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 阅读设置
    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1312节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实习是指过程,而不是指工资,就算是学员进入餐厅实习,也是从集团现在的标准工资开始的。
      众所周知,大家都想来白家老号集团工作,除了工作氛围真的好,就是因为赚的多。
      谁上班还不是图个环境舒服工资高啊。
      所以毕业也就等于有了工作。
      这年头,学历不是重要的,有一份稳定又特别有钱途的工作才重要的。
      白叶离开,团队也就暂时回京。
      折腾了好几个月了,他们也正好调整休息一下。
      再者就是白叶和爱德华都是年轻不怕吃苦的人,和那些明星不同,他们很能吃苦。
      至于江小年,这个是跟着走的,只要白叶去,他就没有二话的跟着。
      所以他们的拍摄进度非常的快,手里迅速累积了不少素材。
      正好带回去让陈导负责后面的剪辑。
      第一季哪怕是一周播一次,一共七集也早就播完了。
      网友们有直播的时候看直播,没直播的时候就翻来覆去的看纪录片。
      无数人请愿第二季,就连国外的媒体都捧着资金求第二季快上映,因为他们也快被催疯了。
      据说这《美食中国》第一季在国外都爆了。
      用华先生的话来说,那群没见过世面的外国人们,哪里见过这么多的美食啊。
      他们现在终于知道了之前的中国美食大赛展现出来的东西,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现在不光是节目爆火,就连很多中餐馆都不得不加班加点的营业,甚至他们还要不停的推陈出新。
      要不然就跟不上节奏了。
      赚钱是赚钱,累也是真的累。
      简直痛并快乐着。
      不过这些在国外打拼的华人,现在提起白叶都是赞不绝口。
      毕竟是因为白叶的节目,才让他们赚到了这些钱。
      爱德华的飞机将团队送回了京城,其他人留下,爱德华则是跟着白叶又回了老家。
      虽然白叶表示他回去是教课的,爱德华也表示要跟着他吃。
      白叶倒是无所谓,反正家里有地方住。
      说实话,爱德华为什么跟着他,白叶是心知肚明的。
      嘴巴被他给养刁了,现在普通一点的饭菜,他是根本吃不下。
      现在爱德华的胃口,已经被白叶给养成了中国胃。
      真的吃惯了这些鲜活的有烟火气的有滋有味的菜肴,想要让爱德华再去吃白吐司和牛排,再啃点生菜叶子,他真的很难接受了。
      回来的当天,白叶就看到隔壁张家的房子。
      “哎呦,都盖起来了?真快!”
      “那是,三个月了,就给咱们家施工,肯定快啊!”干妈郎母笑着接话。
      今年郎敬和张月亮都回京去上班了,留下他们老两口带着小维夏继续住在老家。
      毕竟这边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可能就是去医院没有那么方便,但天天吃的都是自家地里的菜,每天呼吸新鲜的空气,带着孙子每天去地里帮忙忙活一阵。
      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顺心,想要有点毛病都难。
      尤其是这边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凉爽。
      别说用不上空调,就是电风扇都用不上的。
      这一个夏天要是天天待在空调房里,对身体也是有影响的。再喝点冷饮,身体就更受影响了。
      倒是不如在这里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要不是考虑孙子上学,他们真是想要一直住在这里再也不回去了。
      “干妈,我爹做啥饭了?”
      “知道你们要回来,你爹特意去弄了一条鱼。大鱼,你闻!”
      白叶点头,“闻到了闻到了!”
      别说白叶闻到了,就是他身后的爱德华也闻到了,“吃鱼,太好了,我现在可会吃鱼了。”
      第2495章 命运的缘分
      吃鱼这件事,简直是爱德华到处宣传的一个骄傲的点。
      他在国外的时候,从小到大就没吃过小鱼,都是那种大鱼去掉了鱼刺的。
      小鱼刺多,而他们根本就不会吐刺。
      刚来中国的时候,真是吃了不少苦。
      因为那些小鱼味道鲜美,他却吃不了,或者吃的非常慢,因为要将里面的小刺仔细的挑出去。
      等他挑完,别人都把鱼吃光了。
      那阵子爱德华真的很难受,关键就算是单独给他点一条鱼,他也能吃几个钟头,等他吃完,鱼早就冷了失去最好的味道了。
      如今,爱德华归来,已经是一个能吃小鱼的人了。
      当然,他所谓的小鱼在国人眼中就是正常大小的鱼。
      家里除了炖鱼,自然还有别的菜肴。
      进了客厅就能闻到香味了。
      “饿不饿?”母亲姜兰过来,给他们端来一盘炸食,“先去洗个澡,下来吃点东西,一会儿就能开饭了。”
      “好!”白叶和爱德华各自行动,很快就洗了澡下来。
      爱德华跟着白叶和摄制组跑了大半个中国了,对于中国的气候也是有点了解。
      其实这个月份,漂亮国的温度也差不多。
      但白叶老家这边是真的凉快。
      两人穿着大背心,配着休闲短裤站在院子里感受着微风拂面,简直爽爆。
      “小年为什么不和我们来,这里多好啊。”
      “难得休息几天,就让他回老家看他爷爷吧。”
      江小年没有回京城,也没和他们来东北,而是要回家一周陪陪爷爷,然后再跟他们在首映会上露面。
      “饿不饿,先吃点垫垫!”知道儿子回来,老两口头天就和张屠户那边订了肉,一大早去取回来。
      如今张屠户这边手上买的肉,全都是白叶那边养猪场出产的。
      那边养猪场被白叶这边接手后,经过短短的适应期,开始高速发展。
      本来就被前任老板打造出了好基础,里面都是高科技的设备,引进了种猪和猪崽之后,去年除了供给自己家和部分出售外,基本不对外出售。
      经过这一年的发展,今年进入了井喷式暴涨。
      养猪场今年还又招聘了新员工。
      不过猪肉流入市场的不多,基本上从开始对外销售的风声一出来,就被老客户们预定光了。
      连县委食堂都订了不少。
      随定随拉,当天早上现杀。
      没错,养猪场这边是管杀的,且还是流水线似的宰杀到清洗一条龙,出来就是干干净净的白条猪。
      张屠户就是负责每天早上杀猪的员工之一,同时还是组长,拿着额外的补贴。
      再加上他媳妇也是养猪场的管理之一,专门负责养猪。
      夫妻俩现在比原来自己杀猪摆摊赚的还多,关键还不用那么熬着。
      所以现在张屠户都是早上干完活,带上几头宰好的猪出来卖,这算是养猪场鲜少的对外销售渠道了。
      周围十里八乡的也都知道这是白家养猪场的,出于对农场和张屠户的信任,从一开始就接受良好。
      所以白老爹要是不提前打个电话的话,那真是什么都买不到的。
      母亲姜兰一早就摘了不少榆黄蘑回来,除了吃饺子外,还炸了不少。
      既然要炸东西,那就不可能只炸蘑菇,还顺便炸了点肉条和排骨。
      排骨都是蒜香的,肉条则是五香的。
      这三样炸了三盆,小维夏不光自己吃的小手都是油,还举着跑出来给白叶,“舅舅吃!”
      小家伙都四岁了,不光说话利索,因为天天跟着奶奶下地,两条小腿也很力量,跑的很稳。
      白叶赶紧接住,张口小小的咬了一口,“真好吃!”
      “舅舅,那边还有一大盆呢,都是姥姥炸的!”
      维夏的姥姥,就是姜兰。
      从小维夏生下来就没见过他亲生姥姥,她妈也不认,反而是将姜兰当做自己亲妈。
      她可是记得呢,当年她第一次带郎敬回来的时候,她亲生母亲将他们赶出门,反而是白老爹和姜兰夫妻将他们带回家,当做姑娘姑爷一般的招待。
      这就是命运的缘分。
      “爱德华,走,咱们吃饭去。”
      第2496章 眼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