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志怪书

  • 阅读设置
    志怪书 第282节
      “老朽先代杨家村与润泽县的百姓谢过林道长,请受我一礼。”
      “合该如此,不必多礼。”
      “也谢过罗公。”
      “收钱办事,不必言谢。”
      众人交谈之间,却见那徐姓鬼魂竟一直站在旁边,仿佛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徐公……”
      老者不禁又看向他,觉得他怕是还有什么不好说出口的心愿,便先让两个既觉得害怕又觉得奇妙的家丁回了屋,又关上了门,随后才问:
      “徐公可是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却听那徐姓鬼魂答道:“徐某自幼没了双亲,年轻时妻儿也被妖怪吃了,如今孤身一人,唯有这生死血仇,哪有什么心愿?”
      “既然如此,眼下这僵尸已被林真人与罗公除掉,徐公血仇已报,便早些离去、安息吧。”
      “血仇报了,可血仇背后还有别的。”
      “什么?”
      “杨老不是说了吗,此事还有蹊跷。”徐姓鬼魂说着,不禁冷哼,似乎起了几分江湖无赖,“何况就算离去,又能去哪呢?我生前杀孽太重,哪怕下了地府怕是也没什么好日子过,还不如就在你们这里当一个鬼来得自在。”
      “可我听说,新鬼大,旧鬼小,徐公就算成鬼,也会被那日月煎了阴寿,逐渐消磨的啊。”
      “你听谁说的?”
      “听别人说的。徐公想啊,若是做了鬼就能长久,那为何从未见过千年以前的鬼呢?”老者颤着声音说道,为他着想,“徐公心如此想,也许只是因为刚成了鬼,还没有体会到孤魂野鬼的酸苦罢了,若不安息,苦日子还长呢。”
      “那又何妨?”
      徐姓鬼魂听他反驳自己,有些不耐烦,竟逐渐露了凶相。
      老者当即大惊。
      罗僧也皱起了眉,觉得不对。
      “不好,徐公虽然心愿已了,可看他这样子,怕是因枉死心有不甘,起了执拗。”老者毕竟活得长,见多识广,当即说道。
      罗僧也是对徐姓鬼魂劝解道:
      “徐兄,你我皆行走江湖,靠着作乱的妖精鬼怪吃饭,怎会不知,这人间的游魂野鬼的日子有多难过,孤寂使人发疯,也使鬼入魔啊。”
      “这……”
      徐姓鬼魂对罗僧是有满心的仰慕与敬重的,听他也如此说,不由收回凶相,犹豫起来。
      “鬼魂理应属于阴间,徐兄若是执意要逗留人间,罗某也不敢阻拦,不过徐兄最后无非也就是两条路:要么在日月风霜中逐渐消磨沧桑,变成野外残烛烂絮般的小鬼,在孤寂中消磨自己,要么便化成恶鬼,四处作乱,就成了徐兄曾经斩杀过的那些鬼的样子了。”
      “……”
      徐姓鬼魂神情一呆,似是想明白了,随即说道:“要我安息,也很简单,需请你们帮一个忙。”
      “直言就是!”
      “徐公尽管说!老朽一定照办!”
      徐姓鬼魂犹豫了下,这才开口:“我生前毕竟杀孽太重,又是枉死,传闻这二者在阴间都会受到惩罚,因此不太敢去阴间。你们须得寻一个既有大德行又大有修为的高人,为我做法超度,我才能心安归去。”
      这个要求倒也合理。
      只是既有大德行又大有修为的高人……
      说好找也不好找。
      说难找却也简单。
      罗僧和老者心中忖度,同时转头,看向了身边穿着灰色道袍的年轻道人。
      就连那徐姓鬼魂也看了过来。
      甚至小师妹和狐狸也跟着扭头看向了他。
      “嗯?”
      林觉倒是不禁一怔:“三位看我做什么?”
      “道长可否……”
      “三位有所不知,在下虽是修道人,不过却是修灵法的,既远远称不上有大德行与大修为,也不知道如何做法事念经超度,只是有些降妖除魔和巧妙变化的法术本领罢了。”
      林觉为他们解释道。
      “这……”
      两人一鬼都是一愣。
      徐姓鬼魂也露出失望之色。
      林觉见状,终究不忍心,看着那徐姓鬼魂,又说了句:
      “不过我在山上之时,也曾听说过这阴间的规矩:虽说有杀孽太重会判罪的说法,却得是滥杀无辜才行,虽说也有枉死也会受罚的说法,却要是自己无缘无故因为一点小事滥自轻生才行,目的也是让人尊重自己的生命,行事谨慎。”
      “当真?”
      “徐公心想,鬼也曾是人啊,难道成了鬼就不讲生前的道理了吗?同样的道理,如果因为有人降妖除魔就认定是杀孽太重,因为人为了守护一方而被妖鬼所杀就判枉死罪,这又是什么道理?”
      林觉说着一顿:
      “徐公本也是江湖洒脱人,何必陷入这等执拗之中?哪怕生前有些杀孽,可只要不愧对本心,又有何惧呢?”
      那徐姓鬼魂见过他施法除妖,心中早已把他当成了神仙高人,对他颇为敬重,自然也对他的话很信服。
      且这话也是说到了他的心里去。
      林觉见此,便又补充一句:
      “何况徐公连那黑僵都敢面对,为了守诺与除妖,至死也不退,又有什么好不敢下阴间的呢?”
      徐姓鬼魂若有所思,逐渐露出恍然之色。
      随即竟对他郑重行了一礼。
      转身一步,身影便慢慢隐去。
      身边两人这才看向林觉。
      “道长还说不会超度?”罗僧说道。
      “确实不会。”林觉如实道。
      “不会超度,胜会超度。”罗僧笑道。
      “超度的经文也就是这个道理啊。”老者也忍不住感叹一句,“不过也得道长本身德行出众,令人信服,这话才能说到徐公的心里去。”
      “不过偶然罢了。”
      “那这几位呢?”
      老者又看向跟随他们回来的残魂执念。
      其中有四位江湖武人,五个捕役。
      “这些乃是执念造就的残魂,许是不甘枉死,许是别的原因,没有成鬼,却又不愿离去。”林觉给他们解释道,“他们比鬼更难沟通,也不能如鬼那样去阴间生活,只有知晓他们有些什么执念未了,兴许才能让他们安息。”
      “我也不知。这四位江湖好汉与我也相识不久。”罗僧对他说道,“不过这几年秦州有不少妖魔鬼怪作乱,害了许多人,在这年头,提着一刀一剑就敢靠着这些妖魔鬼怪讨生活的江湖好汉,除了一身武艺,多半也都有些仇怨意气在撑着。”
      说着停顿一下:
      “这几个捕役则是杨家村的子弟,这才敢来这里值差。如今村中之人十去五六,也许是想看看家中人还在不在。”
      老者一听,顿时去往屋中。
      没有多久,有人出来。
      又有人去别的大户院子叫人。
      院中逐渐起了几声哭嚎。
      “几位好汉,如今村中邪物已除,待得吸毒石晒干,村中病患也将痊愈,便离去吧。”林觉试着对他们劝解道。
      两个捕役缓缓消失。
      剩下四个江湖好汉,以及三名捕役,不愿离去,身影在清冷的夜里飘摇。
      罗僧与老者又只得看林觉。
      “几位若愿安息,便安息吧,若实在不愿安息,也可离去,这天地之大,自有归处。”林觉心口如一,诚心说道,“若是不愿安息,也不愿离去消散于这天地间,又有一颗除妖之心,便可随我而去,今后助我降妖除魔,驱邪扶正。”
      罗僧有些意外,转头看他。
      却见那七道残魂执念真有动静,似乎这本就是他们的意愿一样。
      随即林觉拿出一个小瓷瓶子。
      “若是愿意,可进瓶中!”
      “倏……”
      几道残魂执念先后而来,进了瓶子。
      “定不负诸位!”
      林觉如是说着,盖上瓶塞。
      此时院中才算又清净下来。
      罗僧与老者看得颇有惊异,唯有师妹与狐狸见惯不怪,一个靠墙盯着他们,一个坐在地上用后脚挠头。
      “夜已深了,回去休息吧。”林觉说着,看向老者,“村中可有哪户人家……房屋空置出来的?可给我师妹二人借住几晚。”
      老者如何不知他的意思。
      “对面那个院子,是老朽堂兄家的院子,他家里已死完了,门也没锁,道长不嫌弃,就住那里吧。”
      “老先生有些胆魄,却也莫要再担忧了。”
      “多谢道长。”
      “对了,村中水牛晚上帮了我一把,因此受了伤,也算是为村里出了力,老先生还请多照顾一下它。”
      “这个自然。”
      老者诚心对他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