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快穿之随机金手指

  • 阅读设置
    第41章
      所以虽然孟萱现在没事。
      但婚事确实成了一个大难题。
      第55章 :背锅王妃被赐死(55)
      燕熙堂,后厢房。
      “依我看,要不还是顺遂了萱儿的意思,让她出家吧。毕竟萱儿现在的情况,不出家又能怎么办?总不能真就一直让她待在家里,做个没人敢娶,也没人敢提的老姑娘吧。虽说家里不是养不起,但她一直不结婚,下面那些孩子又怎么谈婚论嫁,总归会有闲言碎语。”
      今日出去尝试想给自己三闺女找个亲家,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又听了三闺女的一番话后,孟张氏也有些动摇。
      是啊,一直这么着总不是回事。
      虽说出家做尼姑或者做道姑,也说不上有多好听,可怎么着都比一直待在家里没人要,说出去要稍微好听点吧。
      而且就目前情形看。
      她闺女没人娶的可能性还挺大的。
      “唉,再等等吧,闺女今年才十五六岁,着什么急啊,指不定过两年情况就好些了呢。又或者说不定我还能再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立个功请陛下赐婚。
      现在想让别人直接上门求娶,已经可以说基本没有可能了,只能求赐婚。
      赐婚,别人就没那些个顾虑了。
      知道是陛下同意允许的。”
      毕竟不需要直接操心儿女婚事,所以舒国公在这方面需要承受的压力比他媳妇小多了,此时自然也更乐观一些。
      觉得兴许还可以再努力一下。
      此时是边喝茶,边相对轻松说着。
      不过,孟张氏却还是继续摇头道:
      “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现在是我们闺女不想结婚了,今天我也跟萱儿提过,我们还有赐婚这一条路可走。但是她说,她不想再把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交托到别人的手里了。
      特别是交到当今陛下手里。”
      “她还说,权当原来的那个她已经死了,已经嫁过人,陪鲁王殉葬了,现在的她想要过得自由一点,在家一直做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会给家族丢脸。
      还不如出家。
      做个道姑也好,尼姑也罢,至少出家之人远比做姑娘家,或者嫁为人妇自由的多,凭着一张度牒,全国上下除了一些机密场所,基本上都能够前往。”
      “她跟我说了很多话,看她的意思应该是对婚姻嫁娶之事彻底失望,想做个道姑或者尼姑,出门云游天下去。”
      而听到这,舒国公当即放下先前端在手里的茶盏,心情不愉快的呵斥道:
      “胡闹,听你的意思,难不成你还赞同她的想法?即便她真出家做了道姑或者尼姑,那也不可能让她出去云游天下啊,一个姑娘家家云游天下,亏她想得出来,真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呢。
      京城已经是首善之地了。
      可哪年不丢些孩子,丢些女人。
      她是听谁胡言乱语了啊,即便她真的出家,最多也就是要么专门给她划个院子,让她在家修行。要么让她在京城附近的道观或者寺庙挂单,实在不行给她买座山,修个寺庙或道观让她修行。
      至于什么云游天下,不可能。”
      “你急什么,萱儿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哪知道这些个事情,我只是觉得萱儿不嫁,其实也未尝不可以。
      民间常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可见很多民女,嫁人主要就是为了衣食,而咱家闺女又何愁衣食,既然已经衣食无忧,嫁不嫁人的又何必强求。
      云和公主无子,守寡三年了。
      齐侯的大女儿,难产死了。
      她们要是不嫁人并且能跟男人一样自由的话,日子不知道过得有多舒坦。
      道姑或尼姑的身份,怎么都要比未嫁女,主妇和寡妇自由的多,等等,大唐公主多爱出家,难不成是因为这?”
      经历了一个女儿背锅惨死,还有一个女儿也差点被殉葬这两件事后,孟张氏整个人的思想倾向,都有所改变了。
      女儿开心活着比什么脸面都重要。
      不过舒国公此时明显没怎么听得进去,他眉头依旧紧皱,语气依旧不满:
      “净挑那些倒霉的举例子,京城不也有许多和和美美,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的家庭,咱家这三闺女,难道就不能找到个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夫君?”
      “呵呵,京城那些个勋贵是个什么德性,你不清楚,我还能不清楚。况且就算当今陛下真的替女儿赐婚,你又以为能赐个什么好婚事,要是人家本来不愿意娶,被这个赐婚强行撮合到一起。
      女儿嫁过去能有什么好待遇。
      日子能过舒坦?”
      孟张氏显然被她这丈夫的态度给激怒了,此时语气也变得尖锐不满起来:
      “还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咱家三闺女有那么好的运气吗?大闺女是个什么下场你自己不清楚,三闺女差点被殉葬,你什么忙也没帮上,最后还是多亏了那位不知名的神仙出手。
      彻底废了殉葬才保下一条命。
      就这运气,你让我怎么相信闺女她能找到个相亲相爱,和和美美,白头偕老的对象,别跟我说什么否极泰来。”
      “还有二丫头,昨天又来哭了,说她婆婆对她不好,给她立规矩,拼命往她丈夫房里塞丫头,还明确说哪个妾室要是能先诞下长子,就提拔她做平妻。
      可我又能怎么办?
      难不成把她婆婆叫过来训一顿?
      还是跑到人家家里撒泼骂一顿?”
      “当初我就说过,她那脾气最好低嫁,找个家世一般的进士,或者哪怕探花状元之类的都行,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苛待了她,更别说让她立规矩了。
      她非说姐姐嫁了个王爷,自己怎么着也得嫁个郡王,或者国公世子啥的。
      结果嫁给了平河郡王。
      现在我一个普通的国公夫人,还能跑平河郡王府,给她当家做主不成?”
      最近本来就没什么顺心的事。
      所以此时不满发泄一番也正常。
      “你……唉……”
      话虽然有些难听,但舒国公却也真无法反驳,因为他家闺女虽说看起来嫁的都很不错,一个王爷,一个郡王,但要说幸福,还真没办法,也没有脸提。
      只能长叹一口气,静默良久。
      许久后,他的语气稍微平和些道:
      “所以就因为这些,你才有些想支持萱儿出家是吧,罢了,反正她现在年纪还小,出家又不是不能回来,还俗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她要是真想出家。
      那就先让她出家个两三年吧。
      十八九岁也不是特别大的年纪,到时候再还俗找婆家也来得及,正好就当是避避风头。你回头问看看,她是想当道姑还是尼姑,当尼姑带发修行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也就仅仅如此,云游天下这种事想都不要想,除非我死了。”
      反正闺女年纪还小,两三年时间耽误得起,过几年指不定就没什么人再记得这事了,闺女的思想也会有所转变。
      至于强硬争辩,严令不允许,没有必要,毕竟他媳妇都松口了,他这边再强硬也没太大用处,到时候,不仅伤害跟闺女的感情,还伤害夫妻俩的感情。
      而孟张氏此时则是白了他一眼:
      “我又不傻,怎么可能会允许她出去云游天下,最多让她在京城附近郊外逛逛,唉,真是儿女都是债,睡吧。”
      既然夫妻俩已经达成一定默契。
      自然也没必要再讨论什么。
      两人老夫老妻的更没什么情感问题要聊,所以夫妻俩很快就洗漱睡觉了。
      次日一大早,孟张氏便找到自己闺女,说他们夫妻俩原则上不反对,紧接着就是主要讲述一下云游天下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以此打消女儿想云游天下的想法,至于出家,则是无所谓的事。
      山贼土匪,采生折割。
      暴雨天灾,流民乱匪。
      随便提出一个详细一讲解,就足以吓到从来没有离开过京城的孟萱。虽然这些事其实不常见,但是不常见不等于没有,没遇到自然一切安好,一旦遇到那就是要么求死不能,要么死的很惨。
      然后孟萱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来想要云游天下的想法,不过她也不愿意在家里带发修行。
      毕竟在家又怎么能算出家?
      而且她的本意就是想通过出家,减少别人的流言蜚语,以及对家族的负面影响,出家后还一直在家里呆着的话。
      那跟没出家有什么区别?
      最后她是坚持去了玉华观,在那边正式出家做了道姑,同时还通过父母的人脉,拿到了朝廷度牒。天武帝对出家人管控还是比较严的,每年只固定发放一千份度牒,多的没有,没有度牒的出家人通通不被朝廷承认,算非法出家。
      一旦被抓到,起码是个流放。
      要是行骗害人,必死无疑。
      不过她爹好歹是个国公,可能无法抗旨不尊,但搞定小事还是很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