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北派盗墓笔记(1-4卷)

  • 阅读设置
    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411节
      我先跑到机井站外头看了看,见路上没人,又招呼鱼哥开车出来。
      到了小超市,我按着单子正买东西,这时,进来一个男的买烟。
      他一开口我就听出来了,这人就是昨晚上偷木头,那个叫小便的。
      “兄弟,这烟怎么样,好抽不?”我凑过去搭话。
      “大前门,抽的还行。”
      鱼哥拍了拍我,示意往外看。
      我一看,我们车后面停了一辆小货车,货车上捆了一堆木头。
      “兄弟那你的车?”
      “是,应该不挡你们路吧?”他向外看了眼。
      我问那是什么木头?看起来光溜溜的。
      还没等这家伙说话,小超市老板说:“如果没看错,那粗的是赛里木,小的是龙眼木吧,哎?”他问这人说:“你是不是要送到樟湖镇?”
      这人付了烟钱说:“什么赛里木龙眼木,你看错了,都是普通的烂木头,我拉回去烧柴的。”他说完就出去,打着小货车开走了。
      “算账。”
      老板一样样数,我这时随口问道:“老板,刚才那人,你怎么知道他要把木头送到樟湖镇?”
      老板抬头说:“一看就知道,那些木头是做蛇板用的,我老婆就是樟湖镇上的人,怎么会不知道。”
      “蛇板?什么东西?”我问。
      “你不知道?”
      我摇头说不知道。
      他告诉我说:“每年的七月初七,我们南平市樟湖镇有个独有的盛大节日,叫蛇节,也叫连公节,热闹程度仅次于春节。”
      “过蛇节晚上会放蛇灯,蛇灯一年放两次,第一次是从正月初八到十八,第二次是七月初七到初十,都是在晚上放。”
      “唉?你外地的我跟你讲这些干什么。”老板摇了摇头。
      “你接着讲啊,我想了解了解。”
      他又摇头,说我们的本地风俗,一般不给外地人讲。
      “拿两条华子。”我说。
      他马上给了我烟,接着说:“这个蛇板啊,就是一块长方形的木头板儿,底下会装上四个轮子,板子上用纸糊一个灯笼,晚上在把蜡烛放纸灯笼里。”
      点了根烟,把打火机扔到桌上,老板对我比划着说:“用的时候,人用绳子拴上,晚上都会拖着板子上街。”
      “不是我跟你吹牛逼,我见过最多的时候,有900多号人一块拖着板子上街,那是一片火海,跟火蛇一样。”
      “再个,从五月份开始,我老婆娘家人会去山上捕蛇,捕到的蛇会拿到樟湖镇的蛇王庙,你们外地人可能叫连公庙。”
      “庙里有十来个大号黑坛子,到最后,看坛子里谁抓到的蛇最多,谁就赢了,奖金五千块钱。”
      我听的啧啧称奇。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种各样奇怪的民俗节日都有。
      我又问:“那不是七月份开始?这才4月份啊。”
      他说:“蛇板制作周期长,到时候需求量很大,不早点做怎么够用?龙眼木和赛里木做的蛇板最好,不开裂,卖的价格最高。”
      “老公我回来了,今天生意怎么样?”
      说话功夫,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的,怀里抱着个小孩儿。
      “呵呵,今儿生意还不错。”
      “对了老婆,你说今年你们镇上的蛇节,能不能看到蛇女?可是有好几年没看到了。”
      这女的往上颠了颠小孩儿,皱眉说:“蛇女……我可不想见,小时候见过一次,好几天不敢去上学。”
      “蛇女是什么?”我又问。
      这女的转头说:“你别瞎打听了,买完东西就走吧,你要是真见到连公庙的蛇女,说不定会把你吓死。”
      第144章 深夜电话
      “蛇女”,是樟湖一带的一个称呼。
      在湘南地区,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称呼。
      像苗寨的苗女,落花洞女,自梳女等,而这背后都有一些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子。
      这附近有不少樟湖人,小超市老板娘不愿意说,我就去问了别人,当然要给人点儿好处。
      有个大娘在门口晒太阳,她从樟湖嫁过来二十多年,她告诉我了一些话,不知道真的假的。
      她说:“蛇女从15岁以后,就生活在一个坛子里,这坛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蛇,蛇女每天要喝三杯蛇血,谁要是让让蛇女摸摸手背,就可以得到连公庙的祝福,这一辈子都无病无灾。”
      听的有点儿渗人,怪不得小超市老板娘说自己小时候见过一次,害怕的三天不敢去上学。
      买好东西后我给史姐打了电话,汇报了最新情况。
      史姐对我的眼力审美比较认可,她说像那样子的,大概有个五麻袋就行了,并且不忘对我表示感谢,夸我们办事儿效率高。
      我算了,按照最慢的速度,一天挖两麻袋的话,最多在有三天,我们就能完成这项任务。
      巡山人作息有规律,一般是晚8点半,11点半,和后半夜两点各去山上一圈,知道这个时间点儿,就能避开巡山人。
      日落而作,日出而息。
      第二天晚上,挑挑拣拣,挖了两袋儿半。
      第三天就挖够数了,我们将麻袋堆在废机井房院里,史姐说等她一到两天,她会尽快派人开车过来取。
      我们年初从咸阳来湖南,在田广洞待了两三个月,过程虽然惊心动魄但总归收获不错,这天晚上小,萱搞来很多冥币。
      是不是巧合?
      那时候是清明,这时候也是清明。
      豆芽仔蹲在火盆前:“爹,拿钱拿布啊,拿钱拿布,多花点,我不能回去,就在这儿给你烧点,你想买什么买什么。”
      我也给早就过世的父母烧了些,天地银行面额一亿一张,我还有些担心,这么大的钱,下去以后能不能找开。
      “小萱,你给你爸烧了多少?”
      “我没数,得有几百亿吧。”
      小萱扭头问把头:“把头,这样我爸真的能收到?”
      把头坐在院里,看着火盆笑着说:“这是别人说的,能收到的,放心吧。”
      因为是异地烧纸,把头让在地上画一个圈,这圈不要画满,中间留一个口子,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上去世之人的真实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写好以后包一点黄土,折叠起来。
      把火盆放圈里,在把包着土的纸放到圆圈的断口处,然后就可以烧了。
      把头说这个就相当于挂号信,烧了后,各大十字路口的鬼差就会收到,由这些十字路口的鬼差把挂号信带到地下的供养阁,最后再由供养阁发到去世之人手上。
      把头还说了,如果在祖坟上,上坟不画圈,烧掉的纸钱就会被附近的孤魂野鬼抢干净。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但南平这两天没有下雨,晚上反而有点燥热。
      没有电,我们就点着蜡烛在院里乘凉,商讨下一步计划。
      回声鸭子被放出来了,也不叫,就扇着翅膀满院子乱跑。
      我说:“干脆去吉首,进山里去看小米。”
      小萱不高兴了,她道:“不去吉首,就让小米在山里住着,住个十年八年把病治好了再说。
      鱼哥没说话,豆芽仔说:“咋们去哪儿都行啊,只要能挣钱就行,今年的目标是在攒三百万。”
      正讨论着,忽然听到轰隆一声!
      这声音来自废机井房后,那里荒废多年,基本上成了垃圾场。
      “呼!”
      鱼哥赶快吹灭凳子上的蜡烛。
      院里瞬间黑了。
      仔细一听,这是倒车的声音,在倒垃圾。
      “有人吗?是不是有人在里面?”
      我们都屏气凝神不敢吭声。
      “奇怪…刚才分明听到有人的说话声。”
      “这地方怎么会有人?你别乱说话,不知道今天什么节啊,快走快走,卸完这车下班了。”
      等了十多分钟,确定门口没人了,我和豆芽仔爬上房顶去看了。
      那里倒了一大堆东西,有破家具破沙发,破麻袋什么的。
      我看到其中有一个镜子没摔碎,个头不小,是那种立在梳妆台上的立镜。
      有些脏,但这镜子不是新的,是个老物件,红木边框,有工带雕花,一看就是晚清民国的那种风格。
      我心想谁会把这个扔了,好歹也是个古董,这不是摆明了让我们捡钱吗。
      从垃圾堆里抽出来,豆芽仔拿到院里用水擦了擦,他回头笑道::“哈哈,这好啊峰子,反正等人来取货还得在这儿两天,刚好用上,不用去买镜子,省钱了。”
      豆芽仔说完就摆在了屋里,对着镜子整了整头发。
      小萱看到后皱眉说:“这镜子摆在那里看起来不好,太旧了,万一有鬼住在镜子里怎么办,还是扔了吧。”
      豆芽仔回头道:“什么鬼啊鬼,摆在这里多好,早上洗完脸了还能照着梳梳头。”
      我拱火道:“这东西红木边框,说不定以前摆在哪个大家闺秀闺房里。”
      豆芽仔在小萱面前吹牛逼说:“听到没,峰子都说了是大家闺秀用的,真要有女鬼在镜子里,我就给她来段人鬼情未了。”
      小萱气道:“真要有女鬼,第一个把你阳气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