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沪上人家[年代]

  • 阅读设置
    沪上人家[年代] 第234节
      “好,我这就让人带你们过去。”
      褚辰点点头:“员工方面也劳烦你帮忙了,要会开车、修车的,伤残也没关系,可以当教练、当修车师傅或老师嘛。”说不定,他还可以开家驾校或是几家修车店。
      “放心吧,我这就给云、贵那边的军区打电话。”
      路上买了些礼品,提着东西褚辰和柱子随一位小战士去了军医院。
      对方昨天刚从加强病房转到普通病房,小战士给双方介绍后,褚辰主动说明来意。
      “你认识邱秋医生?”叶一铭目光灼灼地盯着褚辰问道。
      褚辰一愣,点头:“她是我爱人。”
      叶一铭咧嘴一笑,指了指床边的凳子:“坐。小张帮我给褚同志、邱同志倒水。”
      小战士应了声,拿起床头柜上的搪瓷缸子出去洗了洗,回来给两人各倒了一杯。
      褚辰将一个搪瓷缸递给叶一铭,另一个给柱子。
      叶一铭摆摆手没接,他一天都不怎么喝水,怕上厕所:“褚同志,你说的运输公司、工业园,麻烦再给我仔细讲讲。”
      褚辰点头,将自己的设想、规划娓娓道来。
      叶一铭时不时提问几句。
      这一聊便是两个多小时,结束时,双方都十分满意,一个觉得找到了人才,一个则想着,真好,退伍了,还能带着战友为家乡做点事。
      走前,褚辰跟叶一铭约好,过完年,等他装好假肢,结束康复训练后,便来他接出院,去昆明。
      第170章 同学
      从军医院出来,褚辰没有急着回家,带着柱子去了锦江俱乐部,旅游淡季,普通人进来,门票20元。
      很多人别说进来了,经过门口便先怯了。
      柱子亦是第一次来。
      褚辰约了十来位同学。
      韩卫鹏、吴志用、罗文君留学在美国、加大拿、英国还没有回来,他约的是大一刚开学那会儿,住校时,同宿舍的陈观、蒋卫国、李卫、孙江、许阳州,以及跟他一起办游社,英语系的周文彦和宋昕昕。
      除此之外,还有管理系的徐卓、数学系的王明亮。
      陈观没来,分配去油田了。
      经济系,他们这一班60多位同学,除了留学的褚辰等人和考上研究生的,50多个同学中,41人分配在上海的党政部门、研究单位、大专院校,5人分配在北京,另有2个石油岗,一个是湖北潜江的江汉油田,一个是广东湛江的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
      石油岗属于不好分配的单位,但国家规定大学要支持石油部门,必须分配人去。
      陈观考进复旦前,是位地质工作者,四海为家,基于他这段工作经历,毕业前,班主任、系党总支书记,亲自到宿舍找他,动员他去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
      楼上的西餐厅里,孙江道:“他其实是想分配到大城市的,或者分配回东北。”
      许阳洲嘲讽地勾了勾唇:“系党总支书记什么时候去过我们宿舍啊,那几天为了动员陈观,跑得那个勤呀!啧——”
      褚辰给前来送甜点的王师傅道了声谢,笑道:“怎么您来送甜点?”
      “快下班了,没什么事,出来活动活动。你什么时候从国外回来的?”
      “前天。”
      “不走了吧?”
      褚辰点头笑道:“以后就在国内了。”
      “那就好、那就好,昭昭航航再不会看着人家爸爸羡慕了。”
      褚辰听得心酸。
      王师傅又跟褚辰聊了几句,便走开了,没一会儿又让人送来一个六寸的水果蛋糕,说是给邱秋娘仨的。
      褚辰放到一旁,询问道:“另一个石油岗谁去了?”
      李卫小声道:“副班庄项英,他是湖南人,我听班主任和系党总支书记找他谈话,动员他说全班同学数他离湖北潜江的江汉油田最近。”
      这种没有人脉的,除了服从分配,只有考研逃避了。
      王明亮是数学系的学霸,大四第二学期便考取了本校数学所81级研究生;李卫、孙江是大学毕业,眼见分配不理想,蹩着一股劲考上了经济系82级研究生。
      蒋卫国入校前是军人,排长,毕业后分配进入沪市统战部,主要工作,组织沪上高校、科研院所的党外专家(如经济学家、工程师)参与城市建设规划,通过座谈会、调研报告等形式,收集他们对经济政策的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参考。
      许阳洲留校,做了助教。
      周文彦去了外交部沪市签证处。
      宋昕昕分配到沪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科员。
      徐卓去了沪市电视机一厂人事部。
      提起全班的分配情况,许阳洲羡慕道:“班长留校了,去年担任了市团委副书记和市青联的常务副主席,每天早上都有一辆沪市牌轿车,来我们宿舍前接他,老风光了。”
      周文彦、宋昕昕互视一眼,褚辰可是早在80年便买车了,不过人家是副局级,这个……不好超越。
      “老大,你的工作定下来了吗?”宋昕昕看着褚辰笑着询问道。
      褚辰:“去计委。”
      周文彦:“什么职位?”
      众人都支起了耳朵。
      “计划处副处长。”这个没什么好瞒的。
      蒋卫国重重拍了下他的肩,笑道:“可以啊,副处级。”
      褚辰:“跟班长不敢比。”
      蒋卫国:“他那工作,主要是政治动员、青外事务管理、社会资源整合,侧重“务虚”与政治引领,属于年轻干部培养岗,当然晋升潜力大(政治资本积累)。”
      “你的工作是经济计划审批、资源调配、项目管理,侧重务实与行政执行,对企业、区县政府、经济部门有直接约束力,计划经济体制下掌握着资源分配,属于实权业务岗。”
      最后蒋卫国总结道:“级别虽说差异明显,实权领域却各有不同,看你们要的是什么了。”
      褚辰笑笑,招呼众人继续用餐。
      席间褚辰说出了自己的诉求,想要一位管理人才,若叶一铭是武,那他想再要一个文,作为叶一铭的辅助,来帮他管理运输公司和工业园。
      徐卓一听,不等众人说话,便介绍了一位,他们班跟他一样留校的马天河,褚辰也认识,昆明人。
      “他爱人得了重病,现在急需用钱,你要用他恐怕要先预支一两年的工资。”
      褚辰:“什么病?”
      “甲状腺癌,听他说是什么未分化癌,不能手术,只能尝试化疗、放疗。上月我们班同学帮忙给他筹了一笔钱,不多,做一次化疗就用完了。他最近到处找兼职,几乎什么都干。”
      褚辰:“他爱人在哪家医院?”
      徐卓“在学校宿舍呢,没钱,哪敢一直住院。”
      宋昕昕:“他在学校当助教,工资虽不高,事业单位,工作体面啊,他愿意辞职跟老大走?”
      徐卓:“他经常请假,学生和系里虽然体谅,可时间长了也不是事。前段时间,他就说想辞了学校的工作,出去做个小生意试试,只是他手头没钱,爱人病着,一时之间又不敢冒险,所以才这么拖着。”
      褚辰:“等会儿饭局结束,我送你们回去,顺便见见。”
      “那我先打个电话问问他在不在?那小子,天天晚上跑去跟人干活,有时候十二点了才回去。”
      褚辰点点头,招手叫了名服务员过来,让他带徐卓去打电话。
      徐卓和服务员一走,众人好奇地询问起了褚辰运输公司和工业园的事。
      沪市也有意筹建工业园,由政府牵头。
      褚辰的工业园若在昆明提前建好,何尝不是一个试点。
      没一会儿,徐卓打电话回来了,马天河在学校,刚陪妻子从医院复查回去。
      褚辰放下红酒杯:“复查的结果怎么样?”
      “不太理想。”太多的马天河没说。
      吃得差不多了,褚辰招手叫来服务员,让他带大家去保龄球、网球场、溜冰场玩,或是去全景电影院,观看电影,享受一场视听盛宴,所有消费由他支付。
      接着跟众人告了声罪,开车载着徐卓和柱子去了复旦大学助教宿舍。
      三年不见,褚辰一时有些不敢认这个头发半白、疲惫得站着都能睡着的三十岁大龄青年了。
      将路上买的奶粉、菊花精、麦乳精放在桌上,褚辰跟他歪卧在床上的爱人打了声招呼,几人出了宿舍,在楼下简单地交谈了几句,褚辰给马天河推荐了广济医院。
      王争的病也是甲状腺癌,没开刀,没做化疗,最初全靠中医调养和阴阳十三针,几年了,从没复发过。
      “明天带着你爱人过去吧,病床什么的我提前帮你安排好。”
      马天河嘴一咧,整个人都放松了,调侃道:“你就这么确定我会回昆明跟着你干?”
      “你回不回无所谓,单单你爱人一个物理研究生,就值得我出钱救治。”
      马天河鼻头一酸,泪下来了,他忙仰脸看向乌云散去,露出星子的天空。
      褚辰拍拍他的肩:“上去吧,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早早过去。跟人说,褚辰介绍来的。”
      马天河扯起袖子胡乱抹了把脸:“月工资多少?低了可不行,我还要养家呢。”
      “先不谈这个……”
      “说清楚我心里踏实。”
      “月工资300元。”
      他现在拿的是22级工资,62元,沪市属于三类工资区,有地区补贴几块,再加上高校发放的少量岗位津贴(如交通补贴、洗理费等),加一起有18元,遂每月可拿80元。
      而就他所知,外企大学生的月薪约80-150元。
      “高了。”
      褚辰双手环胸:“外企中层经理月薪可达4000多元,我给的算是低的了。”
      “你说的那是国外或是留学归来后进入某大型外企(如在沪市注册成立的3m中国有限公司、进入大陆市场的汉高公司、与我国有合作关系的百威集团),我只是一个本科生,没有大公司的管理经验。”
      “所以我也没给你那么高啊。”褚辰笑道。
      马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