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阅读设置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155节
      沈三通又不喜欢在电影之外过度曝光,立刻脱离聚光灯。
      8月22日。
      周一。
      一早沈三通醒来,头蒙了一下,
      一旁的高圆圆因昨晚过度劳累沉沉睡着,脸上带着安宁和满足。
      单薄的睡衣,有几许夏日之光乍泄。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导演,在剧组或者宣传工作中,他几乎不会留人过夜,或者在别人那过夜。
      只有极少例外。
      沈三通静止两秒,意识到回归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不过路演养成的习惯,一时半会改不了,拿起手机,翻了翻短信。
      昨天票房1221万。
      总票房37682万元,彻底超了大船。
      哪怕有庆功会刺激,破纪录之后,票房明显失去了支撑,已经见底。
      周日一千两百万,沈三通估计今天周一的票房会大跌,只剩下慢慢磨。
      可能会长期放映。
      沈三通吃早饭,读新闻简报,忽然爆笑。
      高圆圆奇怪,凑过来看了看他手里的新闻合集,莞尔一笑:“用头版头条夸你,你笑什么?”
      沈三通:“昨天他们可没夸我。”
      也就一天时间,昨天还嘴硬,坚持黑他的一些媒体,今天忽然把头版给出来了。
      一改之前那种不情不愿又不得不报道的态度,吹捧起了《生快》的意义。
      沈三通大概读了一下内容,就知道为什么有这种改变。
      报道的一些观点,不少摘自太平洋彼岸的报道。
      好莱坞报道,谈及沈三通的电影票房超过大船,一顿夸。
      各种赞誉中国电影市场。
      沈三通很清楚,客之美我者,欲求于我也。
      好莱坞报道吹嘘沈三通票房成绩,不是真的夸他。
      而是为了凸显不菲的票房数字,让好莱坞各大公司更加关注中国市场。
      是在做市场开拓的舆论动员。
      纽约时报的文章,比好莱坞报道的文章更有些深度。
      经济弱一些,意识形态浓一些。
      评价他的电影是另类小鸡电影(chick flick),就是小妞电影,但是和传(刻)统(板)认知的中国导演价值观念不同,也和美国价值观念不同。
      片中女主的定位,并不是依附于男性,也不是讨好男性为目的。
      导演有自己的叙事,这种叙事从票房来看,很受中国人欢迎,但对美国要在中国塑造的价值观不利。
      沈三通读出了深层次含义。
      言外之意,他在构建中国叙事,呼吁多方面出手打断。
      尽快打开中国电影市场,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影倾销。
      总的来说。
      05年,美国大部分国力陷入中东战场,对华没法强硬,合作为主。
      如今的美国,为了赚钱,愿意说两句好话。
      脑子没坏掉,知道打断一个行业,要倾销,而不是封锁。
      眼馋中国电影市场,说起好话可不会管二鬼子。
      太平洋彼岸的指挥棒一动。
      沈三通的报道就上了之前死活上不了的一些媒体的头条。
      日本、港台的渠道都要让位,自由的随之舞动。
      《生快》上映宣传,沈三通吸取了《超市》教训,重点关注媒体,甚至利用媒体争议达成自己目的,所以很清楚一些媒体的转变,很符合拿破仑登陆的笑话。
      第一天:狂妄、愤青的电影上映;
      第二天:小丑的作品取得一定成绩;
      第三天:阿谀奉承者的电影破亿;
      第四天:商业导演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但代价呢?;
      第五天:沈三通的电影接近内地影史第一;
      第六天:天才导演于今日抵达国内影史第一;
      高圆圆见他收拾东西要走,不是很开心:“你又要忙工作?”
      沈三通无奈道:“我也想多陪陪你,可是韩三平那老头非要叫我去讨论《赤壁》项目。”
      “……”
      高圆圆无语,你怎么老拿韩三平当借口?
      第152章 尊重常识,时代味道
      中影。
      沈三通从车上下来,进入韩三平所在的办公楼,一路和中影工作人员招呼。
      情商方面拉满,和谁都能说两句。
      到了韩三平办公室,沈三通先找茶叶。
      来过韩三平办公室好几次,基本摸清了茶叶位置。
      韩三平无奈:“外面都说你几亿身家,我这点茶叶的便宜你也要占是吧?”
      沈三通晃了晃杯子:“领导的茶叶,不一样啊。”
      韩三平不和他扯淡废话,因为他知道沈三通很能扯:“说说《赤壁》你的看法?”
      不过内心还是暗暗点头,不是很飘。
      两部影片创下多项记录,《生快》影史第一。
      昨天超过大船不是《生快》影响力的结束,也不是开始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说脱离聚光灯就脱离,昨天记者会也始终保持谦逊。
      沈三通这个年龄,就明白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道理,确实让韩三平有些意外。
      当年冯小刚弄贺岁片是他支持的,包括华谊大小王的发迹,也少不了他的支持。
      不过这些人成了之后,飘的不是一般厉害。
      韩三平暗想,年轻人素质确实高,看来,以后要多培养年轻电影人。
      沈三通对《赤壁》项目有了一个总体想法:“关键是特效的呈现,剧情很好弄,以《三国志》为主,不偏离历史。”
      “创作部分,我不需要编辑原创剧情,更不允许脱离历史的原创。需要原创,就从《三国演义》取材。”
      从立项到现在,两个多月,《生快》宣传的时候,沈三通也在做关于《赤壁》的思考。
      空闲时间不只是用在冰雪运动,或者打牌上面。
      做了不少正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记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的纪传体断代史。
      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家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
      沈三通解释具体想法:“历史大片在我看来,剧情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观众喜欢什么,在乎什么,经过千百年的考验,一目了然。”
      “紧扣历史脉络,原创方面,从历史传说取材。《赤壁》最好的原创就是三国演义,那么多年经久流传,已经说明极具生命力。”
      “我不搞原创的原创,不搞没有根基的原创。大纲脉络以《三国志》为主,原创不脱离《三国演义》。剧本大纲就按这个来。”
      “剧本编写主要是细节方面,我们现在去看待三国,和罗贯中的年代,还有陈寿都有不同。”
      “拍成电影,有了央视《三国演义》在前,我必须给观众来点不一样的。”
      “但这个不一样只在细节表现,剧情走向,大纲脉络不能乱搞。”
      沈三通不是目空一切的人。
      前世干工程的经历,养成了他尊重常识的习惯。
      在工地不尊重常识,是会死人的。
      再加上他又是个爱小说的,有自己喜欢的作品被糟蹋。
      能火起来的网文作品,无一不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特别是全网爆火的网文,脑洞、设定、剧情、文笔各方面不能有明显短板。
      连载更新方面都要很突出。
      也许后期可以一天两更,甚至一更,还有断更的。
      但所有大火网文前期更新都有保障。
      无门槛、强竞争环境中养蛊养出来的作品,故事脉络经过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