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阅读设置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580节
      大年三十。
      除夕。
      沈三通在家陪父母过年。
      一家人包饺子的时候,沈三通清了清嗓子。
      “妈,唐嫣怀了。”
      和老妈打过预防针,不算突兀。
      不过沈三通小看了这个消息的威能,周春霞女士擀面杖都滑了一下,他赶紧扶住。
      包饺子的沈建国也是手抖了一下。
      周春霞问:“你说什么?”
      沈三通看着电视机,平静道:“是的,我们有一个孩子。”
      “不是,你这孩子,什么情况啊?”周春霞还是懵的。
      沈三通道:“不小心怀了。”
      “什么时候生啊,不是,你该早点说啊,显怀了怎么结婚,家长还没见呢,有点晚了,对了,谁怀的呢?”周春霞机关枪似的冒出了一系列问题,最后想起最关键的。
      沈建国就冷静多了:“你儿子说了,唐嫣,第一部电影的女主角,还和她唱了主题曲。”
      “你们也谈了不少年了,怀几个月了?”周春霞也缓过神了。
      沈三通道:“去年10月中,三个月多一点,差不多稳了告诉你们一声。”
      “他们那边什么习俗,彩礼多少,三金呢,还要订婚吗,你们商量怎么办仪式了吗?”周春霞问。
      沈建国道:“订婚的话太迟了,来不及办场,挺着大肚子不好看。过年咱两家商量商量,挑个日子,要不然就先领证,等生下来再办。”
      沈三通觉得节奏不对,他的目的是见见唐嫣家长什么的。
      “妈,我们暂时不打算结婚。”沈三通道。
      周春霞疑惑:“为什么不打算结婚?”
      沈三通叹了口气:“妈,没办法,太多人恨我,从我第一部电影开始,就很多人不喜欢我。”
      “发展到现在,我电影一出,就有势力不分青红皂白黑我。”
      “各种抹黑我的私生活,结婚就是把无辜的糖糖,也拉进风暴。”
      “是我没用!也许等我足够强大,才可以守护我所爱的人!”
      周春霞心疼道:“怎么有人坏成这样,无缘无故黑我儿子,不怕遭报应啊!”
      包完大年初一吃的饺子,沈建国单独问沈三通。
      他倒是看得明白:“是你的打算,还是她的打算?别拿糊弄你妈那套糊弄我,她眼里你还是那个见了女生就害羞的时候呢。”
      “爸,我只能说你等着做爷爷吧。”沈三通道:“我建议你和我妈开个育红班(幼儿园),以后就养你们的孙子、孙女。”
      “去你的。”沈建国笑骂,没当回事。
      “你们爷俩聊什么呢?”周春霞在堂屋里喊:“赵本山的小品快开始了。”
      沈建国道:“你猜你儿子说什么,说让我和你辞职,开个育红班,养他的小孩。”
      “育红班多了去了,以后小孩在北京上学吧,录取率高,你的分在北京高考能上清北。”周春霞道。
      沈三通解释,继续打预防针:“我以后生一育红班的小孩,你们二老先拿别人的小孩锻炼锻炼。”
      周春霞也笑了:“行,妈等着,生个足球队也能养得起。”
      22点38分,再看一遍《不差钱》,沈三通依然笑的不行。
      这个时候春晚的造星,比上个十年要弱的多,不过赵本山的小品,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不差钱》让小沈阳一炮而红,红透大江南北。
      赵本山是小品大师,“那是相当的厉害”“不差钱”,很精准的把握住了社会情绪,并且加以引导。
      如今的春晚,不是玩烂梗,抄网上的热词,能制造热词、制造梗。
      赵本山站的太高,能力领先同行不止一筹。
      所以赵本山的小品也一直饱受争议,一直以来有一点,被批评丑化农民。
      然而他的小品,农民会守在电视机前专门等着看,其他所谓不丑化的,连看都没人看。
      大年初一。
      《囧途》票补引发的观影潮,再加上“看电影过大年”宣传营销爆发,票房迎来一个高峰。
      两百八十万观影人次!
      8360万票房!
      打破了《赤壁》创下的单日最高票房记录,单日最高观影人次记录!
      《赤壁》单日记录,也是沈三通创下的!
      总票房破四亿!
      圈内圈外全部为之失语!
      一部喜剧片强成这个样子,不合理!
      震惊!
      全部震惊!
      随后圈内同行,和一些势力,恨的咬牙切齿。
      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发起猛烈抨击。
      《人在囧途》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以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只是紧盯票房,而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
      沈三通的母校北电,六代导演的导师们,站了出来。
      学校内也是有派别的。
      沈三通承认五代、四代,但是不承认六代,送去北电学习的人也多在管理系学习。
      这就是赤裸裸的话语权争夺。
      沈三通现在已经不说开新一代的事了,因为不说自明,他就是在干这件事,无需强调。
      一个可怕的现象出现。
      沈三通自己都没发现的一点。
      有关沈三通几部电影以来的各种交锋,六代的电影话语权在迅速消解。
      沈三通上一部电影《赤壁》,和吴宇森对撞的时候,连一些媒体都失声了。
      所有的光和热都聚焦在双《赤壁》上,电影行业一些人的怪屁呓语更是无人在意。
      到了《囧途》也是如此。
      一些媒体持续黑沈三通,沈三通死不死尚不可知,但舆论争夺变成了《囧途》所代表的沈三通叙事,和一些媒体秉持的叙事。
      向内,与向外的斗争。
      无论是外边的好,还是里面好,都超过了“商业和艺术”“文艺先锋思想”“现实主义”等六代把持的电影叙事。
      随着《囧途》票房创下新高,沈三通瞄准的春节档第一步成了。
      沈三通没有感觉,但六代导演和其条线上的人,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站出来,为了自己也为了徒弟徒孙的利益发声!
      同行的批判,相对来说就比外行的有水平。
      有婉转的。
      培养出贾樟柯、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的著名电影教授黄式宪一如既往的有水平。
      大年初二,接受了记者电话采访。
      肯定了《囧途》好笑,也认为目前中国需要卖座的电影,“但,好笑并不就是喜剧,真正的喜剧应该是卓别林那样的,让人看过有思考。”
      “《囧途》不具备现实意义,从始至终并不辛辣,甚至贴心的准备了两条时间线。”
      “所为的,并不是让观众思考,恰恰是观众不用思考,让观众的情绪完成一个柔软的降落。”
      “就像是棉花糖一样,只有微笑和甜,没有苦涩。看完以后能有什么思索呢?没有!我敢肯定这样的商业片只是过眼云烟,囧了一把后什么都不会记得。”
      “不如两条时间线合并,就让李成功体会大年夜失去妻子和情人的痛苦,更具有教育意义。”
      他同时表示:“中国电影没有艺术片一定要死亡的。在校时,我和沈三通有关很多交流,他那个时候还是很好的孩子。(暗示现在不是了。)”
      “他当时并不是现在这样,那个时候他有自己的创作意图,现在完全被资本剥夺了才华。”
      也有比较直球的。
      一位教授在博客中写道:
      【《囧途》依然有着“疯狂”的影子,用“疯狂”和“恶俗”取悦观众,观众乐此不疲,说明观众不具备艺术鉴赏能力。
      如果把‘囧途’当作一部喜剧片消遣一下,未尝不可,但要给它冠以多么值得国人骄傲的荣誉和大书特写一番赞美诗,我想,这是“囧途”的制造者们不敢消受的。
      当垃圾被摆上圣殿的贡台,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又是最大的受害者?聪明的人们,你们的智慧应该给出最明智的答案。然而,你们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真不愧是名言。一些捧臭脚之人的追捧,严重诱骗了不具备观影能力的观众,善良人们的人民币垫高了‘囧途’和‘沈三通’的虚高身价。不免让人想到靠卖增高鞋垫发家致富的家伙。】
      大年初三。
      沈三通带着主创继续跑路演。
      助理道:“老板,还不回应吗?”
      沈三通道:“继续我们的宣传点,不要动摇。”
      负责官方业务的助理通报。
      “老板,你恐怕必须要回应了。”
      沈三通接过材料一看。
      美国之音这个带着美国旗号,却只能在美国之外作妖的媒体,蹭了他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