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书后的地主生活

  • 阅读设置
    穿书后的地主生活 第51节
      反正他们都是毛头村人,这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签订完文书后,毛头村的村民全都不遗余力的将此事告知的自己其他村的亲戚朋友。
      此事过后,王维维再一次在毛头村火了,而且对于她私奔,与秦大郎感情不和的事情更是消失于无形。
      秦大郎死了,王维维还孤注一掷的完成秦大郎的‘遗愿’。
      要说他们感情不
      好,或者是没有感情,任谁也不会相信。
      此事过后,王维维和老宅的关系也是缓和了不少。
      王维维家的地窖,在秦大牛带了他朋友徐三过来帮忙后,很快就挖好了。
      时间眨眼就到了过年。
      晚饭,炮仗声噼里啪啦的震天响,整个毛头村已经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
      家家户户都关起门来准备祭祀完先人后,再一家人吃个团圆饭,结束一年的奔波。
      毛头村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尤其是孩子。
      因为今年过年,他们家破天荒的有肉,还有鱼,这在以往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虽然今年没有新衣服,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吃饱饭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况且他们知道,他们明年开春就可以上学了,而且他们爹娘明年也有赚钱的营生。
      他们一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的老大二娃的爹娘。
      他们内心有些小激动,他们毛头村的老大果然厉害,老大二娃不仅能保护他们,老大二娃的爹娘还能照着他们的爹娘。
      上河村和下河村的几个小毛头还想要来挑战他们的老大,结果被打的屁滚尿流,灰溜溜的走了。
      其中有几个不要脸的还想要抢他们的老大,真的是做梦。
      毛头村的富户不多,也有那么三两家,村长家就算一户。
      今年过年,村长家特立独行,放起了礼花来,吸引了不少孩子大人的目光。
      大人们在礼花的照射下围着桌子吃饭闲聊,没有酒,有酒他们也是舍不得喝。
      但是尽管没有酒,一个个眼里也是满足的不得了。
      孩子们早早的吃了饭离了桌,看着天空中的烟花,欣喜的在院子里狂奔,任由他们的娘怎么制止也停不下来。
      王维维家的孩子更多,尤其是王婆子给他孙子买了炮仗烟花,虎子分了些炮仗烟花给大娃和二娃几个。
      玩起烟花的几个小娃娃,撒起欢来王维维止都止不住。
      只能站在院子里时刻盯着嘱咐道,“注意安全!”
      白老头不知从哪里拿的酒,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围栏上喝着小酒,时不时看着院子里嬉戏打闹的小娃娃们发笑。
      见王维维看向他,又连忙装出一副严肃模样。
      热闹结束,王维维赶鸭子似的让几个小娃娃全部上床睡觉。
      “娘,明年我们也要买烟花,烟花可好看,可好玩了!”
      三娃和四娃坐在床边齐刷刷抱着王维维的大腿撒娇道。
      61祭祀
      在古代的冬天,什么暖气都没有,天气异常寒冷。
      几个小娃娃衣服只有两三套,所以王维维给几个小的将能穿的衣服全部都穿上了。
      一层又一层裹得严严实实的,每天晚上脱衣服都是一件不小的工程。
      王维维将三娃和四娃一个一个从自己的大腿掰开,抓着四娃便开始帮他脱衣服。
      边脱边说道,“好好好,现在太晚了,赶紧睡觉,明天还要早起。
      我告诉你们啊,一个个的不准睡懒觉,要起床帮娘准备东西!
      尤其是二娃,到时候你的小弟们上门的时候,你这个老大自己招呼!反正你的压岁钱自己收着的。
      还有大娃和三娃也是,这段时间的零用就不给你们了。
      你们拿着压岁钱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哦!”
      王维维说完,转头环抱住四娃,“还是我的小四娃听话,压岁钱都让娘亲收着。”
      一旁自己脱衣服的三娃脸上满是不开心。
      那个白胡子老头将他的压岁钱全部拿去买酒了,不然他也可以上交的。
      二娃无奈,他只是压岁钱没上交而已,他娘有必要时刻提醒嘛。
      随即看了眼一旁的大娃,二娃嘴里忍不住嗫嚅道,“大哥也没上交压岁钱!”
      一旁早就老老实实在被窝里呆着的大娃听到二娃提到他,一头黑线:这个二娃是来克他的吗?
      王维维看了大娃二娃一眼,哼了一声,转头出去准备东西了。
      她觉得十分郁闷,不是说小孩子的压岁钱都会上交给父母的吗?
      难道都欺负她是孤儿,从小没有压岁钱?
      怎么实操和她想象的差这么多,给出去十多封压岁红包,只回收了一个,这也太亏了。
      二娃看着愤愤走出去的王维维,幽怨的看了眼一旁得意洋洋的四娃,内心沉沉的叹了一口气:要弟弟何用,还是妹妹好。
      翌日,天微微亮,家家户户都起来了,摆贡品,供奉各路神仙。
      老宅的人一大早的就上门将大娃几个带走了。
      大年初一,秦家无论大小的男子都要去宗族祠堂祭祀先人,外姓媳妇和女孩是不能去的。
      因着宗祠是在镇子上,所以老宅的人一大早就将大娃几个带走了。
      王维维也早早的准备香烛鞭炮,还有鸡鸭鱼肉等祭品让大娃几个带走。
      秦福见王维维准备的祭品十分丰富,对王维维的脸色好了不少。
      二狗子和小丫两个人姓王,毛头村里姓王的也是大姓,有十多二十户人家。
      王、秦、毛是毛头村的三大姓氏,而且都拥有自己的宗祠。
      毛头村每一届的村长都是从这三个大姓里面选择。
      所以二狗子一早也被他们宗族里的人给带走了。
      被带走的还有王赖子,仔细说起来二狗子与小丫和王赖子也算是表兄妹。
      但是两家人好像有些嫌隙,互不往来,刚刚王家的族老找王维维要人的时候王维维才知道这几个小屁孩有亲戚关系。
      幸好王维维将祭品都提前准备好了,二狗子和王赖子被带走的时候,王维维也让王家族人将她准备好的祭品也全部带走了。
      和给大娃几个准备的祭品一样,鸡鸭鱼肉都有。
      王家族人看到王维维准备的祭品时也是一愣,他们本想着过来喊人,试试与王维维套套关系。
      但没想到王维维还准备了祭品,看样子二狗子、小丫和王赖子在王维维眼里份量不轻。
      这样的话,他们心里也有个底了。
      以往祭祀先人这种事情,二狗子和王赖子两人他们喊都不会喊的。
      要不是今年看在王维维做的草药生意的面子上,他们才懒得跑这一趟。
      不过现在看来,这一趟跑的物超所值。
      和大树还有王赖子几个一起称兄道弟的,除了袁成,其他五个也都欢欢喜喜回家了。
      白老头一大早就不见了踪影,不知道人去哪里了。
      一上午时间,家里几个小孩都陆陆续续的出门了,只留下了王维维,小丫,大树和袁成四个。
      大树是小时候和父母逃难到毛头村的。
      本来到毛头村投奔亲戚,结果亲戚搬走了,无处可去,也就在毛头村落户下来了。
      后来秃顶山下需要修官道,因为时间紧,毛头村家家户户都需要出两名劳动力。
      大树的父母就是在修官道时出意外死的。
      村长见大树可怜,本想让村里比较富裕的人家收留大树,但是就他自己家都下不了这个决心养一个外姓的孩子,更别说其他人家了。
      所以村长强制让毛头村里的每户人家轮流管大树一顿饭,一年四季,每户人家都凑一点布给大树做身衣服,其他的也就无能为力了。
      大树能活着长大,也多亏他自己毅力惊人。
      有时候去吃饭的人家自己都吃不饱更别说管他的饭了,时不时饿个两三顿的是常事。
      饿的最长的时间是三天,三天时间里他都是喝水充饥。
      衣服就更不用说了,从来就没有合身过。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他七岁,七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试着跟人上山打猎,打猎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过比蹭饭强多了。
      以前秦大郎还没有去当兵的时候,他就时常跟着秦大郎上山。
      因为其他人上山不带他,怕出意外,只有秦大郎愿意照看他一二。
      而且还愿意教他打猎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跟着秦大郎他每次都是大丰收。
      但是后来秦大郎去当兵了,他没人愿意带了。
      为了安全起见,他也是只敢在山周围狩猎,不敢深入。
      运气好的话能饱餐一顿,运气不好就饿一天肚子。
      大树因着他自己境遇,毛头村有类似他这样状况的,他都主动拉拢在一块儿,慢慢的也就成了一个小团体。
      因为秦大郎之前帮
      助过大树,所以大树十分感激秦大郎。
      后来无意得知他调戏的王维维是秦大郎的媳妇,也就时刻注意着王维维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