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我在东京当文豪

  • 阅读设置
    我在东京当文豪 第2节
      “和也不去吃饭吗?”
      “你先去吧,我再看看这篇稿子。”
      “远方亲戚的那个?你不是看过了吗??”
      “嗯……再看看,我有点拿不准。”
      就在刚才,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记录着他们语句的那个保安很是恭敬的敲响了编辑部的门。
      把日常用到的一些物品放在墙角之后,拿着一个文件袋找上了大岛和也。
      语气十分的谄媚,弯着腰说,那是他的一个远方亲戚写的稿件,如果可以的话,能够帮忙审一下稿件。
      因为远方亲戚很憧憬新潮,说即便是不过稿的话,能够得到新潮编辑的亲笔信也值得。
      这个态度让和也很震惊,一般来这里递交稿件的人都是抱着一步登天的想法。
      如果被拒稿,也许会在房子里面把自己锁起来,然后大骂编辑不识货诸如此类的一些东西。
      很难听到说即便是不过稿件的话,也想得到编辑的亲笔信。
      谁不想做一个文学家呢?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被打上了一个文学家的标签,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深夜当中最闪烁的一个星辰啊。
      和也认识这个保安,似乎自从他入职以来一直都在这里工作,平常都会帮忙送一些办公耗材上来,搬的额头上汗水直流淌。
      所以和也答应了下来,说自己等会就会看稿件。
      保安又是深深的鞠了一躬,表示感谢,不停地道谢不停的往后退,最后轻轻的关上了编辑部的大门。
      其实对于和也来讲,多一个稿件没什么工作量。
      虽然自从房地产的泡沫破掉之后,也有很多人尝试着写书,但是有很多人的优先考虑并不是新潮。
      而是最近崛起的一个崭新的流派,好像是叫什么推理小说?
      一个是因为纯文学很难一下子写出点成就,再加上因为推理小说的势头过于的火热。
      这让新潮的稿件变得比以往都少了不少。
      还有一个就是最近这段时间,能够拿得出手的文学大家,确实没有。
      之前的文学家一直都是不温不火,除开批判一下这个世道之外,没有别的新的题材。
      批判世道?
      这个根本不需要文学家来写,就是这里面坐着的编辑们,如果要他们火力全开,他们甚至可以一天写出个一本出来。
      无他,全都是骂。
      骂人谁不会。
      想到这里,和也打开了那个文件袋。
      文件袋放着一大堆散装的便宜纸张,被作者用最原始的装订方式整齐的放好。
      这个作者叫做……北岛驹?
      和也在脑海当中搜索了一下,没有找到这个作家的印象。看来是一个白纸作家。
      对了,保安也说了,那是他的远方亲戚。
      字很漂亮。
      这是和也第一印象。
      这让这份手写稿看上去有着一种很清爽的美感。
      作品的名字……让我看看。
      没有?!
      和也反复看好几遍,愣是没有在这里面找到可以用来当做书名的字眼。
      一本连名字都没有……稿件吗?
      这个放在以前,可以直接被打入了冷宫。
      但是因为作者的字过于漂亮,所以和也打算往下看,同时也是为了履行对保安的承诺。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夜的底部变白了。
      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
      和也愣了一下。
      这个开头……
      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县界之后,是长长的隧道,然后是……雪国?
      一个都是雪的国家吗?
      然后是夜的底部……变白了吗?
      是雪还是……火车的灯光?
      和也迟疑了一下。
      他把这篇稿子放在一旁,然后闭上眼睛思来想去,反复拿起来看。
      ……
      同事听到和也的话之后,也凑过头来:“看多少了,看着也不多啊,就几张纸。”
      “一句话?”
      “什么?”同事惊呼道:“你说,这么长的时间就看了一句话吗?”
      “是写的不好吗?”
      和也苦笑了一下,然后将稿件递过去:“不,是写的太好了。”
      “这都没有题目!”同事吐槽了一下,随后整个人沉默了。
      许久叹了一口气出来。
      “怎么样?”
      “我不知道。”
      “不知道?”
      “是的,我拿不准……”
      和也打破了沉默,然后用笔点了一下开头的句子:“我有一点点的感悟。”
      “伱们不去吃饭吗?”
      这个时候别人在一旁喊了一句。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回了一句不去,然后目不转睛的看着纸张之上。
      “首先,他用了一个很精准的描述,这个描述只有在生活在积雪之地的人才能够瞬间理解的景象。
      在黑夜之中其实是看不见雪的,只有在月光最皎洁的时候,才可以看到最强烈的黑与白的色彩对撞。”
      “我记得和也你是生活在……”
      “是的,我就是在雪地里长大的孩子。”
      和也点点头,然后继续说道:
      “所以,在火车冲出隧道口的时候,人的感觉仍然会是那种连绵不绝的黑暗。
      然后出隧道了,一束光从火车头打过去。
      视线出现了变化。
      接着就是……那种雪的白色!
      夜和大地也就在这个时候,被分的清清楚楚!”
      同事能够感觉到和也描述的那种感觉,那是一种猛然的冲击力,从来都没有人会用文字形成一种不亚于视觉冲击的力度。
      “再看第二句。夜的底部变白了。你想到了什么?”
      和也抬起头看着同事,眼神当中充满了一种炽热。
      同事沉吟了一下,缓缓开口:“一种……容器感。”
      “黑夜是无边无形的,但是如果一个东西有了底部的话,那么必然是会有个边界的。”
      “所以,两个东西合在一起……”同事两只手比划着,然后合在一起,就像是在组装着什么东西一样:“一个是夜,一个是底部,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被结合到一起之后,那么就是……”
      这个时候同事对上了和也的眼神,双方都能够感觉到对方的惊讶。
      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这个夜,是有边的,也是有形状的!!!在他的笔下!!!”
      是啊。
      一个虚无的东西被寥寥几笔描绘出了形状。
      这样的笔力!
      和也叹道:“所以我一直都在反反复复看着这两句话。”
      “如果在雪夜中真正地走过,你会发现,白天也许是天宽地阔,而到了夜晚,人的视力被黑暗遮蔽之后,黑夜会像一个罩子一样罩住自己。
      从另一个方面看,有底的东西,如瓶、盆、缸,乃至泳池、大海,很多都是用来盛装液体的。
      ‘夜晚’如果有了底部,那么夜就从一个无形的东西,变成了液体。
      而钻出隧道的火车,就成了漂荡于水面的浮舟。
      我不知道这么设计是为了什么,但是我能说,这个作家,用最简单的文字,创造出了最无穷的意象。”
      和也揉了揉太阳穴,表情有些纠结,好像是在犹豫自己要不要说出来:“你知道我现在在思考一件什么事情吗?”
      同事愣了一下:“不会……不会吧,就是冲着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