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志怪书

  • 阅读设置
    志怪书 第173节
      真是爱杠啊。
      “那依前辈所知,晚辈以山神令牌为供奉依据,口呼山神,为何会请来瑶华娘娘呢?”
      “你心中不知吗?”
      “真是如此?”
      “你去问那只野猪吧?莫来问我!我只是一只隐居于此的精怪罢了,娘娘的事怎敢妄言?”
      “野猪?”
      林觉皱眉细想一下。
      如今虽是乱世,天下妖精鬼怪很多,尤其是此地此前那位妖王刚好就有催生妖邪的神通,便更多了。但即便如此,林觉遇到过的野猪好像也只有一位。
      榔头山山君?
      是他送来的?为何一声招呼也不打呢?
      林觉神情一凝。
      回来的路上好像还从距离榔头山只有几十里的地方路过来着,早知道该去问问了。
      “既然前辈不愿多说那位娘娘的事,便说说神灵与尸冥妖君的战况吧。”
      “这有什么说头?”
      “那我猜,他们没打起来。”林觉张嘴就来。
      “那你猜得不对!不仅打起来了,而且文斗武斗十分激烈!嗯?”那道声音说着忽然反应过来,“你这道士!!”
      “哈哈哈!前辈请说吧!”
      “南方三圣此番下界,直到打完到现在也才十来天,我又能知道多少?”林中声音继续说道,“只知那尸虎王就算没死,也差得不多了。道场与主要的谋臣武将都被天兵天将扫了个干净。不过听说除完之后,天兵神将还在山中搜山三日,依我猜,找的定不是尸虎王。”
      “那是什么?”
      “愚钝!除了那食银鬼,还能有什么?”
      “神仙也要这个东西吗?”
      “愚钝!好歹也是我神州大地、三教正神,再怎么争香火夺道场,岂能像是番邦外域的小神邪祇一样随心所欲?再怎么也是要脸的!何况大多神灵的神力已经与道行无关了,而在香火上边。如此只是为了防止它落入妖怪手中,再造妖孽罢了。”
      “找到了吗?”
      “我又如何知晓?”
      “原来也有前辈不知道的事啊……”
      “……”
      “前辈?”
      “……”
      “前辈?”
      却是怎么也叫不答应了。
      这位可真是……
      林觉忍不住摇头。
      “叮叮当……”
      山林间驴子又走动了起来,坐在驴子背上的两名道人摇摇晃晃,剥着栗子吃。
      走得高了一点,可以俯瞰下方了。
      林觉像是忽然想起,又对着下方一问:
      “前辈可有名号?”
      本以为是没人回应的,却又有声音:
      “你是天地间一道人,我是山林间一精怪,偶然相遇,因缘际会,合得来就交谈两句,无心思就各自沉默,连面都无需见,又何须名号呢?”
      “原来前辈还在啊……”
      “……”
      那方又不说话了。
      林觉也不多言,只是笑着,骑着驴子继续往山上走去。
      妖精怪类的性格自然和人是不同的,因为本就不是人,哪怕得道化形也一样。例如猫儿得了道,再怎么也会保留一些猫的天性,狐狸得了道,也会在思考方式上面有些像是狐狸。
      不知这位又是什么。
      反正妖精鬼怪的性情喜好与思维方式与人不同实在太正常不过了,互相理解尊重就好。
      姑且给它取名为“反驳前辈”。
      这位“反驳前辈”很是洒脱。
      这种洒脱性子好像对林觉也有影响,让他此时的心轻快不少,觉得道人的交际似乎就该这样,或者这样也很不错。
      驴蹄声中,渐到道观门口。
      二人收了纸驴,一人提着长剑与银钱,一人提着长剑与栗子猪肉,直接推门进去。
      道观还是那个样子。
      进门先是外院,正前方是仙翁殿,两侧偏殿与袇房,院中一棵古松,松下是正在栽种小葱蒜苗的大师兄,又趴着两头云豹,地上摊着几只猫。
      见到二人,先是那群猫起身跑了过来,有的与狐狸打招呼,有的跑到小师妹脚下转圈。
      “师弟师妹回来了?”
      大师兄拿着二师兄采药用的小锄头,转头看着他们,放下锄头,擦了擦手,就来迎接,一阵上下打量,嘘寒问暖。
      没有多久,别的几位师兄也围了过来。
      “怎么这么久才回来?”
      “可有受伤?”
      “我们回观之后才听说,师弟们去的那个地方有些危险啊。”
      “怕是回家去了一趟吧?”
      “师弟你怎么穿齐云山的道袍?你好怪啊!”
      不用看都知道,最后那句话定是出自三师兄的口中,不过林觉无心回复他,因为师父也走了过来,他得先去行礼:
      “师父,因为此地动乱,有些放心不下家里,所以回去看了一趟。本身是打算让师妹回来给您报平安的,只是我们都分开了,又遇到一些事,所以就把她叫回来和我同行了,也好有个照应。”
      “大致都猜到了,细的慢慢再说。”云鹤道人笑道,“你有几个师兄也回去了一趟,只是比你家要近一些,这是应该的事。”
      “那就好。”
      林觉松了口气,看来也如自己所料。
      这么想来,扶乩也是个好法术。
      相比起别的推演卜算的方法,扶乩不必自己学习推演卜算的能力,而是依靠乩仙。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便是十分依赖和依靠乩仙,一切能力都在于如何找到一位知识渊博又能推会算的乩仙上。
      “师兄们有受伤吗?”
      “都没什么事,伤最重的三师弟都好了。”大师兄说道,又问他们,“你们呢?”
      “也都好了,就是可惜了师妹一件衣裳,被砍烂了。”
      “细说。”
      “等下再说吧,不必着急。路上买了些栗子,还挺好吃的,师兄们可以分着吃,剥好的是师妹路上给师父剥的,你们要吃自己剥。”林觉说着将一包沉重银子放到大师兄怀里,“对了师兄,我算术不好,你帮我算算我们打了夜叉鬼捡到的钢叉卖了多少银子。”
      “你卖给谁的?没告诉你吗?”大师兄一脸老实,没反应过来。
      “你少和老三玩。”二师兄淡淡说。
      “哈哈。”林觉这才笑道,“我先去烧水洗个澡换件衣服,然后煮个肉吃。”
      “我去给师兄烧火!”
      天天赶路,身上早就不舒服了。
      林觉也没在山下泡温泉。
      此时走进灶屋,自然是先烧上一大锅的热水,把澡洗了,换上干净衣服,然后再换小师妹去洗。趁她洗的时候,顺便把观中的剩菜倒掉。
      赶路劳顿,不想做些复杂的菜,便将山下买的猪肉切了,裹上淀粉,再从坛子里取些酸菜,切了炒一炒,加水煮个酸菜滑肉。
      蒸一锅米饭。
      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每人大半碗米饭,再用做菜的大汤勺,每人舀上两勺酸菜滑肉汤。
      薄薄的酸菜叶子,白中透粉的肉,汤汁则成了淡金色,浇在碗里是肉多菜多,将米饭几乎完全覆盖,酸菜滑肉无论盐味鲜味都已然足够,已是不必再有别的菜,端到外面去吃就是。
      小师妹一边吃一边与他们简单讲述下山之后的事。
      两只狐狸与众多狐群,仙源观的道友还有树妖梨祖,以及诸多被妖王神通催化出的枯树邪物,后来的黑雾死气与众多邪祟,被漏过的罗刹鸟。
      当然还有瑶华娘娘。
      “我就知道这只狐狸来历不凡,没想到是瑶华娘娘的子孙后代之一啊。”四师兄说道。
      “你们上山是第三年了吧?没想到本领进展如此之快,都能独当一面了。”云鹤道人依然吃得胡子上都沾上了汤水,“这样我就放心多了。”
      “也是多亏山神令牌,否则我们也支撑不了这么久。”林觉回答道。
      “支撑不住,不能逞强啊。”七师兄抬头来说道,“我们又不像符箓派的道友们,人家死了说不定是能上天当神仙的,就算修行不够神仙,只要有一身武艺又有一些功德,当天兵估摸着还是可以的。咱们可不行,只有活着,才能为天下荡除更多妖怪。”
      “自然知道,心里有数。”
      “山神说了,你们回来,就去向他汇报妖王之事,明天估计就有使者来接。”大师兄说道,“明天准备一下。”
      “听见了吗?大师兄意思是说,今天晚上先把明天早晨的饭做好。”三师兄也抬起头来说了句,说完就又把头埋了下去。
      “……”
      林觉也慢悠悠的吃着,吹着秋风,偶尔低头一瞄,见自家狐狸也吃得专注,便觉得十分舒适了。
      修道的快乐也很简单。