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弟弟他为何那样

  • 阅读设置
    第4章
      李斯风说:“抱歉,上午是我情绪过激反应过头了,我性格不好脾气坏你都了解,请你原谅吧。我改签了,跟你说一声,下周三别来接我,希望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如果你被扣工资的话跟我说,我补给你,高考完家里给我钱了。还有就是,以后不要随便说让我住你家这种话,你有男朋友了,我毕竟不是你的亲弟弟,你也要考虑你男友的感受。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如果说错你就当没看见吧。”
      “你弟弟还真挺懂事的。”陈然看完后忍不住夸赞,尤其是体谅他男友立场那段发言,挺暖人心。
      “你是不认识他…”晏玲惨白着一张脸看向陈然,解释道,“一般人这么说话那确实是消气了,是和好的意思。我们家李抽风说这话,表示我在他心里……差不多是个死人了…”
      陈然大为不解:“你弟弟的善解人意只对尸体开放啊?”
      老天作证,晏玲真的不想在这种时候笑!
      第4章
      畅快笑了一通,晏玲焦急的情绪得以放松。
      这一冷静,她的理智也回归了。
      她错了,她不该一直追着李斯风道歉的,她越道歉,李斯风越觉得丢脸,这个事就过不t去了。
      为今之计,只有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这事才能尽快揭过去。
      想明白后,晏玲决定先吃饭。
      陈然还惦记这姐弟俩吵架的原因呢,不知道缘由他没办法对症下药安慰女友或出谋划策。
      陈然是这样的人,喜欢解决问题。
      “你俩为什么吵啊?”他问。
      晏玲看他一眼,道:“因为你这个蓝颜祸水!”
      “哦?怎么说?”
      晏玲:“原本只是想让他见了你礼貌一点,说着说着就急了……”
      陈然听到这话真是受宠若惊。
      /:.
      “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要不我给你弟送个礼物吧,他喜欢什么?”
      这个问题难住了晏玲。
      在她的记忆中,李斯风好像从小就对物品没有占有欲。这孩子不光是愿意分享,还有点过度分享。他会把新玩具的第一次把玩权、新零食的第一口全让给晏玲。任何时候,晏玲问他要任何东西,他都会毫不犹豫放她手里。
      想到这,晏玲的良知开始苏醒。
      “买礼物没用,他不吃这套。”晏玲低头夹菜,面前是一盘油焖大虾。
      李斯风的爷爷最会做这道菜了。
      晏玲的父母都在北城师范大学工作,她家住在学校后面的教职工家属院,她和李斯风从幼儿园到高中就读的都是师范四邻的附属学校。
      她上高三时,一周只放假半天,根本没时间玩。那时李斯风也长大了,可以脱离家长监管在家附近玩一玩,因此他每天都会踩着自己的小鱼板再抱着姐姐的陆冲板去附中门口等她。然后姐弟俩一起踩上滑板玩着“你猜今天吃什么”的游戏,分分钟就到了家。
      想起这些,晏玲突然意识到,关于高三那年的记忆,除了刷不完的卷子,就剩下和弟弟踩滑板回家时拂过耳畔的风。
      可李斯风高三的时候,她有没有关心他呢?答案,李斯风已经控诉过了。
      “快吃饭。”陈然夹一只虾放她碗里。
      晏玲给他夹回去,说:“你吃吧,我不配。”
      陈然:“嗯?”
      晏玲缩到沙发上抱膝埋首:“我真该死啊……”
      陈然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说实话,他现在有点看不明白了。
      他是独生子,却也有亲近的堂表兄妹,在他的认知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对哥哥姐姐的态度,应该是行走的提款机,会厌烦来自哥哥姐姐的管教,情感上不至于有这么深的牵绊和依恋。
      陈然满腹疑惑冲到嗓子眼,然后习惯性用理智压下。
      他和晏玲恋爱才三个月,尚未见过她的任何亲属,这阶段盲目质疑她和家人的关系,只会让晏玲讨厌他。
      他默默剥好一碗虾放到晏玲面前。
      “没胃口就吃点虾,别饿肚子。”
      晏玲不想影响陈然吃饭,乖乖拿起了筷子。
      这顿饭两人都是食不知味,陈然打算吃完就走。既然他眼下没资格介入她和弟弟的矛盾,那他也不想留在这找不自在。
      陈然是这么打算的,晏玲却在他洗碗的时候从身后抱住了他。
      “你可以晚点回家陪陪我吗?我好难过啊。”
      陈然欣然答应。
      他的第六感告诉他,姐弟俩吵架的真正原因还有其他,可他已经正面问过两次了,晏玲都没全盘托出,他便不愿再自讨没趣。
      收拾好厨房出去,陈然搂着晏玲坐在沙发上,他说:“你弟弟听上去很有个性的样子,我真好奇他长什么样,你有他照片吗?”
      “有啊。”晏玲拿起手机翻相册。
      晏玲是个不爱拍照的人,她的相册一点开,密密麻麻都是工作截图,毕业以来拍下的生活照又全发在朋友圈了,因此她翻了好半天才翻到大四回家过年时拍的照。
      “这是你父母吗?”陈然拦住一张问。
      “是啊。”
      “你很像你爸爸。”
      “我最像我奶奶!我奶年轻时候拍的一张照片简直和我一模一样!不过那张照片在老家,我手机里没有。”
      晏玲继续往后翻,最后停在一张包饺子的大合照。
      这张照片拍摄于晏玲家餐厅。
      晏玲的父母在餐桌上首对角坐着捏饺子,李斯风的妈妈站着擀皮儿,晏玲穿着大红色加绒卫衣高举手机对着大家拍照,她的身后,身着同款黑色卫衣的李斯风靠过来,将一颗超难看的饺子悬在晏玲头顶。
      “这就是我弟,李抽风,时不常就要抽风的男高中生。”晏玲指着李斯风介绍。
      陈然一时说不出话来。
      如果非要他用语言形容李斯风的颜值,他只能说,他家那个狂爱追星的堂妹愿意为李斯风的脸倾家荡产。
      “你弟很帅。”他客观评价。
      “幸亏长得帅,不然早被打死了。”晏玲客观评价。
      “你弟在学校很受女生欢迎吧?”
      “嗯,他小时候更可爱。”
      陈然问:“他有女朋友吗?”
      晏玲:“高三以前没有,现在不知道。”
      陈然往左滑屏,刚刚那一幕晏玲连拍了好几张,翻快点跟连环画一样生动地记录下阖家包饺子的温馨时刻,也不着痕迹地捕捉到李斯风看向姐姐时一闪而过的笑容。
      “你弟是单亲家庭吗?”陈然没看见李斯风的父亲。
      “不啊,叔叔当时好像在厨房干活吧。”
      “哦。”
      陈然前所未有地好奇一个陌生人,一个小孩,这感觉真难受。
      但也不怪他吧?
      如果李斯风是晏玲的亲弟弟,大概率不会有晏玲此刻的难过。
      亲姐弟到了这个年纪,别提多嫌弃对方。
      陈然追问:“既然父母没离婚,就算妈妈是医生工作忙,那他爸呢?李斯风为什么在爷爷身边长大?”
      晏玲解释:“叔叔老出差。李爷爷退休在家有时间带孙子,再说了,住爷爷家上学方便,我们附属幼儿园就在师大校园里面,附小就在一条街外。我小的时候,我爸妈和同事们,到了我们放学时间,谁买菜路过附小就捎带手接一串孩子回家。”
      说到童年,晏玲明显情绪好转。
      陈然奉承:“难怪你和你弟成绩都好,邻居都是大学老师。”
      “哈哈,这一点确实便利。我们院子的小孩从不花钱请家教,有不会的题敲邻居门就行。”
      陈然:“真好。”
      晏玲又叹气:“但是也有坏处,因为大家的父母都是老师,所以会暗中攀比孩子的成绩,压力超大的。在我们爸妈看来,只要孩子智力达到普遍水平,再加上他们从小给我们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考一本是手拿把掐的事,考二本是不允许发生的事,三本是不存在的选择。”
      “你知道每年中考高考出分那天,我们小区有多恐怖吗?一个孩子出成绩,全小区的家长等在院子里听成绩。”
      陈然问:“不是,难道你们小区没有上二本的小孩?全员学霸?”
      晏玲:“是这样的。我妈单位教职工人数很多,职工公寓也好几处,我家那个家属院是学校第一批修建的老小区,很多退休没退休的老职工在住,他们的孩子我都得叫叔叔阿姨,都不在这边住,所以我们小区跟我同龄的孩子不多,也确实没有读二本的。”
      “因为但凡是学习上不开窍的,还有艺考和出国这两条路,反正总有办法弄个听得过去的学历。”
      陈然不说话了。
      他听出了一个重要信息,晏玲的父母中肯定至少有一位是校领导,否则怎么会分到领导们居住的小区?晏玲之前还提到过,李斯风的爷爷是退休领导,晏玲家和李斯风家走得这么近,可见她父母不是那种只知教学不懂搞人情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