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清穿之娘娘被读心了

  • 阅读设置
    第156章
      
      钰莹迫不及待地带着人回了阔别许久的永寿宫。
      绿沉已经领着永寿宫的奴才们在宫门口候着了。
      见钰莹一脸困倦地从马车上下来,绿沉带着人迎了上来,“恭迎娘娘回宫,娘娘可要沐浴?已经备好热水了。”
      钰莹点了点头,“行,我先沐浴。清桃来替我按按。行李就交给青黛和绿沉她们整理吧。”
      “是,娘娘。”
      等钰莹缓解了舟车劳顿的疲惫,沐浴更衣完出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了。
      钰莹坐在妆镜前,清桃手里拿着梳子在替钰莹梳头。
      “娘娘,方才各宫的娘娘都遣人送了礼过来,您可要看看?”
      青黛从外面走了进来,站在一旁禀报。
      钰莹示意清桃先停下,她从青黛手中接过礼单,慢慢翻看了起来,“有说是为什么吗?”
      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忽然给她送礼?还不是单一个人,几乎是整个宫的人都给她送了份礼。
      “说了。”青黛点点头,“说是给您在园子里照顾诸位阿哥们的谢礼。”
      钰莹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她还真没怎么照顾,这礼收下可真是烫手。
      “各宫的人都走了吗?”
      “都已经离开了。”
      钰莹低头思考了一番,“罢了,都先收着吧,等找机会双倍还给她们便是。”
      “是,娘娘。那奴婢就先将这些都登记入库了。”
      “嗯,去吧。”
      钰莹漫不经心地重新转回到妆镜前,不用钰莹开口,清桃就继续方才的动作了。
      见钰莹注视着镜中的自己,清桃忍不住开口:“娘娘还是一点没变呢。”
      钰莹一愣,“没变吗?”
      她都快要想不起她从前的样子了。
      清桃肯定的点了点头,“是啊,娘娘一点没变。”
      昏黄的暮色透过窗台星星点点地洒在钰莹和清桃身上,室内一片寂静。
      钰莹沉寂了良久,才开口:“那就好。”
      这一年的冬雪在钰莹回宫后的半个月落了下来,康熙说的每日来永寿宫里见钰莹,也因为前朝政务繁忙而不得不搁浅了。
      因着冬雪来得急促,草原那边的情景不容乐观,而准噶尔也在龟缩了两年后,又忍不住冒了头。
      康熙因为这些事情连休息的时间都缩减了,更不用说去永寿宫去寻钰莹了。他只能在繁忙之余的空隙里见缝插针地派梁九功往永寿宫里送了几回东西。
      而康熙不来,钰莹也乐得清闲,躲在永寿宫里猫着冬。
      一直到除夕宫宴当天,康熙才派人将已经梳妆打扮好了的钰莹接进了乾清宫。
      “阿莹先歇会儿,朕马上就好。”康熙坐在御案前,忙得头都没工夫抬,还不忘招呼钰莹。
      “行,宫宴还没开始,皇上你慢慢来,不用管我。”
      钰莹进乾清宫就跟在永寿宫里一样自在,她随意从康熙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就坐在榻上看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只手抽走了钰莹手里的书,钰莹从书中回过神来。
      康熙将书放到一旁,重新伸出手递到钰莹面前,“阿莹,走吧。”
      钰莹茫然地往四周看了看,不知何时乾清宫中已经燃起了烛火。
      “宫宴要开始了。”
      康熙提醒钰莹。
      钰莹伸手放到康熙的手中,康熙立刻就握住了,将钰莹从榻上拉起。
      康熙就这样牵着钰莹的手一直到了宫宴现场。已经在宫宴上坐着的一众嫔妃们神色复杂的看着相携而来的两道身影。
      无论是康熙还是钰莹,她们都已经是很久没有见到了。
      咱们当今圣上放着满宫的嫔妃不管,只专心跟瑾贵妃过起了两个人的日子。
      瞧瞧瑾贵妃的打扮简直称得上是朴素,可即使是这样,却还是将这满宫精心打扮的嫔妃们比了下去。
      瞧着康熙满眼都是身旁之人的模样,众嫔妃们心酸地想皇上的眼中如今越发容不下旁人了。
      康熙将钰莹送到了座位上,才转身自己坐下。
      参加了这么多次宫宴,所有的流程都大同小异了,钰莹无视着四处投来的目光,捡着桌上能吃的东西入口。
      宫中从未有过如此平和的时候。早些年里,还会有嫔妃借着宫宴来争宠。可如今她们也早已经歇了心思,一场宫宴就这样平静地结束了。
      钰莹今夜随康熙宿在了乾清宫。
      两人分别洗漱完后,躺在床上。
      “阿莹,朕已经打算二次亲征准噶尔了。”康熙有些忐忑地看着钰莹,私心里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钰莹的认同。
      此事,康熙已经在朝中提过了,只是刚一提出,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无论是满臣还是汉臣,齐齐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就连太子胤礽也都不认同他的想法。
      只可惜,康熙意已决。
      这会儿跟钰莹提起,他是抱着钰莹能够站在他这一边的想法的。
      钰莹原本平躺着的身子侧翻过来,“要不还是别去了吧?”
      “阿莹也不赞同朕去吗?”
      钰莹没有正面回答康熙的问题,而是提起了太子的婚事,“太子大婚在即,若是皇上此时决定亲征,怕是赶不上太子大婚了。”
      “皇上你难道不想亲眼看着太子大婚吗?”
      选秀结束后,石妙琬从宫中离开时,钰莹给她赐了一个精通药理的嬷嬷一并回了石府。
      后来,因为及时发现了石妙琬父亲的隐疾,救助及时,石妙琬的父亲保住了性命。而石妙琬不便进宫,还特意委托了太子向她传达了感谢。
      在原本的时间线里,石妙琬父亲和祖父相继离世,因着守孝,她与太子的婚期往后推了一年又一年。
      而如今石妙琬的父亲祖父都还健在,她与太子的婚期自然能够如期进行。
      钰莹提起的,的确是康熙心里最放不下的事。康熙有些踌躇,但将准噶尔一举歼灭的念头实在太过强烈,康熙只犹豫了一会儿,“阿莹替朕看着保成吧,朕已经决心要亲自将噶尔丹斩于马下。”
      康熙说的意气风发,似乎眼前已经浮现了自己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模样。
      反观钰莹却陷入了沉思。
      她在组织语言。
      她该怎么委婉的告诉康熙这一次他不仅没能将噶尔丹斩于马下,他甚至可能连上马的机会都没有。
      康熙三十二年,清圣祖康熙第二次亲征准噶尔,途中身染疟疾,随行的太医全都束手无策,康熙险些丧命,最终还是不得已用了从传教士手中拿出来的金鸡纳霜,才保全了性命。
      而这件事,也让太子与康熙之间产生了隔阂。
      若是可以,钰莹觉得康熙还是哪里都不去为好。
      “阿莹?阿莹?”
      康熙见钰莹又不知走神到了哪里去,开口将钰莹唤了回来。
      “阿莹在想什么?怎么忽然不说话了?”
      算了,委婉不了一点,钰莹一吐为快,将原本的历史告诉康熙,寄希望于康熙听了以后能够打消亲征的想法。
      可康熙听完,却不以为然。
      “既然都已经知晓了,那朕令人备上些金鸡纳霜在身边便是了,这样阿莹可安心?”
      好说歹说,康熙就是非要去,气的钰莹一个翻身,不再搭理康熙。
      “随便你吧,你自己愿意受罪你就去。”
      康熙攀附上钰莹的肩膀,将人带进怀中,“朕知道阿莹心疼朕,不忍心朕遭此罪,但朕并非是那知难而退的人。更何况阿莹也已经改变了许多事情,朕与保成之间也并未生出过嫌隙,阿莹应该要相信自己,相信朕才是。”
      康熙用手轻柔地替钰莹梳着头发,一下又一下,安抚着钰莹的情绪。
      “我可不会心疼你。”
      钰莹将脸埋在康熙怀里,闷闷地说着。
      但康熙明白,钰莹这是妥协了。
      没有人能拗得过康熙。
      在与朝中众臣拉拉扯扯了大半个月后,康熙还是成功下了旨,决定亲征。
      离京的前一夜,康熙与太子胤礽在乾清宫里单独待了许久,一直到钰莹快要睡着了,康熙才回到寝殿。
      看着钰莹分明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执意坐在床上等他回来的模样,康熙心中充满了不舍,恨不得将钰莹揣兜里一并带走。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太子就领着群臣在大清门送驾。
      象征着八旗的彩旗迎风飞扬,在阵前发出声响,而彩旗底下是整装待发的军队。
      康熙身着铠甲,在交代他离宫后的事宜。
      见时间差不多了,他这才翻身上马领着大军出发,裕亲王福全和皇长子胤禔分别跟随在康熙两侧。
      康熙回头看了一眼庄严肃立的大清门,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只是眼下并非是想这个的好时机。
      …………
      康熙离宫后,宫里的头等大事自然就是即将到来的太子大婚。
      这一年里来,胤礽同他的准太子妃石妙琬之间的感情也在慢慢升温,甚至在石文炳生辰之际,还曾亲自到访到石府送上了一份贺礼,可谓是给足了石家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