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阅读设置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574节
      实战中远不如媒体人好用。
      媒体人借助媒体刊物,快速的挑拨对立,搅浑一滩水,至少有破坏力。
      史密斯和众人商议,敲定了方案。
      对打掉沈三通没多少把握,时至今日,沈三通不再是个体,旗下公司建立了产业,扎根影视市场,并非舆论攻击所能动摇的。
      可必须做出一些成绩,狙击《人在囧途》第一个周末,再给沈三通泼脏水,展现出他在做事。
      效果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个做事形式。
      史密斯还得到了一些消息,沈三通手里有一部鲨鱼灾难片,涉及到了环保。
      这件事还没上报,消息不确定。
      他只是在备案、审核环节,通过一些渠道,听到了风声,没有看到成片。
      要是和环保有关,史密斯头都要大了。
      沈三通的电影,有他自己的叙事,这种叙事和其他中国导演不同,旗帜鲜明的从中国利益出发思考。
      而环保,是这届驴党一个重要的议题。
      还是那句话,象党也会推,但不把这些议题当饭吃。
      驴党是真的当做主要工作。
      史密斯打算走一步看一步,保住工作再说。
      聊得差不多,史密斯惯例给好处。
      掏出星条旗,欧盟、日本,湾岛的一些论坛、讲座,还有交流项目。
      “最近的活动,大家想参与的,可以安排。”
      一听,众人积极性获得了巨大提升,抢了起来。
      “老张,你让我先看。”
      “你小子别抢我的!”
      史密斯连忙道:“大家都有,别抢。”
      说这话的时候,史密斯忽然有一种既视感。
      摇了摇头,史密斯带着快意道:“大家子女教育,想去我们那边的,我们也可以提供推荐信。”
      都来美国吧。
      这帮人在中国,一边吃星条旗一边吃中国,说着不着调的话,还没法拿他们怎么样。
      但他们的子女不同,洗脑成功,比他们忠心多了。
      1月22日。
      一早。
      针对沈三通,针对《人在囧途》数量和质量陡然上升。
      八卦论坛、娱乐小报火力全开。
      《抄袭导演沈三通!》
      《三鹿洗白第一人沈三通,他怎么敢的!》
      《婴儿杀手,沈三通该向受害者道歉!》
      《〈人在囧途〉?沈三通的后宫!》
      一些有实体责任的媒体,采取迂回策略。
      《抄袭!沈三通的真面目!》
      处女作《疯狂的超市》,便抄袭了韩国电影,奠定了沈三通的抄袭之路。
      如今临近春节上映的《人在囧途》,堂而皇之的再次抄袭。
      《人在囧途》结构和美国电影《落难见真情》几乎一致。
      《落难见真情》讲的是,为了和家人一同庆祝感恩节,广告商人尼尔坐上了飞往芝加哥的飞机,在机场,一个名叫德尔的粗俗男子让他无法忍受,不幸的是,他们在飞机上竟毗邻而坐。
      本以为忍过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就可逃出生天,没想到暴风雪的袭来让飞机更改了航线。
      在误打误撞之中,尼尔和德尔住进了同一个房间,屋漏偏逢连夜雨,小偷的造访又让他们丢掉了所有的家当,无奈之下,两人只得搭火车回家。
      随着时间的流逝,尼尔发现德尔的个性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教人无法忍受,两人的关系也渐渐亲密起来。可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在一次又一次的意外中,尼尔觉得家离自己越来越远。
      《落难见真情》是《人在囧途》的母本。
      《囧途》故事架构人物个性基本都是照抄这部。
      文章结尾。
      文章作者发出质问,我们的国产剧怎么了,年轻的导演怎么了?
      沈三通抄袭,扶持的宁浩也抄袭。
      好在宁浩迷途知返,没有和沈三通错下去。
      《人在囧途》有一半以上剧情和笑料抄袭了《落难见真情》,这种明目张胆抄袭西片的山寨国片,影片演职员表没有购买版权的提示。
      竟然在电影市场上横冲直撞!
      我再也不相信国产剧了!抄袭的电影,取得一部比一部好的票房!
      国产电影大概是死了!
      一早。
      助理急切的把报道简报交给沈三通:“我们遭遇了攻击,非常猛烈的攻击,包括比较主流的媒体。”
      “让我看看。”
      沈三通看完简报,不由气笑了。
      日常被抹黑,他早已习惯。
      《囧途》这部戏,宣传高铁,又宣传中国救灾模式,很难获得一些媒体的喜欢。
      但一些人的攻击太恶毒。
      第34章 吹狗哨效应
      一篇颇有重量的文章。
      《狼和羊不能混淆,如何淡化矛盾》
      《人在囧途》是一部美好的让人不寒而栗、冰冷刺骨的电影,所谓年轻新锐导演的沈三通一如既往的给观众营造那令人发指的温情。
      用一碗多年陈酿的愚众孟婆汤,灌输给羊,让他们对狼不再有敌意,甚至产生出适当的性幻想。
      作为一个石家庄人,若不是屏幕上打出的“石家庄机场”“石家庄火车站”的字样,我会觉得这是科幻题材。
      并不否认《人在囧途》里的情况会发生,比如在美国,他们的情商和情操或许可以实现,但在现实引力如此沉重的中国,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于宣传材料中。
      老板,外表冷酷但性格温顺如羊。
      路上,被一个打工仔敲打、刺激、点化下,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自己错误思想的根源,最终幡然醒悟,走上了积德行善、普度众生的群众路线,生意之外获得了亲情、友情的双丰收,几近完人。
      打工仔,气吞n加仑牛奶,为节约型社会舍生忘死。若不是换了n种交通工具,肯定会好事做一火车,对素不相识的老板一帮一,最终好人有好报。
      最令人发指的是沈三通这位导演,再一次表达了他对于政府的幻想。
      打工仔通过正常渠道讨回来了工资,一如既往的不食人间烟火。
      劳动法在他心里,写了就会执行,如此堂而皇之的欺骗众人。
      女骗子一家,老套的黑白分明的设定,没有对于人性的探索。
      老板老婆,也是老套的设定,面对小三的攻势,选择了逃走。试问现实中,有这样好说话的原配吗?对于小三而言简直是女菩萨本色,把位置让了出来。
      生活中,大多原配揣着明白装糊涂,将一山不容二虎的仇恨放下,用三从四德感化。
      小三,是这部片子里最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角色,她不再是令人不吃的狐狸精,而是贤淑的刘慧芳(电视剧渴望的角色)。
      其追求的竟然是婚姻和爱情,得知老板家里和睦美满,便愤怒离去,世上竟有如此温情的小三,展现出新时期都市女性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
      这样的片子笑点密集,按理来说该笑,但只觉得堵。
      如此和美协调的世界正应了“和谐”二字。
      终于知道,为何有传言,沈三通导演的电影作品有“不受审”的待遇。
      其本是“和谐”本身,又何来“受审”一说?
      就是苦了其他和审核做斗争的导演们!
      年轻的沈三通导演,就给同行指明了一条路,政策挥手,导演拍手。
      做一个拍手者,你的作品就能免受大剪刀。
      实质上,就是在大剪刀之前,先自己做了自我阉割。
      《囧途》不能说不好,好,实在是好,好的不得了,但问题是不现实。
      就好比我们健身,可以定位于史泰龙、施瓦辛格,甚至是王志文都没关系,可你非要选个哪吒当目标,非要练出三头六臂来,这不是扯淡么?
      扯淡不怕,别有用心且良苦就可怕了,这样的片给谁看?
      老板么?他们对电影的热情在投资搏票房,而不是看自己变傻子;
      骗子么?如此黑白分明,全片温情,唯独对骗子没有温情,他们会看吗?
      老婆和小三么?不共戴天的双方,在电影中竟然同仇敌忾,真是一片“和谐”的好电影!
      所以,看片的,而且是看得很过瘾的,只有本片中最出彩的打工仔们,这也是沈三通影片一贯手法,和其最终目的。
      这里的打工仔是泛指一切为别人卖命的人,而不是最最底层的民工,让很多本质已很不堪的人看到比自己更不堪的,进而产生优胜感。
      《人在囧途》其实是在宣传:打工仔们啊,老板其实是善良的、多情的、脆弱的,需要你们的理解和支持。
      羊们啊,其实狼和你们没啥区别,长了牙你们也就成了狼,可以与狼共舞、跟它们调情甚至发生关系,多好的世界啊,放松点、再放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