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盛唐一只统

  • 阅读设置
    第256章
      酒过三巡,屋里的气氛逐渐热烈了起来,对话也开始百无禁忌。
      大壮把听筒怼在竹隔墙上,另一端贴着自己的耳朵,全神贯注地聆听隔壁的动静。
      对方是个谨慎人,虽然没有直接来隔壁查探,但也怕隔墙有耳,特地让女伎吹拉弹奏,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
      但748是什么统,统为了吃瓜无所不用其极。声音放大器只是基操,它还可以同步采集音轨和手工降噪,竟然也把隔壁的对话处理的七七八八。
      他们在说最近渤海郡公高力士出闽越为陛下采选美人的事儿。
      748:诶?高力士来闽州了?!
      “大人,采选一事可是真的?”
      说话的人操着浓厚的闽地口音。
      “……那惠妃娘娘能容得?”
      他这样问,便有一道声音轻笑一声。
      “容得容不得也不由得她,这次是高大人亲自出使闽越,高大人代表的就是陛下的意思。”
      那人用标准的长安官话说道。
      “惠妃一连没了夏王、怀王和上仙公主,生下寿王的时候陛下都怕她养不住,直接把孩子送去给宁王妃。她如今好不容易保下了盛王,护在手里还来不及呢,哪还顾得上争风吃醋?”
      他这样说,屋里的几人俱都是哈哈大笑。
      “哈哈,也是,惠妃生的孩子没了一半,这要在我们闽州,发卖了都是不冤枉的。”
      “哎徐贤弟慎言,惠妃娘娘位列三妃,岂能与庶民愚妇能并论?”
      “有什么不能论的?除了皇后娘娘,剩下的都是陛下的妾室!”
      几人俱都哈哈大笑,举杯吃酒。
      又过了一会儿,那操长安口音的男子又说道。
      “如今三妃之中,华妃和丽妃都先后去了,只剩惠妃一个。惠妃又是个不好生养的,杨贵嫔、皇甫德仪早已无宠,陛下的后宫也的确需要一些新鲜颜色。”
      “再跟你透个底,陛下最近对太子不甚满意,据说太子几次被陛下呵斥。丽妃这才刚去了两年,太子的位置便不如之前稳固,以后的事儿真不好说呢。”
      “所以这次高大人出京采选,这可是陛下本人的意思。现在各宫主位大都是北地出身,少有江南姿色,陛下便命高大人亲下江南,据说第一站就要来闽州。”
      “我这次出来便是为高大人打前站的,你们若是能寻来美人被大人挑中,这其中的好处也不用我多说,你们都明白的。”
      明白明白,谁能不明白呢?选中了便有举荐之恩,选不中也在高力士面前挂过名号,他们正愁没门路呢!
      “那不知道陛下的采选可有要求?需得是怎样出身的女子才能应选?”
      那个姓郑的豪强问道。
      京中的来使想了想。
      “倒也没甚要求,良家出身便可,最好还是懂些才艺。”
      “近些年被陛下纳入后宫的女子大都出身官宦人家,平民女子也不是不行,但须得出身清白,巷子里的歌伎清倌就算了。”
      说到这里,几人忽然又嘿嘿笑了起来,显然是想到了死去的赵丽妃。
      后面的对话便没什么营养了,都是对闽州各处女子的评点,748不感兴趣,自己回收了声音放大器。
      统摸了摸下巴。
      对赵丽妃的印象还停留在热气球祝寿的那场庆典上,当时李隆基问儿子们愿不愿意随他飞天,太子李瑛明明明答应了,却被他亲娘赵丽妃生生给扯了回来,赵丽妃还表情哀婉地替儿子找补,当时李隆基虽然没说什么,但748都看出他是不高兴了。
      想必这几年过去,赵妃对于儿子的把持只会越发严重。她就好像被“太子之母”这几个字套住了,行止谨慎到失去分寸,失宠也不稀奇。
      统甚至觉得,成为太子之母的赵丽妃根本不在乎李隆基的宠爱,武婕妤争宠的时候也没见她有什么反应,似乎保着儿子的太子之位就是最重要的事儿。
      但那怎么可能呢?!
      统当时就在想,如果赵丽妃一直都这样把着儿子小心翼翼,那招皇帝厌烦是迟早的事儿,李老三可不会喜欢个被后妃把持的太子。
      而且赵丽妃是以容色上位的,要是不能巩固君心,李瑛便是再小心也没用。
      只是没想到,赵丽妃竟然已经撒手人寰了。
      对了,刚才他们说啥来着?刘华妃也没了?那李琮岂不是也没了娘亲?
      想到李琮748还是有点担心的,毕竟大唐的这些皇子中它跟李琮关系最好,他骤然失去母妃一定很伤心。
      不知道它带回来的这些太平洋土特产,能不能慰藉一下他哀伤的心情啊。
      第238章 真是你啊薛先生!
      不管怎么说, 李隆基要选妃这事儿还是让748和薛大壮松了一口气的,至少证明武惠妃目前还不是一家独大。
      他俩可没忘了出海之前,武家那个“小桃红”一路追着他们从长安到海州,要不是他俩腿脚够快, 说不定就让人劫半路上了。
      采选好, 采选就证明李老三还没情根独种。
      真要是他守着武惠妃一个人过日子,那748和大壮就真得考虑重漂一次太平洋了。
      “不过统爹, 我怎么觉得现在朝中的局势有点扑朔迷离了呢。”
      大壮在脑内跟748嘀咕。
      “你听刚才那几人说的没?陛下好像对太子不满意啊。”
      当初他们走的时候太子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这才过来几年, 就见天被陛下呵斥?还让这些地方豪强蠢蠢欲动?
      李琮这个太子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不行,咱俩得想办法找个靠谱人打探一下。”
      大壮急得直嘬牙花。
      最靠谱的当然是安西医疗所的那群帮手,不过洪幺儿他们远在碛西, 而且身份地位决定不可能接触到太顶级的消息,问也是白问。
      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倒是合适, 他跟青阳公主这两口子乃是长安城里的富贵闲人,什么小道消息都知道。但王守一打从做了晋国公后就很少出京, 连王家的羊毛坊生意都是让大管事操持, 想找他打听只能回长安城。
      他要是回长安,那还打探个鸟啊!?肯定第一时间要去大明宫见驾。
      那就只剩下高力士。
      大壮砸吧了砸吧嘴。
      高力士这个人他接触的不多, 真正打照面也就是之前在桥东村睡火炕泡温泉的时候,之后便都是隔空走礼。高力士这人给钱是真办事,但这些事儿都建立在不损失皇帝和他本人的利益之上, 他其实对李隆基的忠心比谁都高。
      所以找他打探皇帝的想法,那高力士是肯定不会说的,不但不会说, 保不齐他还要告状,在李老三跟前奏他薛招抚使一本。
      不行, 不能找高力士。
      那还能找谁呢?
      大壮琢磨了半天也没头绪,便招呼伙计结账。
      伙计在他手里混了不少赏钱,对这位大方的主顾十分热情,一边引着他往楼下走一边跟他介绍着闽州城的名胜风情。
      “城外有座泉山,以山中泉眼得名,有岩洞飞瀑奇石,宫观庙宇、文人书院,乃是一等一的风雅去处呢。”
      “前阵子汝阳郡王与好友楚大官人同游泉山,在山中盘桓多日,汝阳郡王还命城中各酒家上山送酒呢!”
      “汝阳郡王素有酒仙之名,平时最爱蒸酒烧酒,闽州的酒口味清淡,也就咱四海楼的酒贵人喝了两坛,余下几家的只沾了沾唇就不让送了。”
      他本意是在说四海楼的酒好,谁知却无意间透给大壮一些关键消息。
      汝阳郡王?
      酒仙?
      喜欢蒸酒烧酒?
      这怎么听着像是李琎啊?!
      “这汝阳郡王是……”
      “啊,郡王乃是宁王长子,纯正的皇亲国戚呢!”
      小伙计一脸骄傲地问道。
      大壮摸了摸鼻子。
      可不纯正嘛,陛下的亲侄子,而且还是关系特别亲的那种侄子。
      不过是李琎就好办了,他统爹跟李琎的关系不错,找李琎总比找高力士方便。
      “郡王可是还在山上?”
      “那小的就不知道了,贵人的踪迹哪敢瞎打听。”
      闻言薛大壮点头,结算了饭钱,他出门雇了辆马车就直奔泉山。泉山上别的不说就宫观寺庙最多,李琎要是没走,那他多半是在山上的道观或者书院居住,书院的面大,因为小王爷除了好喝酒,诗画也是他的爱好,文人才子当然还是书院里最多。
      该说不说,不愧是跟李琎一起放过鸡,一起砸过酒坯的人,大壮对于汝阳郡王的行为模式把握得非常精准,没到一天的功夫就寻到了李琎的踪迹。
      李琎果然没走,他正跟他的好友褚庭诲并一群文人墨客搞夜宴,还张罗着要出一本“泉山集墨”,记录一下此刻的诗酒盛会。
      大壮赶到的时候,这群人正在那儿饮酒作乐呢。在泉山风景最秀丽的地方扎了彩棚,不时有闵音伴着丝竹的调子,酒令嬉笑之声不绝。不过站在坡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因为彩棚周围都被汝阳郡王府的护卫严密把守,等闲人根本不得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