况,眼下在城里的有一百四十七人,把城外潼州等地有修为的门人全收回来,同样在四百上下。
      陈氏家族没落,族人逃难,前后两拨加一起,一共才九十七人。
      亭山书院也死难惨重,不足百人,其中还有部分没儒家修为在身的普通读书人。
      有修为者,拢共六十八个。
      当苦力的俘虏倒全是修行者,但数量还是有限。
      白马书院四十四人。
      何氏家族三十二人。
      郑氏家族四十一人。
      胡氏家族三十七人。
      忘真观四十六人。
      程氏家族三十八人。
      东唐王室护卫一百人。
      镜月楼七十九人。
      庆福宫六十五人。
      白虹峰三十五人。
      松阳书院三十人。
      司徒家五十六人。
      嗯,还有青云观三人,暗阁所属七人……
      以上合共五百四十八人,剩下把自己这边的血影老魔、徐行之、商婕、任一超等人全都加上,满打满算六百个。
      这全加一起,也就两千四左右。
      距离四千八百七十的要求,差了能有一半。
      这还不算完成任务过程中,长安总人口有可能继续增加。
      大明宫中,张东云靠坐在椅背上,默默思考。
      接纳胡家搬迁,这步棋无心插柳,倒是走对了。
      胡家如果能完整搬过来,其中必有大量武者。
      倒是忘真观那边,如果叫执尘道人带着所有道士全都搬到长安,反而可能吓坏他。
      剩下的人里,大河龙门与凌霄派,能不能“借”点人过来呢?
      凌霄派之前遭受唐王李玄心亲自重击,受创严重,已经再次退回东北雪山。
      眼下还面临东唐的清剿,处境恶劣。
      邀请他们来长安的话,他们会答应吗?
      张东云一边思索,一边投影乌云先生,调兵遣将。
      从外收罗是种办法。
      城内培养大量第一境的修行者先凑数,也是办法。
      亭山书院可以跟南北城书院一起,大量重新招纳新学生嘛。
      寒山派、霹雳宗你们的步子,迈得不够大啊,多招点门人弟子呗。
      陈家也别藏着掖着,可以招收些外姓弟子培养,壮大自身实力嘛,你们以前不是也干过这类事?
      那么多唐军降卒,个个身体素质都不错,都否再发掘出一些能习武的苗子?
      张大城主接下来,有点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这种活儿都是乌云先生去干,而且面上的矜持始终还是有的。
      不过话说回来,想踏上修行路,最起码的资质总要有。
      看似不起眼的第一、第二境修行者,其实已经难倒芸芸众生。
      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概率,普通人中才可能出一个能踏上修行路的苗子。
      长安城里眼下不到五十万人,想出几千有潜力的苗子,其实还是有难度的。
      选材面太窄。
      由此可见这个建设任务有多刁难人。
      张城主开始思索,向外扩大招生范围。
      眼下龙北郡脱离东唐王室统治的国中之国。
      一个郡的总人口不少,用来选材,多少容易点。
      某位姓张的城主忙着长安内务,同一时间,东唐王朝也在忙着处理内部问题。
      王都陆阳城内。
      “大河龙门不比亭山书院,这一次,有劳郑卿家、司徒卿家、燕卿家还有执尘道长了。”
      唐王高居座上,微笑看着下方众人。
      在场者,有郑氏家族当代家主,郑天峰。
      司徒家当代家主,司徒锦声。
      镜月楼楼主,燕昔时。
      以及忘真观观主,执尘道人。
      四人纷纷说道:“王上客气了。”
      在他们身旁,还站着几人,都是东唐王族中人。
      当今唐王长子,世子李宏。
      唐王次子,牧平郡王李宜。
      还有唐王族叔,李栋老王爷。
      “这次,要请王叔操劳。”唐王冲李栋微微点头。
      老王爷李栋老当益壮,声音洪亮:“王上说哪里话,为东唐平定叛逆,老臣在所不辞。”
      “辛苦王叔。”
      唐王再看向自己身边。
      明光阁阁主,或者说暗阁阁主高宇,奉上几支卷轴。
      唐王将之交给次子李宜:
      “你初次担当如此大任,切记戒骄戒躁,多听王叔和几位卿家的意见。”
      牧平郡王李宜上前接过卷宗:“儿臣遵旨,请父王放心,儿臣一定带龙门门主的头颅回来。”
      “谨记不要轻敌大意。”
      唐王嘱咐李宜之后,视线转向世子李宏:“后勤一应所需,宏儿你和卢卿家照看妥当,让前方免除后顾之忧。”
      世子李宏应声:“儿臣遵旨,一定亲自把关,绝不至于出疏漏。”
      唐王点点头,然后站起身来:“朕祝各位卿家,得胜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